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台海瞭望 > 正文
大公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能性越来越大
www.fjnet.cn?2009-09-24 10: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9月23日电 香港《大公报》日前刊文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以来,两岸关系大体上可分为军事对峙、缓和对话、统独对立、和平发展四个阶段。六十年来的两岸关系虽然曲曲折折,但总的趋势是明显的:第一种趋势是两岸关系由双方势均力敌的博弈转变为以大陆方面主导;第二种趋势是以和平方式代替战争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文章摘录如下:

  上世纪50年代大陆方面就曾设想过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55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1956年4月,毛泽东主席又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等政策主张。但在当时,台湾方面自恃有军备上的某些优势,致力于“反攻大陆”,美国又处心积虑制造“一中一台”,和平解决两岸问题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从50年代到60年代十多年间,两岸关系的主轴是延续国共内战的军事对峙。在此期间发生过1954年至1955年的第一次台海危机、1958年的第二次台海危机和1962年的第三次台海危机。

  化干戈为玉帛

  1971年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是两岸关系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此后两岸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力量对比逐渐发生了有利于大陆而不利于台湾的变化。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与此同时,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也热切期望两岸化干戈为玉帛,共同振兴中华。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大陆方面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制定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并不断将其具体化,从而使台海局势出现了缓和局面。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会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两岸就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进行商谈,表示在国家统一时将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表示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建议由两岸执政的国共两党举行对等谈判。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就叶剑英的上述谈话指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进一步阐述了两岸和平统一的构想,并就两岸统一和设置台湾特别行政区问题阐明了大陆的政策。

  实现双向“三通”

  在中共政策的感召下,1987年7月15日台湾领导人蒋经国宣布在台湾持续了38年之久的“戒严时期”结束,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开始通过半官方的海协会海基会进行对话,于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并在此基础上举行了“汪辜会谈”。1995年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八项主张,令两岸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充满憧憬。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