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文史纵览 > 正文
商会史前沿问题综览
www.fjsen.com?2010-01-18 12:44? 冯筱才?来源:北京日报    我来说两句

■政治参与:阶层、阶级意识提高还是经济利益上的计较

由于多数商会史论者将商会成立视为中国资产阶级形成(或者由“自在”转向“自为”) 的标志,所以对其政治参与活动异常关心。目前对商会政治参与的考察多停留于清末至1929 年之间。主要讨论内容则是商会在历次国内政潮与民族主义运动中的表现,近年亦有学者开始讨论商会调和党争等方面的活动。

对清末民初商会政治参与的评价,在许多论者的笔下呈“依附—离异—回归”的动态变化。学者认为:商会成立后,资产阶级在其领导下开始有“整体”政治参与活动,辛亥革命之际,一些商会依附革命,但到“二次革命”,则出现“政治大滑坡”,或政治上的“重大失误”。然袁世凯称帝前后,商会多有反对的声音,到1920年代,商会更有许多激烈的政治表现,甚至开始由“在商言商”向“在商言政”转化。究其原因,积极表现多归之于阶级意识或觉悟的提高,而消极表现则归之于阶级性格的软弱与经济利益上的计较。

但是胡光明对北洋时期天津商会的研究,却似乎不能得出类似的结论,相反自1920年后,商会在政治上便日益消沉。张桓忠虽然承认1920 年代中期,上海总商会对政治表现出“高度的参与意图”,但他并不认为商人有政治理想,而是反映出商人面对动荡时局的无奈。冯筱才进一步提出“近世中国商会的常态与变态”的解释模式,即把维持稳定的商业制度,保护商业经营秩序,充当官商交通的媒介等商会从事的事业,称之为“常态”,而将商会短暂的政治参与,为避免战事而发起的和平运动,以及对战争的应付举措等均划入“变态”的范围。变态的行为多由时势所推动,但在事寝后商会仍回归本位。

邱捷通过对粤省商团的考察,亦认为民初广州商人的思想意识与经济水平均较晚清没有多少变化。故他怀疑“以往我们也许夸大了清末民初广州商人资产阶级化的程度”。而更多的论者则强调商会政治参与行为背后的经济及社会性动机。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