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当今十大思潮与最具价值的100个观点

www.fjsen.com?2012-01-20 10:06?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我来说两句

2011年文化类十大观点

1.中国需要思想市场

如今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即缺乏思想市场,这是中国经济诸多弊端和险象丛生的根源。思想市场的发展,将使中国经济的发展以知识为动力,更具可持续性。而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多样性的现代世界相互作用和融合,能使中国复兴和改造其丰富的文化传统。假以时日,中国将成为商品生产和思想创造的全球中心。——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在“《财经》年会2012:预测与战略”上的视频发言

关注理由:经济的发展不能与思想的发展相脱节。早几年就有西方人撰文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令人瞠目,但缺乏独创发展思想。此话有些傲慢,但值得反思。

2.中国缺失自己的知识体系令人担忧

从内部来看,因为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无论是执政者还是知识精英,无能解释自己的社会,对社会的发展趋势认识不清,更不知道如何解决越来越多的问题。从外部来看,知识体系的缺失使得中国的国际“软空间”非常狭小,和中国所拥有的硬实力(如经济力量)毫不相称。没有知识体系就会丧失话语权,没有原创力。——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郑永年,2011年9月20日,联合早报网

关注理由:知识体系说是一种“自我认知”,“自我认知”对内可以增进共识,对外则是一种“软实力”。对于中国而言,从“知识体系”角度审视中国的文化发展和改革,颇有启示意义。

3.伟大的文明不应失去自我否定的勇气

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不停地变革,不停地自省,不停地自我否定,不停地筛选自己的文化积淀。一个文明无论历史多么悠久,曾经的成就多么辉煌,一旦失去自我否定的勇气,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内涵,就有被淹没的可能性。这是历史的一个铁律。“内敛有余,开放不足”,这是所有古老文明的共同特点。若真爱这个文化,就应该促使这个文化正常地更新。——军旅作家王树增,《经济观察报》,2011年5月31日访谈

关注理由:中华文明向内的凝聚力和向外的号召力的建立,需要执政者不停打开思路、不停否定自己、不停反省自己,以谋求民族的光辉未来。

4.当前我国急需开启民智

当前我国急需开启民智,掀起一次再启蒙,打破新老专制制度造成的精神枷锁,否则民族精神有日益萎缩之虞。知识分子责无旁贷。有人认为“启蒙”是某些人自以为高明,高高在上教育别人。其实如康德所言:“启蒙就是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就是用理性之光照亮蒙昧的心智。

不断撑开文化专制的缝隙,见缝插针地做一些扎实的启蒙工作,继承百年来先贤未竟之业,建设以民主和科学为取向的“新文化”,假以时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民族精神振兴或许有望。——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博导资中筠,据《士人风骨》一书

5.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

多元表达难免会有“异质思维”,一些人在讨论中容不下异见,用意气之争代替真理追求、以权力意志压制不同声音。鲁迅先生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自信。那种扣帽子、抓辫子的辩论方式,“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本质上都是狭隘虚弱的表现,无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健康心态的形成。——《人民日报》2011年4月28日评论

关注理由:个人而言对待“异质思维”要有包容心。作为一个国家,则要从制度上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这是一种胸怀、一种自信,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6.“市场迷信”可能导致文化沙漠

要注意防止文化发展中的两种“迷信”:一是“市场迷信”,二是“话语权迷信”。

所谓“市场迷信”,即单纯迷信市场,容易导致文化功利主义、消费主义和形式主义,会使整个社会的文化思想变得浮躁和浅薄,使“忽悠”成为时尚,造成整个社会文化发展低俗化、消费化、短期化、快餐化,压抑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进而形成文化沙漠。

所谓“话语权迷信”,即以为占领了话语的时间和空间,就是占据了人们的思想和头脑,就是掌握了意识形态的阵地,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迷信观念。这种对话语权的迷信容易导致文化圈子化、精神割据、文化宗派主义、圈地运动和主流文化的边缘化。——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德顺,《人民论坛》,2011年10月下

7.官方文化不等于主流文化

官方文化不等于主流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想要成为真正“引领社会思潮”的“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基本道德规范”,就必须从官方文化转化为主流文化或在全社会真正占支配地位的文化。官方文化要转化为主流文化,最关键的一点是必须获得文化领导权,也就是说,它必须是通过非暴力手段达成的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和思想、文化、舆论领域的引领力量,必须得到大众“自愿”、“积极”的赞同,而非消极无奈的服从。从文化领导权的角度看,一个执政党的文化,即所谓“官方文化”,是否具有领导权,其标志决不是它背后是否有枪杆子支持,可以强迫人民不说话,而是人民是否自觉自发地赞同它的那套价值理念和施政方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新华社,2011年9月

关注理由:大众文化是落实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最重要的管道,不能落实在大众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之中的价值观必定不可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不可能深入人心,不可能成为主流文化。

8.风头最劲的常常是思想泡沫

一个世俗社会的来临,总是伴随着一场深刻的精神危机。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个人如何获得生命的意义、重建人文关怀以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关切的中心问题。人文精神、理想主义、精神家园一直是争论的关键词。作为高擎理想主义的坚定旗手,张承志和张炜因为其激烈的反抗世俗立场几乎吸引了公众的所有视线,而那些更具思想价值和建设意义的人物却落入了被忽略的寂寞命运。而历史的经验经常提醒我们,在一场万众瞩目的文化思潮中,浮在表面的、风头最劲的,有可能是昙花一现的思想泡沫,而在波涛下面的沉静之处,倒常常可以发掘到跨越时代的精神金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文学界》,2011年第4期

9.大学不能缺了“学术之魂”

大学的各项事务必须以学术作为灵魂。我们应该有一个宏大的、在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化的发展战略,这不是一般的文化产业和战略,大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魂,大学也是,是中国魂,是一个国家的脊梁骨,大学应该是一个国家神圣的殿堂。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与世界对话的时代已经到来,大学是主角,责无旁贷。——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南风窗》,2011年第6期

关注理由:大学不能没有大学精神,大学不能缺了“学术之魂”,大学改革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与世界对话时代”的一个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

10.中国重回世界轴心要靠“百家争鸣”

虽然百家争鸣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但是这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最为开放和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时代。中华文明的思想源头远非儒家一家,而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也就是因为这种博大和包容才使得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风范屹立于世界东方,成为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之一极。中国现在要想重新回到世界轴心,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选择只能是打破禁忌,重新回到真正的“百家争鸣”的时代。——教育专家信力建,《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11月28日

  • 责任编辑:王坤明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