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常回家看看”比母亲节送礼物更温馨
www.fjnet.cn?2011-05-09 17:47? 刘凯玲?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5月8日是母亲节,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员、天津市婚姻家庭指导师协会会长郝麦收教授说,母亲节为母亲准备的礼物以实用为佳,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她们,比较排斥那些虚华的东西,耐用、实用的物品是她们的日常追求。虚华物品不如大大拥抱。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很多平常工作较忙的男女白领们都在母亲节选择了给妈妈做一顿饭、收拾家务这样的特殊礼物。(5月8日《今晚报》)

母亲节之际,又是子女表达孝心的重要时刻,如何选择母亲真正喜欢的礼物,给含辛茹苦的母亲送出意外惊喜,无疑很重要。郝麦收教授提出,虚华物品不如大大拥抱。很多都市白领们选择给妈妈做一顿饭、收拾家务这样的特殊礼物。我比较认同这样的做法。

其实,子女对父母尽孝,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照顾好老人的饮食起居,关心老人身体健康与心理快乐,尊重老人的权利,同样是孝顺长辈的重要内容。老人除了需要物质赡养,更渴求精神赡养与亲情关怀。在一定意义上讲,精神赡养比物质供给更重要,“常回家看看”比母亲节送礼物更温馨。

子女常回家看望父母,尽到自己的赡养义务,这本是人之常情。虽然物质赡养已有法律规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老人渴望精神赡养的事情并不少见。据报道,有的父母因为子女长时间不回家,设立探望奖、吃饭奖;有的父母甚至与不回家的子女对簿公堂;成都一位老人花10万元为陪伴他的小狗举办葬礼;北京一位老人因保姆要回家过年,跳楼自杀;济南老人靠坐公交听乘客聊天解闷……

新修订的《老年法》在“精神慰藉”一章中专门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虽说亲情孝道不宜强迫,但是把精神赡养列入法规,体现了对老年人精神权益的尊重。“虚华物品不如大大拥抱”,为母亲做一顿饭,收拾家务,就体现了这种精神赡养导向。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父母需要花费多少心血与汗水,是无法用物质来衡量的,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子女用真心来报答。一首"常回家看看"曾让多少人为之动容,我们是否会想到自己对父母的愧疚之情?是否会想到自己垂垂老矣之时,谁来关心我们?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子女关心老人有时显得力不从心,这种情况在独生子女家庭更为突出。不可否认,给老人赡养费,请保姆照顾老人也是一种孝心,但是金钱与保姆毕竟代替不了亲情。我们不能遗忘亲情与孝道,没有理由不与父母沟通、交流。客观地讲,如果工作在外,不能常回家看看,至少应该经常鸿雁传书,电话嘘寒问暖,节假日抽时间回家看看,或者把父母接到身边照料。如果与父母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或者相距不远,更应该常回家陪陪父母,与父母谈工作,谈生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及时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

随着“空巢老人”、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如何赡养老人,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难题。据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李本公介绍,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增长到了1.5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6%。到2020年预计将达2.48亿。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目标。也成了摆在政府与社会面前的迫切任务。政府有责任完善养老政策,从物质层面为老人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但是庞大的养老责任不能全指望政府来承担,从亲情的角度讲,政府的关爱不能取代晚辈的孝顺。所以,年轻一辈树立精神赡养意识十分必要。我们一方面要保证老人衣食无忧,另一方面要对老人尽精神赡养义务,让“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共识,让老人健康长寿并且充实快乐地安享晚年,是一个发人深思的伦理课题。做子女的显然不能让老人失望。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