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前沿资讯 > 正文
治治“论坛厌烦症”
www.fjsen.com?2010-11-17 16:34?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日前,中国农业论坛首届年会在江苏张家港市永联村召开。开幕式上,一位资深专家提到一种现象——“论坛厌烦症”:社会上各种论坛越来越多,而真正受欢迎、有价值的却很少,甚至一听到“论坛”,人们就感到厌烦。

我国论坛可谓海量。11月3日,笔者在网上所做的新闻检索发现:仅当日,剔除重复,各种论坛的相关报道即近120条。从能源化工论坛,到某市房地产发展论坛,再到某县青年人才论坛……主办地遍及全国,话题无所不包。

对现在的“论坛”泛滥现象,有人这样总结:大事有论坛,小事也有论坛;不同行业各有论坛,同一行业有多种论坛;省有省论坛市有市论坛,各省各市又有多种论坛。论坛数量之多,名目之杂,常常使人眼花缭乱,难辨良莠。

本来,对于探讨问题、传播知识、扩大宣传,论坛不失为一种有效形式。但问题是,现在不少论坛染上了“通病”。形式上拖沓冗长、互动性差,领导讲话、专家发言习惯长篇大论,做完报告就散会,来不及对话。内容上,话题“重复建设”。例如,从东、中部到西部,我国每年举办大量动漫产业论坛,大都强调某地“十分重视动漫创意产业”,并关注“中国动漫如何走向世界”等,话题重复,观点重合,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导致“审美疲劳”。

数量众多且言之无物的论坛,浪费资源,空耗时间,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形象工程”。不仅群众反感,媒体不感兴趣,一些专家学者也不胜其烦,开始拒绝各类论坛的频频邀约。

有鉴于此,治理论坛泛滥,一方面须把住闸门,不该办的坚决不办,可办可不办的尽量少办,宁缺毋滥,宁精勿杂;另一方面应把握好机会,需要办的尽心尽力去办好,不放空炮,不玩忽悠。这方面,尤其需要总结和推广一些办会的有益经验。

办得有价值,离不开充分准备。这个“准备”,不能简单理解成多花钱、多用物,而是深入实际、走进基层调研,对相关课题深入研究,对论坛话题精挑细选,使论坛办得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为举办中国农业论坛,国务院参事室历时近半年,考察7省15市县,走访相关部委,召开多次专家会,最终聚焦“农民大规模转移中的中国农业”,并分解为农村金融、农民组织化、农村人才等4个话题。这些都是“三农”领域最突出的新问题,抓得准,让人有话说,有共鸣。

办得有意思,重在搞好互动。论坛不是“一言堂”,不能唱“独角戏”,而应是集思广益的公共平台。这就需要摈弃长篇大论,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尽可能让更多人发言,激发更多人的思考,形成灵感竞相迸发的“头脑风暴”。

办得有格调,贵在不搞形式主义。在哪里办,尽量因地制宜,而不是动辄风景名胜地、五星大饭店;请谁来,按照研究讨论的需要,而不是动辄请领导、明星、外国“专家”等来客串“撑场面”;叫什么名称,宜实事求是,而不是动辄冠以“全球”、“国际”等名号。

有选择才会有价值,有“干货”才会有收获,有互动才会有激动。面对“论坛厌烦症”,需要头脑冷静,行动务实,不断探索根治的药方。“论坛”是这样,那些同样热闹的“文化节”、“周年庆”何尝不也是这样?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