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霞浦沙江:闽台乡建乡创带来家园“蝶变”
2024-12-12 16:17:1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
东南网12月11日报道(本网记者 叶伏国 通讯员 陈清) “现在住在家里既方便又安全,心里暖暖地很幸福!”近日,在宁德霞浦县沙江镇镇区南屏村,87岁的卢怀举家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家里地板改成了防滑地面,厕所安装了助力扶手,进出门的台阶也都改成无障碍通道,住起来真的非常的方便。”卢怀举对家中进行的微改造非常满意。 改造后的镇区街道整洁干净。受访者 供图 走进沙江镇区,一幅美丽宜居乡村画卷映入眼帘。平坦宽敞的县道穿村而过,幢幢民房错落有致,让人心旷神怡。而这都得益于365bet官网:开创的闽台合作模式——闽台乡建乡创。 去年10月,沙江镇入选省级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集镇。一年来,在闽台乡建乡创项目指导下,沙江镇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借智台湾团队,按照“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积极开展闽台乡建乡创实践,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共建共融 绘出乡村新景象 “在政府帮助下,对老房子的外观进行了修缮改造,就像为一幢幢农房穿上风格统一的新衣裳,好看极了。”南屏村村民说起村里人居环境提升特别满意。 时间回到年前,台湾乡建乡创团队规划师吴正隆带着团队入驻沙江镇时,对这里第一印象就是“杂乱”:建筑风貌差,绿化杂乱,多处公产闲置,污水雨水从门前过,空中“蜘蛛网”横七竖八,路上车辆拥堵更是常态。在此开展乡建乡创,首先要开出整治“处方”。 吴正隆说,当地政府充分尊重设计团队在规划设计上的专业水平,集中精力推进项目,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当地居民也踊跃参与沙江镇的改造,令他心生感动。 摒弃大拆大建,注重人居环境改善,对既有民房进行微改造、微整治。为了让居民有更多的参与感,前期台湾设计团队与沙江镇、南屏村干部配合,通过走街串巷和座谈会,征集、吸纳了500多条居民意见,梳理成最终实施的27个项目。 针对该镇留守老人较多的特点,台湾团队以群众为中心,进行有针对性的适老化改造,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质量。“适老化改造并非‘一刀切’的标准化流程,而是结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家庭实际居住环境、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等,制定具体改造方案后开展实施。”吴正隆说。 古香古色的中心街。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在卢怀举家中记者看到,从大厅到房间再到卫生间,都安装了扶手,卫生间配有马桶、热水器、防滑地面,优化了开关照明,房间还安装了报警器等,解决了老人起床、如厕、用餐、出行等方面安全隐患。 “太感谢闽台乡建乡创的团队,父亲现在住的舒心,我们也放心。”卢怀举的女儿说,父亲年事已高,住在老宅,腿脚也不方便,就是不愿意搬来和他们一起住,老宅布局不合理,还有上下台阶,出入也不方便,一直让他们很不放心。 一年来,吴正隆带领团队入驻沙江镇,挨家挨户开展田野调查,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结合镇情,“陪护式”为沙江镇量身打造设计方案,与当地共同策划实施了人居环境提升、既有建筑整治、惠民空间打造、“三类农房”改造、景观设施完善、特色产业培育等27个项目。 在改造过程中,沙江镇积极引导村民全程参与方案谋划、提出整治需求、认管公共空间,促成村民与台湾团队增强互动、建立互信,让村民充分参与项目建设。 在吴正隆团队的帮助下,一幅幅和美乡村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犹如古木开新花,还是从前的味道,却展现出新的容颜。 如今,在沙江镇,“脏乱差”的痕迹已渐渐消失。镇区沿街房屋立面运用了马头墙的式样,店铺招牌和遮阳棚统一整洁,中心街古色古香,修缮后的镇区道路秩序井然,实现了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借智借力 和美乡村入画来 老人群众饭后在改造后人民会堂观看电影。受访者 供图 “中午吃完饭到隔壁人民会场下棋,下午与老友相约大众茶馆,晚上沿着古城堡散步,日子很充实。”说起沙江镇的变化,60多岁的村民卢冬亮就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一座老旧危房的活化利用,彰显出乡建乡创为沙江镇带来的改变。 改造后的古堡文化墙。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位于镇居中心地带的原良种场楼房过去长年闲置,经过台湾团队的设计改造,华丽变身为一栋两层占地约200平米的“大众茶馆+公共图书室”休闲娱乐场所。如今这里成为了群众闲暇时的好去处,既可以作为村里老人休息唠嗑的场所,还能为游客提供一处打卡休闲点。下一步,将引进第三方团队将葛洪开目绿、涵江大毫、富锌茶等本土产业品牌融入其中,进行对外运营。 “走进这个危房改造的茶馆,仿佛回到了旧时光。改造后的茶馆既保留了传统宅院的格局与风格,又巧妙融入现代元素,给人一种舒适感。”南屏村村民对改造后的大众茶馆连连点赞。 如今,漫步沙江镇,每一处细微的变化都折射出乡建乡创生动实践的缩影。 针对农房存在采光、通风、防潮、缺乏房前屋后庭院空间等问题,设计团队通过完善使用功能、借景设计等,有效改善居住环境;打造了“大众茶馆”、南屏人民会场、南屏钟楼广场及“二十四”节气打卡点等场所,形成集镇漫步观光“30分钟”幸福圈。 改造后的大众茶馆。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同时,见缝插针打造南屏主村入口“山海经”主题小公园、南屏古城墙观景点、“遇见沙江”田埂漫步道等,结合开展夜景灯光、溪流整治,让群众推门见绿、移步入园。 “面子靓”更要“底子美”。结合镇区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实现集镇污水治理全覆盖;完成垃圾干湿分类,垃圾清运实现社会化运营,做到日常日清;改造镇区现有3所公厕,全面配套无障碍设施;利用南屏老旧小区三期停车场建设项目,新建提升车位110个,逐步完成杆线整治、外立面改造等,亮出最美天际线。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看到家乡变得越来越好,打心底里高兴。”南屏村村民陈邦佃说。 “蝶变”带来了美好生活。“表里”双提升带来的幸福感,南屏村的群众感受很深。 “几个月没回来,村庄的样貌大变样,我都快不认识了!”南屏村村民卢春妹笑着说,闽台乡建乡创让村里变得更漂亮、更宜居,吸引八方来客。 活化利用 激活乡村新活力 作为温麻船屯旧址,沙江镇是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山海特色风光与人文是沙江人的符号与乡愁。如何激活积淀的沙江文化,活化沙江记忆场所,是乡建乡创改造的关键一环。 在一次调研走访中,吴正隆团队发现,在沙江,随处可见海蛎壳的废弃物,难以处理还又脏又臭。经过多次头脑风暴,最终,他们想出将海蛎壳作为建筑墙裙,镶在沿街两侧房屋墙面上,或装进特制的休闲凳中摆放在街道,使得村庄整体建筑风貌协调美观、地域特色彰显。 利用海蛎壳修缮的老屋墙面。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摄 “真好,海蛎壳当墙面、装饰品,减少垃圾污染不说,还成为一处打卡点。”村民们谈起海蛎壳的妙用,赞不绝口。 台湾团队扎根沙江以来,注重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针对性的保护与利用。经过实地采风,梳理当地历史脉络,汇总黄瓜山贝丘遗址文化、八堡古城堡、竹扦海蛎养殖技艺、葛洪道教禅修文化内涵等,将“汐路桥”“沙江S湾”“竹蛎”“葛洪山”等特色符号及历史文化遗存有机嵌入集镇环境整治,修缮南屏古城城墙,新建南屏晚钟,打造爱国教育主题公园,最大限度留住历史印记,提升集镇文化内涵。 在吴正隆团队的努力下,经过对一批公共空间的活化利用,沙江镇增加了多处“新景点”。 如今,行走在沙江镇,怀旧与新潮相融共生。台湾团队用创意唤醒古镇,不仅为文物保护修缮、旅游项目入驻等打好基础,更为带动当地民众实现家门口创业就业营造了浓厚氛围。 村庄的“蝶变”不仅让村民的心情变得“美丽”,环境、配套的提升也带动了旅游业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为乡村增添了活力。 “如今镇区整洁、乡村变美了,产业也在慢慢发展,只要用心打造,一定能让乡村加快振兴。”沙江镇党委书记黄光亮说。 乡建乡创给沙江带来的,远不止镇区面貌的改变。台湾乡建乡创团队还为全镇产业发展提出了“文旅+产业”的创新思路,引导当地结合蜜柚产业开发蜜柚主题特色文创产品,助力一二三产业融合,打响全域旅游品牌。 “乡建是第一步,已经在逐步推进见效中。下一步,我们将携手闽台乡建乡创团队着力推动2.0版本,就是乡创的部分,让前期建设的部分充分活化利用,打造更多富有沙江特色的展示窗口。”黄光亮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