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几点启示
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是“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2007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治污减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南海区委、区政府面对新形势,创新机制,勇于争先,把治污减排的压力转化为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通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闭污染严重企业,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为未来发展腾出空间;通过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环境质量,吸引起点高、污染轻的企业,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提升了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层次,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南海的生动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是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既是文明形态的进步,又是社会制度的完善;既是价值观的提升,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价值观念上,生态文明要求给自然以平等态度和人文关怀;在实践途径上,生态文明体现为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社会关系上,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社会走向和谐。南海依靠治污减排,推进结构升级;依靠结构优化,减轻污染负荷;依靠再造新环境,寻求新的发展优势,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南海的生动实践是推进环保工作历史性转变的具体行动。从某种意义来讲,发展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产生的是GDP,留下的是污染。传统发展模式,消耗的资源多,产生的污染大,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科学发展就是发展消耗的资源越少越好,产生的污染越轻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前者是“资源节约”,后者是“环境友好”,总括起来就是又好又快发展。南海把治污减排的压力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了“就环保论环保”的传统做法,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为推进环保工作的历史性转变积累了宝贵经验。
南海的生动实践是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有益尝试。治污减排,既要通过工程措施降低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也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从发展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仅依靠工程减排,治理成本高,环境危害大,难以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南海既没有照搬发达国家的环保模式,也没有躺在现实的困境中裹足不前,而是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通过治污减排“倒逼”发展方式转变;通过改善环境,赢得新的发展机遇,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为探索代价小、效益高、可持续的中国环保新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作者:环境保护部部长)
- 2010-05-06关于2010年度365bet官网:研究中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 2010-05-05法制化,社会发展必然要求
- 2010-05-05深刻认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使命
- 2010-05-05胡锦涛给农大师生回信引起强烈反响
- 2010-05-05文化系统体制改革时间表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