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评论> 星闻斋 > 正文
娱乐化的孔子也很可爱
www.fjnet.cn?2009-03-17 20:18? 雷振岳?来源:深圳商报    我来说两句

  3月13日《深圳商报》刊发许石林先生的文章,认为《孔子》不应拍成娱乐片。许先生的表述真让我震惊了,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还有人用故步自封的姿态保卫孔子作为精神领袖的标签形象,我对许先生的观点不敢苟同。

  如果放到思想蒙昧时代,会有不少人对许先生的做法高声叫好。因为那时候,人们的思维和信息触觉仅有“兔子尾巴”那么长,被捆绑在自家四角的天空。曾经的历史年代,孔子的形象是单向的、单纯的、质朴的,更是死的。孔子一直是一尊神,被我们供起来、养起来,任何人想去挑战他或者“动动”他老人家,会有很多传统“文化打手”群起围攻,来维护这种传统尊严。

  但单一化、脸谱化的孔子就是原汁原味的孔子吗?不是!孔子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可能成为文化之神和精神领袖。换言之,孔子他老人家也会有七情六欲和对人间烟火的追慕,这种追慕不影响他成为哲学家和文化大师,不会降低他老人家的崇高地位,相反因为这种泥土生活气息,人们才会觉得这才是真实而值得信赖的孔子,而不是脸谱化的孔子。

  用这种观点来解读电影《孔子》,也就很好理解了。导演试图通过一种现代化、影像化,甚至还带点娱乐味道、幽默色彩的现代手段来演绎孔子,这不过是现代电影人对圣人的一种自然解读。解读的目的就是想让大众对孔子有一个清晰、准确、现代甚至是多元化的印象,让更多人认识到孔夫子不仅仅是大儒,而且还博学六艺,有自己的爱情生活,孔夫子也会如此可爱。这不是对孔子的不敬,而是一种形象回归。如果非要说这是一种不敬重的话,那是过去我们对孔子的认识太僵化、太死板,以至于连一点新鲜空气、新颖解读都不能容纳,这种所谓的坚守传统就是一种迂腐了。

  正因为如此,“学术超女”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其大众化的解读广受好评。于丹如果没有对孔子的敬重和研究,会有这种颠覆性的标新立异吗?所以,我愿意用这种心态看待胡玫导演,她不会轻易将我们的文化圣人搞成“四不象”和“文化怪物”,因为他们已经进行了扎实的文化准备。导演胡玫说:“我的孔子肯定不会打少林拳,但是,历史上的孔子不是一个只会读书说教的道学先生、书呆子,而是一个生动的人,鲜活的人,幽默的人。他会驾车,善射箭,曾指挥过战争。他的弟子子路、冉有、樊迟、颜涿聚都是身怀技能的击剑或射御能手,这些都见诸可靠历史文献。”

  许先生单单因为《孔子》出现了娱乐因子就上纲上线,试图用传统固执的审美大棒阻挡住娱乐化、文化大众化的趋势,注定是一种不智行为。

  应该明白,文化娱乐化倾向已经是客观现实,是难以避免的。对比其他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文化娱乐化从某种程度上说还不够充分。只要这种娱乐没有滑落到恶搞、肤浅和不负责任的地步,没有形成“泛娱乐化”倾向,就不应受到严词拒绝和嘲讽。

  相反的,如果我们对孔夫子只进行原汁原味的复古,甚至连对话都用深奥晦涩的文言文,有谁能听得懂呢?


责任编辑:李峰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