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读卖新闻》网站报道,27日,在韩国首尔出席核安全峰会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不待会议结束即返回日本。

由于目前民主党内针对提高消费税率相关法案进行的审查工作正处于最后阶段,因此野田佳彦仅在首尔逗留了18个小时。在全体讨论中发表演讲时,野田佳彦曾点名要求朝鲜在发射卫星一事上慎重,但其为了向朝鲜施加压力而与各国首相举行的会谈均草草结束,因此政府内部有人指出:“首相被内政所拖累,未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足够的存在感。”

回国之前,野田佳彦在首尔市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席峰会的首要目的是与国际社会分享核电站事故的教训。

事实上,野田佳彦在演讲中,就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介绍了“将预料之外的事态纳入考虑范围的重要性”等教训,并与各国分享了事故中得到了的知识经验。他在提及日本国内的核能安全强化措施时称:“将以计划成立的原子能规制厅为中心,完善安全体制,彻底加强国内核安全措施。”但有意见指出,原子能规制厅的启动工作尚无眉目,因此其言辞缺乏说服力。

此外,野田佳彦围绕朝鲜发射卫星一事,分别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中国、韩国、俄罗斯等国首脑举行了会谈。但这些会谈均为仅仅数分钟的站立交谈,因此并未进行深入的协商。为此,自民党干事长石原伸晃批评称:“首相到底是去干什么了。该传递的信息没有传递出去令人心寒。”(邢俏 编译)

' />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首尔核安全峰会27日在韩国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题为《深化合作提高核安全水平》的重要讲话,称中国将一如既往推动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致力于国际核不扩散努力,支持各国和平利用核能权利。国际舆论高度评价胡锦涛主席重要讲话,积极肯定中国在核安全领域的重要作用。

首尔核安全峰会组委会发言人韩忠熙27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胡锦涛主席先后亲自出席华盛顿和首尔核安全峰会,说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核安全领域的合作,并在该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胡锦涛主席讲话中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建设性,对构建核安全领域的合作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俄罗斯核安全领域专家、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研究员索特尼科夫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是第一个正式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有核国家,中国过去两年在维护核安全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中国领导人在峰会上所提的建议主张,表明中国对自身在维护全球核安全方面所发挥作用的认识,也表明中国在维护核安全方面的行为是负责任的。他说,核安全没有国界,国际社会应以集体方式追求核安全,“我们同处于一艘船上。”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叶夫谢耶夫认为,中国在保障全球核安全方面做出了许多具体贡献。中国国家领导人在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再次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在维护全球核安全方面的负责任立场。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与全球化研究所所长黄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胡锦涛主席的讲话中可以看到,中国已经全方位进行核安全建设,重视保障措施,提高核安全教育水平,从国内发展到国际合作,展示了中国在核安全方面的大国形象。

黄靖对胡锦涛主席的四点主张进行了解读。第一,中国继续坚持发展核能,这与日本出现核事故以及德国受国内压力放弃核电站相比,是非常突出的一点,同时表示要增强核能的安全。第二,中国要积极参与到建设和规范国际核安全规则方面,发展自身的同时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凸显中国核安全方面大国的作用。第三,中国要在核安全方面进行交流。第四,中国要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表现出中国认识到消除核扩散及核恐怖主义的根源和关键是和平而非霸道的方式,是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研究国际安全与核军控的汤姆·索亚评价胡锦涛主席的发言说,在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当中,中国是个好榜样。在全球五大有核国家中,中国长期以来保持“最小核威慑能力”。中国政府在发展核能过程中,也在努力减少核能安全风险及其他方面的负面效应。

汤姆·索亚认为,通过参加核安全峰会,中国能够与国际社会一道改善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状况,共同打击核恐怖主义,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阿拉伯新闻网”27日发表评论认为,胡锦涛主席的讲话深刻全面,是对中国在核领域政策的集中宣示。其中,他强调“中国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中国积极对外提供核安全及核能安全援助”等,都让人看到一个在国际舞台和重大国际事务中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总部设在阿联酋迪拜的阿拉伯电视台、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以及埃及尼罗河电视新闻频道等,也都及时报道了胡锦涛主席的讲话,并对讲话做出积极评价,普遍认为中国的核政策令人放心,中国在核领域的成就和在维护核安全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值得赞赏。

韩国媒体普遍重点报道了胡锦涛主席的重要讲话。韩国国际广播电台27日报道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当天在首尔核安全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在核安全领域的政策主张、所作努力和重要举措。

美联社27日发自首尔的消息称,韩国、美国和中国的领导人在第二届核安全峰会上对核恐怖主义威胁发出严肃警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议上呼吁各国通力合作,标本兼顾、综合治理,消除核扩散及核恐怖主义根源。

(记者莽九晨、马菲、陈志新、王慧、孙天仁、黄培昭、王恬)

' />
尊敬的李明博总统,

各位同事:

2010年在华盛顿举行的首届核安全峰会,凝聚了国际社会核安全共识,开启了合作应对核安全挑战新进程。两年来,各国在核安全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对核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普遍提高,相关国际法框架日趋完善,国际合作不断深化,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状况大幅改善,应对核恐怖主义能力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核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核材料流失和扩散风险有增无减,核恐怖主义威胁依然不容忽视。有效管控核能开发利用中的安全风险任重道远。

中国高度重视核安全,坚决反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过去两年来,中国积极采取核安全措施,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高度重视国家核安全能力建设。中国加大核安全投入,完善核安全法规体系,着力提高核安全管理水平。中国对全国核设施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检查。中国加强核安全人力资源建设,建立全方位培训计划和多元化培训模式,培训本国核安全从业人员500多名。中国还加强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推进国家放射源数据库建设。

——中国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中国已经批准修订后的《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和《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并根据公约要求加紧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法规,采取更严格的核材料保护措施。中国严格履行联合国安理会第1540号、第1887号等决议规定的义务,采取措施防范非国家行为者非法获取核及其他放射性材料。

——中国广泛开展核安全国际合作。中国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核安全领域发挥中心作用,同该机构签署了核安全合作协议,在核安全法规标准、大型活动核安全、核安全能力建设和人员培训等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在华建立核安全示范中心工作进展顺利,该中心具备人员培训、技术研发、国际交流等多项职能,涵盖核安全、保障监督、核材料管制、实物保护等多个领域。中国建成了海关辐射探测培训中心,防范核材料走私能力不断提高。在高浓铀研究堆改造、放射源安全、人员培训、核出口管制等方面,中国同一些国家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中国确保大型公众活动核安全。近年来,中国承办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多项重大国际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防范核恐怖活动,中国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开发使用新型核安全装备,加大对相关场所核探测和检查力度等。

——中国积极对外提供核安全及核能安全援助。中国同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多次在华举办地区性核安全培训班,为亚太地区10多个国家近百人提供培训。中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全基金捐款,用于支持中国和亚洲地区其他国家核安全能力建设。中国倡导建立了中日韩核电安全合作机制,为提升本地区核能安全和核安全水平作出了贡献。

今后,中国将进一步采取核安全措施,确保本国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深入参与相关国际合作,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我们将加强核安全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排除安全隐患,提高整体核安全水平,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制定和完善配套法规体系,健全和优化核安全管理机制。我们将努力把本国的核安全示范中心建成技术交流和教育培训的地区中心,推动该中心同本地区其他示范中心开展合作互联,共同致力于提升本地区核安全水平。我们将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全工作,全面深化同国际原子能机构各领域合作,继续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全基金捐款。我们将在做好本国高浓铀研究堆改造工作的同时,积极利用相关经验,帮助有需要的国家进行研究堆改造。我们将同各国分享中国在大型国际活动核安全方面积累的经验,确保公众安全。

各位同事!

只有各国通力合作,才能实现普遍核安全的共同目标。在此,我愿就新形势下增进核安全提出以下主张。

第一,坚持科学理性的核安全理念,增强核能发展信心。核能在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正视核能安全风险,吸取核事故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核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推动核能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第二,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我们应该建立健全核安全法律和监管体系,强化核应急队伍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员培训,为加强核安全提供制度保障,为应对紧急事态提供机制保障,为提高核安全水平提供技术保障,为增强核安全能力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第三,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全球核安全水平。我们应该推进核安全国际法律文书的普遍性,并使其得到严格遵守和切实履行。要充分发挥国际原子能机构作用,推广核安全标准和规范,分享核安全先进经验和做法。要积极提供核安全援助,重点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和完善核安全基础架构,提高核安全技术水平。

第四,标本兼顾、综合治理,消除核扩散及核恐怖主义根源。我们应该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热点问题和国际争端,为加强核安全营造有利国际环境。

各位同事!

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一如既往推动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致力于国际核不扩散努力,支持各国和平利用核能权利。

实践证明,只有确保核安全,才能保障核能可持续发展。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深化合作,努力提高全球核安全水平,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应有贡献。

谢谢各位!

(本报首尔3月27日电)

' />
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首尔核安全峰会上,发表题为《深化合作 提高核安全水平》的讲话,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增进核安全提出四点主张。这是胡锦涛主席在2010年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阐述的五点主张基础上的深化与延展,具有鲜明特点,是实现普遍核安全这一共同目标的路线图。国际社会高度评价胡锦涛主席的重要讲话,对中国在核安全领域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

讲话提出科学理性的核安全理念,提振核能发展的信心。去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引发国际舆论对核能安全性的广泛质疑,不少国家出现“反核电”声浪。核能的开发利用在推动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上功不可没,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核能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国际社会应当树立科学的核安全理念,增强信心,正视核能安全风险,增强核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推动核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造福于民。

讲话呼吁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为此,需要建立健全核安全法律和监管体系,强化核应急队伍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和人员培训,为加强核安全提供制度、机制、技术和人力资源保障。自2010年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以来,中国积极承担应有的责任与义务,在核安全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重要进展,向国际社会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讲话强调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性。目前全球核秩序呈不均衡态势,发达国家掌握着雄厚的资金与技术,在核能开发利用方面走在前面。然而,要让和平利用核研发成果成为惠及全人类的“公共产品”,特别是让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同样享受核能带来的好处,国际协作必不可少。只有各国通力合作,提升全球的核安全水平,才能实现普遍核安全的共同目标。

讲话提倡标本兼顾,从根本上消除滋生核扩散与核恐怖主义的土壤。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核扩散、核材料流失和走私风险敞口增大,核恐怖主义的威胁依然存在。国际社会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其根本出路在于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掌握着世界最大核武库的国家负有特殊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应率先减少对核武器的依赖,并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及不以核武器相威胁。只有降低国家之间的政治对立、缓和地区紧张局势,才能从源头上削弱核武器存在的价值,促使有关国家“弃核”,而不是“拥核”自重。而针对跨国犯罪组织非法获取、贩运核材料,制造核恐怖事件的风险,各国应充分利用多边、双边合作机制和管道,分享核安全经验和信息,加强执法合作。

在全球共商核安全治理大计的首尔峰会上,胡锦涛主席的讲话,鲜明亮出了“中国方案”,让世界听到了中国的声音,在贡献出中国智慧的同时,也增强了国际社会对核能发展趋利避害的信心。

' />
中新网3月28日电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今日将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出席并发表讲话。分析认为,此次峰会时机重要,金砖国家如何巩固和落实此前已经达成的诸多共识并使之付诸实施,将成为一大看点。

本次会晤主题是“金砖国家致力于稳定、安全和繁荣的伙伴关系”。胡锦涛将就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金砖国家合作等问题阐述中方立场,并同与会领导人深入交换意见。会晤后将发表《新德里宣言》。

外交部部长助理马朝旭在之前媒体吹风会上指出,此次会晤是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不断上升以及彼此合作要求增加的背景下举行的。各成员国普遍希望此次会晤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金砖国家合作的发展,期待会晤取得积极成果。

马朝旭说,此次会晤期间,中国愿同各成员国共同努力,本着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精神,加强在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发展等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以循序渐进、积极务实的方式推进各领域合作,就共同关心的全球性问题沟通协调,深化金砖国家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

作为世界上主要新兴经济体,本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将发出何种声音为外界所期待。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林跃勤指出,这次会谈的重点在于金砖国家如何巩固和落实此前已经达成的诸多共识并使之付诸实施,如金砖银行设立及具体操作以及强化全球治理变革方面的合作。


林跃勤说,金砖国家不仅发展水平比较接近,而且均处于快速发展和力量壮大之中,均对自身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不满,要求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秩序,但难以单打独斗达到目标,所以有联合协作的客观要求。

“金砖国家提供了一个对话与合作平台与机制,借助于这一集体平台,各国均可以取得超乎一己之力的作用。”林跃勤说,“因而,借助于金砖国家这一团队,中国在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和提升自身地位的过程中,可望有更多收获。”

金砖国家(BRICS)源于美国高盛公司的投资概念,指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四个成长前景看好的新兴市场国家。经俄罗斯倡议,四国近年来加强协调与合作,于2006年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了首次金砖国家(BRIC)外长会晤,此后每年依例举行。2008年5月,四国外长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联大场合之外的会晤,并发表联合公报。

2009年6月,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了首次会晤,并于2010年4月在巴西举行了第二次领导人会晤。

2010年12月,四国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正式吸收南非加入机制。机制英文名称为BRICS。2011年4月,五国领导人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了金砖国家第三次会晤。2011年11月,五国领导人在出席二十国集团戛纳峰会前举行简短会晤。

金砖国家近年来逐步形成了包括领导人会晤、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外长会晤、专业部长会晤、协调人会议、常驻多边机构使节不定期沟通以及各领域务实合作在内的多层次合作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