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论照亮现实——《强信心 促发展》读后
2025-01-07 10:33:36?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翁晗 我来说两句 |
【学思践悟】 作者:钟慧容(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365bet官网:总书记在2024年12月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首先必须坚定必胜信心。”坚定必胜信心,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信心从何而来?信心来自“彻底的理论”。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强信心促发展》,坚持以365bet官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立足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度聚焦9个重大问题,从历史与现实、思想与叙事、问题与体系等维度彰显了思想理论的深刻和解析现实问题的透彻,是一本帮助和引导干部群众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的重要辅助读物。 历史书写与现实观照的熔铸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愈发需要树立大历史观,保持历史清醒、增强历史自信,以历史主动精神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和当代世界发展大势。本书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呈现厚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感,既有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全面总结,善于运用历史眼光关注历史发展、探明历史规律,又精准把握时代脉搏,用理性洞察驱散思想迷雾,激励我们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例如,对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当下之形和长远之势、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及其前景等问题,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客和媒体唱衰中国经济,单边主义、孤立主义、保护主义思潮给人们带来疑惑和忧虑。书中运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观大势、识大局,清晰揭示出中国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与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如何科学判断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和未来趋势把脉开方,揭示“经济全球化已经终结”等悲观论调抬头的根本原因和失败结局,充分体现了理论阐释的透彻性,由此所形成的对于中国现实发展的自觉与自信也跃然纸上。 思想深刻与叙事鲜活的统一 理论的生命力,不仅体现为历史的厚重感和面向现实的时代感,更因为其是“彻底的理论”,具有能够抓住事物本质的深刻性。书中探讨的都是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种思想的深刻性并不是以晦涩难懂的术语来表达,而是呈现出生动的景象:思想深刻、观点新颖的同时叙事鲜活、文气充沛,实现宏大叙事与个体表达、“大主题”与“小切口”的有机统一。比如,在开篇第一章“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从“‘最大法宝’的伟力”“思想文化上的新觉醒”“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打开面向未来的创新空间”等四个方面,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地系统论述“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深远意蕴。书中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智慧传达给读者,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大众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活用典。书中引经据典、援古证今,挖掘运用古今中外文化中的智慧。不仅引用“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等中国传统典故,还巧妙妥帖地援引西方诗人、哲学家的名言名句,如雅斯贝尔斯的“文明的飞跃必须经由传统的苏醒”这一观点,寓意深刻,底蕴深厚。二是巧用喻。书中大量运用形象比喻,提升思想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比如,用“糖与蜜”“血与火”“阿里巴巴的山洞”“潘多拉的盒子”等比喻来辩证分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看似轻松的表达,实际经过严谨推敲,读来觉得回味绵长。三是善用例。书中结合故事和案例来讲道理,既讲天下事也讲身边人,让读者有真实的在场感,将高深的理论转化为常识和道理,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 问题导向与体系建构的自觉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是推动理论创新的科学路径,也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读物一以贯之的基本方法。本书始终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直指当下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比如,当前中国的社会心态呈现复杂性特征,躺平、内卷、佛系、精神内耗、情绪价值等“流行语”引发社会关注。书中厘清了当下社会心态的主流和支流,深入探究社会心态之变背后的深层次机理,引导我们关注社会变迁、思索努力方向,培育和塑造更为积极、更加健康的社会心态。全书内容丰富,涉及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系统观念把握整体和局部、当前和长远、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关系。9个问题中贯穿着一条体系性的主导线索,那便是书名所示的“强信心促发展”,其中,以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为先导,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正确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进人民福祉、保护文化遗产等实践智慧为发展路径,以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为精神面貌,以惠己达人推动世界经济更好发展为目标,建构“思想先导—动力之源—实现路径—精神状态—最终目标”的理论体系,以整体性的视域全面把握内外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机制,形成全景式的体系建构。 新时代新征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面向中国实践需要,从道理上学理上把现实问题讲清楚讲透彻,更好地把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化为群众语言、日常语言,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是《强信心促发展》的理论品格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也是时代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07日06版)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