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特别话题 > 正文

大学新生为何琢磨“官场风云”

www.fjnet.cn?2011-10-05 16:43? ?来源:东方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在复旦大学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面对3000多名新生演讲时,没有引经据典,而是引用了一名复旦大二学生的网络文章作为开场白,以此批评当前高等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批评某些大学生甚至“准大学生”以功利主义的心态费心琢磨大学的官场风云,去掌握诸如如何混进学生会,如何讨领导的欢心等“攻略”。正如杨玉良所言:“这不是发生在复旦独有的现象,而是弥漫在当今高等教育中的一种倾向,即功利化。”

杨玉良校长在新生的开学典礼上,敢于对高校存在的一些负面现象“一针见血”地予以揭露,且“刀刀见血”,入木三分。对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无疑是一种及时的警示和教诲;对于已在大学入学数年或在大学工作已经年累月的教职工来说,同样具有振聋发聩、发人深思的警醒作用。本文从目前大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的种种“官场化”,以及如何有效克服此种“官场化”来作一些分析。

大学生干部一般包括高校的各级共青团干部、学生会干部、班委会干部等,是高校各级党政领导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校园文化建设,学风校风建设,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析当前许多高校学生组织中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就会发现官场文化的影子已在其中烙下了深深印迹。例如大多数高校学生会、协会、社团等组织通常会设有“主席团”、“主席”、“副主席”、“主席助理”、“执行主席”、“部长”、“副部长”、“秘书长”、“主任”、“书记”等等职位,有时甚至出现了“领导”多于“干事”的状况。拥有这些“官衔”的大学生干部经常忘记学生组织其实并不实质性地具有“权力”或“干部级别”,学生组织的宗旨是为学生服务,因而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太把自己的“官衔”当回事,俨然以“领导干部”的意识和身份自居,对分管范围内的同学以及下级大学生干部常常颐指气使、高高在上。

近年来,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下,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论文抄袭、考试舞弊、简历造假、肆意毁约、毁坏偷窃公私财物、借钱高消费、违反校规校纪等现象已不鲜见。与此同时,部分担任大学及院系团委、学生会等团学组织干部的大学生在学生组织选举中公然请客吃饭拉选票,对社会上所谓的拉关系、走后门、找靠山、请客送礼等不正当竞争手段“了然于心”、“驾轻就熟”,甚至还私自挪用办公经费、活动赞助费用乃至“权力寻租”;等等。

不难想象,如果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此形成,道德操守、作风习惯就此养成,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后,还能做到廉洁诚信、奉公守法、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吗?吗?

在一些学生组织内部,还“煞有介事”地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复杂的裙带关系,将官场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高校学生组织制度设计的初衷可能并非如此,但从廉洁修养,关注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我们必须更多地强化大学生干部的服务理念而非领导意识,强调要多做事而不是做官;高校学生组织的设立以及内部机构设置和名称应该切合实际情况,符合大学生身份,体现服务意识,尽量避免使用“主席”、“部长”等官场上的“官衔”名称误导大学生。

过去,在校大学生较少实际接触社会公共权力。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变革加剧,思想文化意识交流的拓宽,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官本位文化”、“特权意识”、“公共权利寻租思想”对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也逐步凸显。

社会大众对大学生干部的重视,高校政策、管理制度对大学生干部的支持和倾斜,老师对大学生干部的特殊照顾,这都是工作需要,无可厚非,但如引导不当则可能增强大学生干部的优越感,使得他们的“特权意识”、“利益特殊化思想”膨胀,其种种不良思想、意识、观念、态度、行为,很可能会在广大学生中造成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