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媒体相继报道,青山区建设二路拆除一批老房子,在里面住了一辈子的居民惊奇发现:这种三层 “苏式”红砖楼房住宅,大部分水泥楼板和屋梁中间,用的竟然不是钢筋,而是“竹筋”。 据青山区相关部门介绍,类似的“竹筋楼”,青山区多个街道的老式街坊中,粗略估算,有近2000套房屋,其中部分房屋,依旧有居民居住。
共和国不会忘记,建国初期,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当时10多个省的数千名干部、工人来到青山,“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将不毛之地建设成为一个崭新的钢城。红房子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困难,缺乏钢材,便选用了具有抗压耐拉的竹子或优质木材,涂上黑色防腐油漆,当做钢筋放置在混凝土里,制成水泥板,建成大批职工家属房。如今的武钢已成为生产规模近4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居世界钢铁行业第四位,跻身世界500强行列。而这些曾经为新中国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老职工,尤其是为武钢配套建设的“一冶”职工却在这种竹筋房里一住就是半个多世纪。
竹筋的红房子是那个年代的特殊产物,它见证了那段艰苦卓绝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共和国开拓者博大胸怀和无私奉献的象征。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改制,大批职工下岗,重新就业,昔日的工人老大哥沦为“棚户居民”。如果说这是改革必经的阵痛及必付的代价,那么改革开放已然30年,他们用双手建起了无数的美庭豪宅,自己却不得不在逼仄的陋室中栖身。“红房子的房屋布局,没有因地制宜,不适应武汉的气候;户型设计不合理,通风、采光极差,远远不能满足住户正常居住的需求。”“经过半个世纪的风吹雨淋,房屋已经结构老化、损坏严重,存在使用安全隐患。”关于红房子的专业鉴定,何尝不是它们主人现实境遇的真实写照?
在GDP不断增长,动辄数亿的投资项目纷纷上马的大背景下,红房子轻飘地映入我们的眼帘,为什么不能刺痛我们各级政府早已麻木的神经?“我们这里什么时候改造?”声声诘问难道不曾让某些人羞赧?更让我们感到沉重的是全国各地还有多少类似的“红房子”在高楼大厦的遮蔽下岌岌可危?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正视现实,化解矛盾是一个有担当政府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让每一个公民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让曾经的建设者依然有尊严、幸福地生活,这是青山“红房子”理应带给我们的更深层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