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司法权一直扮演着皇权附属品的角色。因而一些敢于和专制集权甚至皇帝本人相抗衡的人物,总是被史册铭记,明代的冷面御史周新就是这样一个人。
周新(?—1412),南海人。初名周志新,因明成祖朱棣常独呼其名为“新”,遂更名为周新。洪武、永乐年间,周新先后任大理寺评事、监察御史、按察使等职,以“善决狱”著称,后因权贵谄害被明成祖误杀。若论品级官位,周新本不值一提,但他却以正直的人品、高超的审案技巧和不畏权贵的官场作风,成为有明一代司法官员的楷模,身后成为民间文学与公案小说作品中的典型形象。
周新因正直敢言深得明成祖器重,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负责监督大臣言行是否合于法度。他尽职尽责,一丝不苟,不论皇亲国戚还是达官显贵,只要有所不端,一律上书弹劾。因此,朝中官员都非常畏惧,送给他一个“冷面寒铁”的绰号,意指其像寒铁一样不讲情面(李贽:《续藏书》卷19《都御史轩公附周新》)。这一绰号流传甚广,甚至被当时京城中的人们拿来吓唬小孩,只要一提到“冷面寒铁”这几个字,小孩们吓得“辄皆奔匿”(《明史·周新传》)。
周新不仅爱憎分明、赏罚有度,而且在具体办案中心细如发、体察入微,表现出高超的判案技巧。中国古代的司法官员往往是集现代警察、检察官、法官等多种角色于一身,不仅要主持庭审和作出判决,还要主持调查并且讯问和侦缉罪犯(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3页)。因此,他们审理案件并没有固定的方法和程序,更多的是依靠个人的技巧和精明。据《明史·周新传》,在初赴浙江的路上,周新和随从突然遇到许多飞蚋在马前盘旋不去。职业习惯使周新敏锐地觉察出情况有异,立即派随从循着它们飞来的方向加以详查,结果在草丛中发现一具已经腐烂的尸体,尸体上有刀伤痕迹。周新经过仔细勘察,在死者身上找到一把钥匙和一个木质印章。而此印章是当时通行的商号印章,周新就此推测死者是被强盗见财起意而杀。到达任所后,他立即派人找寻和这个印章相同的印记,不久就在一个布商那里找到了。经过审讯,果然是他杀了人并扮成客商吞并了死者的产业。
在任浙江按察使期间,为了准确掌握当地官员的情况,周新曾扮作平民,故意触怒县令而被关入大牢。在狱中,周新和囚犯们多方交谈,得知县令经常收受贿赂,勒索钱财。待罪状收集齐后,周新便亮明身份,结果“县官惭惧,解绶而去。由是诸郡县闻风莫不谨饬”(张岱:《快园道古·经济部》)。明人叶盛《水东日记》中也记载了一个周新断案的例子:“有诉争雨伞者,甲曰:‘我伞也。’乙曰:‘我伞也,彼夺之。’所言记验皆同。新命剖之,各持其半去,阴遣人尾其后。甲云:‘我始欲助汝伞价之半,得非汝利也?’乙对曰:‘伞本我物,宁能低价属汝!’于是甲就缚,正其罪。”
其实,周新并非一味冷寒,不通人情,而是疾恶如仇,不徇私情,对待无辜百姓和廉洁奉公的官员,他却满怀爱护、扶持之意。他巡按北京时,见许多犯人因等待刑部批文时间太久以致瘐死监牢,便奏请皇帝改由北京官署或者巡按御史进行处理,从而使许多犯人得以全活。正因为周新爱民之声名远播,所以他调任浙江时,“冤民系久,闻新至,喜曰:‘我得生矣。’至,果雪之。”周新听说时任钱塘县令的叶宗人,廉洁奉公,一心为民。他便微服前去调查,在钱塘县境内听到的都是百姓的赞誉。随后又乘叶宗人外出时至其家查访,发现叶家非常简陋,没有任何贵重之物,仅在竹箱中发现一包笠泽(太湖)银鱼干。这使周新十分感动,第二天特地宴请叶宗人,大力表彰他的清廉。叶宗人感念周新的知遇之恩,更加勤政爱民,被人们称为“钱塘一叶清”。
虽身为名宦,但周新生活简朴,从不取不义之财。在江浙民间广泛流传着“周新挂鹅”的故事: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家人推辞不掉就留下了。周新为杜绝类似事情再次发生,便把那只烤鹅高高地挂在家中显眼之处,以后再有人送礼,他便指着烤鹅说,如果执意要送,照挂不误。从此再没有人敢给他送礼了。在周新的影响与管束下,其家人亦皆勤俭自持。周新未做官时,妻子在家靠缝纫自给;做官后,妻子仍然一身布衣,“偶赴同官妻内宴,荆布如田家妇。诸妇惭,尽易其衣饰。”
在执法过程中,嫉恶如仇、性格刚毅的周新从不屈膝于权贵,这也为他带来不少嫉恨和打击,并最终因此招来杀身之祸。当时的锦衣卫指挥纪纲权重一时,其手下更是横行霸道,肆无忌惮。一次,纪纲派其手下一位千户去浙江办事,这个千户到处敲诈勒索,作威作福。得知消息的周新马上命人前去逮捕,千户闻风逃走。不久,周新进京,恰巧在河北涿州遇到这位贪赃枉法的千户,周新毫不手软即刻将其逮捕入狱。不料此人又越狱而逃,并跑到主子纪纲处告状。纪纲恼羞成怒,捏造罪名向明成祖诬告周新。朱棣一时不辨真假,遂命缉捕周新。“旗校皆锦衣私人,在道榜掠无完肤。”即便被押至皇帝面前,周新仍旧不肯低头:“陛下诏按察司行事,与都察院同。臣奉诏擒奸恶,奈何罪臣?”成祖一时气极,下令将周新处死,“肢解其体于闹市”(谈迁:《国榷》卷15)。临刑之际,周新毫无惧色,慨然说道:“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明史·周新传》)
周新蒙冤去世的消息传开后,百姓痛哭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