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谁会承担底层沦陷之痛
www.fjnet.cn?2011-08-18 08:53? 汤劲松?来源:燕赵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前两天,一幅新闻图片又让我沉默了半天:一个中年男子,仰面朝天,躺在污浊的大街上,双臂努力地伸向天空。新闻背景是,自6月中旬起,北京市大兴、朝阳、海淀三区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相继被关停。可以预料,其中所涉的3万名孩子的相当部分将无学可上。政府部门给出的理由,是这些学校没有办学许可证,没有房产证,校舍为违法建筑,存有安全隐患等。而那名悲愤而无力的父亲躺在地上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也为北京做了贡献的。

是啊,谁没给这个社会做贡献呢?但做出贡献,却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得到应得的回报。有时,甚至只是一个座位:几天前,福州台江区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位戴着安全帽、穿着雨靴、裤子上沾满泥浆的民工坐在公交车内的台阶上,而没有坐在背后的空座位上。从图片上可以看出,该车厢还有较多空位。这一幕其实常见:或者是驾驶员,或者是售票员,有时还包括衣着稍光鲜亮丽的乘客,都会建议这些刚刚劳作结束的务工人员——别把XX弄脏了。甚至,在更多时候,这些务工者只能站在拒载的灰尘里,默默无言。

身份的差别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公交车座位上体现。这种差别还会“遗传”:日前,枣庄高新区招聘教师,条件之一是父母须都是干部。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这样回答网友的质疑:“那些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都作出了很大贡献,让他们的子女报考,也是他们享受的权利。”还一再强调:“这种现象也很普遍,山东其他地方也这样限制。”

是的,这种现象确实很普遍了。最近一期《南方周末》报道说:“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

沦陷曾经是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词,但现在却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了。一句“三十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真切地道出了底层沦陷的不堪景象。

谁会承担底层沦陷之痛?已经沦陷的“底层”,固然首当其冲,然而为之付出代价的,却是我们——每个处在这个社会中的人。社会阶层肯定会因一部分沦陷而断裂。可悲的是,自然界生物链的断裂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而人类社会的这种断裂情状,却被有意无意的忽略甚至掩盖。因沦陷而无力,因无力而失望,因失望而愤怒,这就是底层沦陷如果呈弥漫状态后,社会的情状,随之而来的,就是暴戾。而暴戾所代表的,就是无条件、无差别的冷漠伤害。

为孩子失去一个再简陋不过的学习场所而悲愤却无力的务工父亲、怕弄脏椅子“自觉”坐在地上的务工者、被父辈非干部身份挡在教师招考条件外的人……他们所求取的,不过是再原本不过的生命需求,最多,是希冀生命的色彩要丰富一些,这不应该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如果没有权力通吃的话。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