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审慎看待新一轮“用工荒”
www.fjnet.cn?2009-09-09 08:26? ?来源:工人日报    我来说两句

  多种消息来源显示,7月份以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继出现用工短缺。浙江省人才市场统计,7月份企业总需求60.5万人,缺口达25万,仅温州市劳务市场上用工缺口就接近10万人。在义乌,急于招工的企业摊位在劳动力市场外竟排成了长队。

  同在长三角的外贸大省江苏,7月份新增就业人数已基本恢复到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而苏州工业园区用工缺口还有5000人左右。上海市有关部门也表示,7月份实际净增就业比6月份增长了一倍多。

  广东、福建两省,用工紧缺的消息也频频见诸报端……这些现象似乎在表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再现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用工荒”。

  事情果然如此吗?农民工真的又可以“用脚投票”了吗?且看目前的“用工紧缺现象”传递了什么信息。

  首先,它表明,宏观经济确实在企稳回升。有报道说,作为温州经济主要支柱的服装行业出现明显回暖迹象,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上半年主要内销品牌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在上海,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也出现了率先回暖。

  其次,它表明,经济回升在从内需向外需扩展。总体看,率先复苏的行业都属于内需型的企业,受惠于近期国家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与此同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见底,外需也开始出现回暖,原本消失或急剧减少的外贸订单又出现了,尤其是服装、制鞋、电子等传统行业的订单猛增。

  第三,它表明,这次的经济回升、用工紧缺能否持续发展还有待观察。许多企业和专业人士认为,本轮“用工荒”并非劳动力供需落差,而是由于部分行业用工需求“突发式”增长所致,有的企业甚至担忧,这样的“用工荒”只是昙花一现。

  基于上述现实,再冷静分析它释放了什么深层信号。

  其一,就业岗位的增加,得益于经济逐步回暖,特别是内需的增加。但是,内需不足的问题却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拉动内需说了多年,国际金融危机来了,问题越发突出。即使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内需,其增长也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立见成效”,因此,劳动力供需双方都不可“急功近利”。

  其二,沿海地区最近出现的用工紧缺现象,与欧美市场短期需求(如圣诞节消费)增长有关。外国企业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能马上开工满足这种需求,而中国产品物美价廉,所以一部分订单转移到国内来,导致了企业用工需求增多。这样的短期需求与“突发式”增长,不足以判定市场长期、持续的发展,因此,劳动力供需双方都不可轻言、轻信“用工荒”。

  其三,目前发生用工紧缺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而且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加之这些企业又集中在沿海某一地区,因此,劳动力市场供需稍有落差,很容易被“放大”,再经过媒体报道传播开去,就成了有“普遍意义”的“用工荒”。因此,劳动力供需双方都不可轻易“出手”。

  既然断言“经济全面回暖”以及“用工荒”为时尚早,那么,我们对劳动供需变化就不可盲目乐观。建议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返乡的农民工,不要听到“用工荒”的消息就再次盲目大量涌向沿海地区,以免找不到工作徒耗人力财力。农民工集中的地方政府,有责任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为农民工外出就业提供切实的指导与帮助。事实上,沿海地区许多企业并没有因为订单的增加而急于招工,就是在规避对未来判断还不完全明朗的时候盲目招工带来的风险。这样的风险,对长途迁徙的农民工来说更大。

  这次的“用工荒”,还给了某些在国际金融危机时盲目裁员,一旦经济回暖扩大生产,又由于缺乏人力储备而措手不及的企业一点“教训”。正如有人所言,“虽然机器厂房还在,但是离开的工人一时半会儿是找不回来的”,感叹“不仅熟练工、技术工缺,现在连剪线头的小工都难找!”企业的发展需要有点长远眼光,需要舍得花点“本钱”培训和留住人才——即使是农民工。

(责编:李艳)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