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4个月的医改可提供什么借鉴?
美国将开始进行40年来最大规模的医改,耗资巨大,4600万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有望获得医保。这场改革日程的紧锣密鼓也令人惊叹:美国国会定于本月17日开始正式讨论改革方案,争取10月中旬前完成立法并交总统奥巴马签署。这意味着,从改革方案讨论到完成立法,美国只需4个月。(6月18日《北京青年报》)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我们马拉松式的医改进程。
2005年我国医改变奏,此后围绕新医改的基调、方案、主导等问题,开始了长期不断的纠缠与争议,有医改无休止的“模式之争”,有多达10套的医改方案……直到今年4月,新医改意见才发布。比照美国医改4个月的速度,我们的4年漫长进程当中有多少是不必要的折腾?我国医改之所以艰难行进,很多专家归咎于医改背后包含复杂的利益博弈,比如,围绕公立医院改革,人们就看到一些“特殊利益之手”;在城乡二元格局下,医疗保障面临众多体制障碍。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取决于改革能不能从公共利益出发,还权于民,还利于民。在此,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再艰难的博弈都不能阻挡住改革的进程,也不该捆绑住决策部门的公共责任。
美国医改对联邦政府、众议院、参议院也是一个巨大挑战,各方意见也不一致,比如奥巴马希望增加政府在医疗保险中的作用,创立一个新的政府医保方案,就遭到共和党的反对,认为那将会挤压民间保险机构的业务。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达成共识:改革必须兼顾各方利益,懂得妥协,不能无休止地纠缠,造成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要让各利益主体在公共利益面前妥协,取决于相关部门的改革决心。
美国医改的速度与效率,对我们不无借鉴。现在我国医改方案已经出台,在时间表上,公立医院改革也开始试点。尽管医改施行的路正长,却须有时不我待的精神,因为每一分一秒的迟滞,都是在让公众付出更多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