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改革·发展 > 正文
城市生命周期与城市可持续繁荣
www.fjsen.com?2009-09-07 16:27?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在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语境下,如何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繁荣,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把握城市生命周期及其主要制约因素,对于把握城市发展规律,破解诸多城市发展难题,推动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概观全球城市发展史,可以发现,任何城市都有其生命周期,即经历兴起、发展、繁荣、衰退或再度繁荣的过程。从早期复杂社会时期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等地的宗教性城市,到古典时期希腊、罗马作为帝国中心的世界大都市,到后古典时期伊斯兰世界的宗教性世界城市、中国的中央权力王城,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威尼斯等商业城市,再到近代的伦敦、纽约等工业城市,以至今天的洛杉矶等后工业城市及亚洲、东方城市的再度崛起,可以说,一部全球城市史也就是一部不同地区、不同样态的城市交替兴衰的历史,一部不同城市不断分别经历其生命周期的历史。

  不同城市分别经历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在整体上构成了城市繁荣区在全球不同地域的历史转换。从现象上看,全球城市的繁荣区似乎在东西方之间不断进行着阶段性的周期转换。从本质上看,城市繁荣区在东西方之间转换,更多带有历史的偶然性。这种转换的深层基础或内涵是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商业文明、工业文明到后工业文明的历史转换,城市文明形态从农业城市、商业城市、工业城市再到后工业城市的历史转换。

  一个区域能否成为城市繁荣区,能否成为一个时代的文明高地、所在区域的重要发展极,在根本上依赖于这个地区或城市能否抓住历史机遇,成为这个时代文明形态、城市形态转换的关节点;决定于这个地区与城市能否凝聚起这个时代的先进产业形态,先进生产力、生产方式;决定于这个地区或城市是否能够构筑起代表甚至引领其时代发展方向的先进城市制度、城市管理方式、城市发展环境、城市软实力;决定于这个区域或城市能否成为那个时代各类优秀人才的聚集地,能否在其城市人群中形成对这个城市的深层文化认同;决定于这个地区或城市能否走出一条既符合自身条件又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文明形态转换方向的发展之路。

  二

  在美国著名学者、《全球城市史》的作者乔尔·科特金看来,任何一个城市的产生、存在、发展、繁荣、可持续,都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认同、安全、活力。具体而言,也就是人们对一个城市与地区能否形成深层的精神归属感、文化认同感;人们在一个城市生产、生活是否有全方位的安全感;一个城市能否形成并保持有活力的工业、商业等经济活动。反思全球城市文明史,正是这三个因素综合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成败兴衰、生命周期。如果一个城市能够同时具备认同、安全、活力这三个因素,那么这个城市就会发展起来并有可能走向繁荣;如果和其他城市相比,一个城市在这三个方面具有综合比较优势,这个城市就有可能成为其所在时代或地区的标志性城市、重要发展极;如果一个城市缺少其中的某个因素,或三个因素都具有但相对其他城市而言没有比较优势,那么这个城市就可能进入衰退期,甚至走向消亡;如果一个传统城市能够适应时代趋势,再次在认同、安全、活力上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这个城市就会再度繁荣。

  在诸多城市学家眼中,城市的基本属性有两个:物理属性与文化属性。自然条件、建筑、道路等,构成一个城市的物理属性;人们之间以及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情感、认同、归属感等构成一个城市的文化属性。在科特金看来,一个城市的存在离不开物理属性,但一个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尤其离不开文化属性。“最终,一个伟大城市所依靠的是城市居民对他们的城市所产生的那份特殊的深深眷恋,一份让这个地方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感情。”“无论是在传统的城市中心,还是在新的发展模式下正在扩展中的城市围边地区,认同感和社区意识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决定着哪些地方将取得最后的成功。”(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一个没有文化认同感的城市不可能持续存在、更不可能持续繁荣。文化归属感、认同度是决定一个城市成败兴衰的核心标准;城市的兴衰程度、成败趋势,与一个城市所建构、凝聚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成正比。一个文化认同度、归属感处于上升期的城市,必然是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城市;反之,当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文化认同度、归属感、依恋度走向衰落时,一个城市也就必然进入其生命周期的后期。也就是说,从根本上讲,决定一个城市能否可持续繁荣的,不是其物理属性,而是其文化属性。

  人是城市的根本主体,既是城市的创造者,也是城市的终结者。不管是从城市本质的三个要素(认同、安全、活力)看,还是从城市的两个基本属性(物理属性、文化属性)看,人的因素、文化的因素都处于核心位置。作为城市创造主体的人,以及由人所创造、体现并反过来影响人的城市文化、城市精神,是决定一个城市生命周期的最根本因素。只有那些能够不断提炼、形成独特文化属性,具有较高文化吸引力、文化凝聚力、文化认同度的城市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那些能够吸引并留住各类优秀人才,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的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的城市,才可能走向可持续繁荣。

  三

  我们并不否认物质要素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也并不否认在推进城市发展实践中,人们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分别选择从资源、资本或技术等入手,具体提高一个城市的要素聚集度,采取具体的城市化战略。我们强调的是,不管采取何种路径,最终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聚集、融合,深层建构起诸多城市人才对一个城市的文化归属感、文化认同度,是成为决定一个城市能否长期发展、可持续繁荣,避免落入城市发展陷阱、走入衰退期的根本因素。

  这就需要我们做好以下三点:第一,充分认识建构城市认同对城市发展、城市可持续繁荣的基础作用。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都市化的高速发展的关键期,也正在进入城市问题的高速形成期、“城市病”的高发期。如果不注重建构城市认同度、城市归属感,那么在短暂的城市繁荣之后,必然遭遇诸多城市冲突、城市困境。建构城市归属感、城市文化认同,将从根本上保障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繁荣。第二,加强城市制度创新,通过城市制度的合理化保障并建构城市认同。一方面,城市制度是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的体现,在一个没有基本认同度的城市无法建构所谓的城市制度;另一方面,城市制度的规范化、合理化,将深层推进城市认同建构,不断完善城市决策、管理、参与制度,将实践性地推动城市认同的深层构建。第三,改善城市空间生产思路、规范调整城市发展行为,把建构城市认同真正落到实处。正如列斐伏尔、哈维等所指出的,城市认同与城市空间、空间生产双向建构。一方面,没有平等的空间权利,也就没有现实的文化认同,在一个平等、开放、融通的城市空间中,往往会产生较强的城市认同;另一方面,城市认同度的提高需要以空间生产、空间权利上的平等为基础,空间生产、空间权利上的平等是生成、建构良好城市认同的重要现实条件。

  总之,城市生命周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但不是一个城市必然落入衰退的历史宿命。自觉把握人类文明、城市文明发展规律,把握城市生命周期的生成与变迁规律,在推进城市物质要素进步的同时,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行为创新,不断提高城市的文化认同度、文化归属感,是保障我国城市化良性发展,实现我国城市可持续繁荣的重要基础。(陈忠/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责编:陶武)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