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中美家长“护送”性质不同
www.fjnet.cn?2009-09-15 10:03?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上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为了“劝退”送学生上学的家长,给独自报到的学生发一百元奖励,子女教育问题引发热议。反对家长送孩子的认为,这不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而如今,支持护送的家长或许有了更充分的理由:看,美国家长也这么“护犊子”,丝毫不比中国家长逊色。

  的确,天下父母护子心切。但通过笔者有限的所见所闻,美国家长和中国家长护送的出发点和性质不尽相同。美国家长在护送过程中,除了帮助孩子做必要的安顿,更多的是了解大学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等。说白了,就是想知道自己所买的教育是不是“物有所值”。而我们所热议甚至反对的中国学生家长,更多的是从“不放心”孩子的自立能力出发,到了学校很少将重点放在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而是帮孩子打扫宿舍和铺被褥。表面看来同样的事,在不同的国家就有不同的效果。

  虽然孩子也是第一次离家生活,但美国家长远没有中国家长那样“忧心忡忡”。在美国,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靠学生贷款读书,毕业后自己挣钱还贷款,不会简单地伸手向家里要钱。许多孩子从小就有“劳动换薪酬”的概念,自18岁步入大学后自然更会尝试自食其力地生活。

  其实,家长送孩子上学本无可争议。所有家长最希望的是,他们和孩子所选择的大学,能把孩子培养成材。而与美国学校为家长所做的精心服务相比,中国大学并没有十分重视家长在教育中的特殊影响。他们至少没有意识到,家长被隔离在子女大学教育之外,没有家长参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个大学的声誉不完全建立在学校名气和师资力量上,而是建立在一批批走出校园的校友身上。哈佛不是因为它排名第一而出名,而是有了奥巴马、盖茨等名人校友才出名。

  对中国家长来说,何时护送孩子上大学不再担心路上安全,而是为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为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间建立互动关系,那人才辈出的大学就指日可待了。(晓诗)

(责编:刘宝琴)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