代表委员热议脱贫攻坚:继续付出努力 夺取全面胜利
2020-05-24 20:51:10?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孙劲贞 |
对口协作支援 资金技术落地 本报记者 黄 超 左 潇 正镶白旗是大兴区对口帮扶内蒙古3个贫困旗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兴区委书记周立云介绍,2019年,在援派干部和专家引导下,“小李瓜王”等6个农业企业看中这里的自然条件和劳动力优势,带着种苗、资金、技术、销售渠道落地,建起71座种植大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10户。 2018年以来,大兴区累计选派15名党政机关干部、180人次专业技术人才对口帮扶,正镶白旗390名党政机关干部、专业技术人才等来京培训。到2019年底,大兴区对口帮扶的内蒙古正镶白旗、察哈尔右翼前旗、苏尼特右旗脱贫摘帽。 为着力解决受援地扶贫产品销售难、外出务工难、复工复产难问题,大兴区开展消费扶贫,组织预算单位、工会预留30%采购份额、动员社会各界购买滞销扶贫产品,从大兴区居民日常需求出发,集中订单式采购贫困户农畜产品,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开通51个线上平台,推荐在京就业岗位1160个,促进贫困人口到京就业;推动扶贫车间返岗复工47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0人。 贫困旗摘了帽,干部对口帮扶力度仍不减。周立云介绍,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大兴区将狠抓项目推进,帮扶项目9月全部开工,力争早完工早受益。 畅通道路销路 推进产业扶贫 本报记者 吴 月 李 纵 “六堡茶产业是全县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苍梧县六堡镇山坪村党支部书记祝雪兰说,当地着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为脱贫攻坚构筑产业支撑。 “最关键的是打开销路。”祝雪兰说,产业扶贫要考虑长期效益,让群众稳定增收。当地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成立合作社,帮助收购茶叶、畅通销路;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展茶叶加工和旅游业;改善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开设收购贫困户茶叶的绿色通道,设置爱心岗位,帮助贫困户务工脱贫。 截至2019年,六堡茶产业覆盖苍梧县28个贫困村,茶区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多元。“现在,还有一些瑶寨的村民居住分散,有的地方没通水泥路,茶运不出来。村民们最关心的,还是偏远山区的道路建设、网络通信、农产品销路等问题。”祝雪兰说。 下一步,会将“茶文化+瑶族文化+旅游”结合。苍梧县今年计划投入3000万元,种植7000亩六堡茶;计划投入1.5亿元进一步建设特色六堡小镇,带动2903户贫困户增收。 聚焦深度贫困 攻下最后堡垒 本报记者 王明峰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国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之一。截至2019年底,全州还有7个贫困县未摘帽。“今年,我们将锁定目标、背水一战,坚决有力拿下最后的山头、攻下最后的堡垒。”全国政协委员、凉山州人大常委会主任达久木甲说。 今年,凉山州全面推行州县乡三级干部包县包乡包村挂牌督战,执行“八项铁规”,打响“五场战役”,实施“清零行动”。达久木甲说:“要确保6月30日前‘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年底前贫困地区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为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条件,凉山州一方面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建设和危房改造,补齐农村公路、安全饮水、生活用电、网络电视等短板;另一方面,开展促进贫困群众务工就业工作,确保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有一人就业。此外,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业,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凉山州还将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和发展问题。将没有劳动能力的特困人群一个不少纳入兜底保障。搞好脱贫攻坚普查,健全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 衔接乡村振兴 村民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 齐志明 “依托苗木产业和乡村旅游,我们新月村村子美了,人气旺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增加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兰念瑛介绍,村里发展苗木产业多年,最多时苗木种植基地面积达1000多亩、年产值超400万元。近年村里又转型发展乡村旅游。到2018年,新月村整村实现脱贫,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增加到1.7万元。 疫情发生后,部分村民无法外出经商务工,村里旅游人气也有所下降。兰念瑛压力不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兰念瑛说,为更好巩固脱贫成果,新月村也将大力促进旅游扶贫与产业振兴相结合。一方面,继续探索“党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旅游”发展模式,加快畲酒、畲茶等品牌的开发,利用电商平台销售畲族特色产品,让脱贫群众能够增收致富;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创业帮扶力度,鼓励村民办农家乐、搞民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保障剩余劳动力有活干、有钱赚。 “有了好政策,再加上全村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和行动,幸福畲寨会更加多彩!”兰念瑛信心满满。 实施监测预警 巩固脱贫成果 本报记者 刘新吾 程 焕 “防返贫、引活水、富长远,必须从源头上筑起防贫‘截流闸’和‘拦水坝’,既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又确保有效阻断源头不致贫。”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说。 今年3月,正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遵义市实现全面脱贫、整市脱贫。 遵义市组织4000多名乡镇副科级以上干部,带队进村入户开展为期3个月的“大走访大排查专项行动”,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摸清底数,为建立防贫监测预警帮扶机制奠定基础。 “我们统筹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监测预警帮扶平台’,形成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魏树旺说,该机制涵盖“监测、预警、扶持、保障”4个环节,实现了闭环管理。监测上,户建台账、村级建册,每季度开展一次防贫动态识别;预警上,统筹扶贫、卫健、教育和民政等部门信息,通过大数据筛查提前预判,将可能返贫致贫对象及时纳入动态台账;扶持上,聚集各类帮扶资源,因户精准施策,切实“对症下药”;保障上,定期开展联合督查、成效评估,确保机制运行顺畅、措施落实到位。 克服疫情影响 一户一策帮扶 本报记者 程远州 青岗坪村位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贫困发生率曾达30%。近几年,“四好农村路”修到了村小组,标准化茶园、蔬菜生产基地、茶叶加工厂等扶贫产业相继建起。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武昌客车车辆段质检员黄望明,多次前往公司对口帮扶的青岗坪村调研扶贫工作。“全村在2018年底已经脱贫。”黄望明发现,受疫情影响,村里遭遇农产品销售难、外出务工难等问题,部分村民存在返贫风险。 “这是很多贫困村面临的难题,政府工作报告对此作出部署,比如要求搞好脱贫攻坚普查、在就业地稳岗就业、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强化兜底保障等。”黄望明认为,这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 他认为,落实部署最重要的是“精准”,要以更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脱贫户不返贫、边缘户不致贫。目前,青岗坪村扶贫工作队正挨家挨户上门普查,建立健全贫困户就业基础台账,“一户一策”制定巩固脱贫成果方案。村里加紧开工扶贫项目,并开发扶贫公益岗位;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累计购买青岗坪村茶叶等农副产品消费扶贫近300万元。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