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科普需要神曲的“化学反应”

www.fjnet.cn?2011-10-20 14:49? 张遇哲?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0多年前,一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通过刻画陈景润这位历经艰难不改其志的科学家形象,以及传递一种科学价值观,在当时兴起了一股崇尚科学的热情。甚至许多有志青年就是在它的影响下,欣然走上了科学道路。如今,与四氧化三铁之类拗口晦涩的专业词汇相比,“化学就是你,化学就是我;父母生下的你我是化学过程的结果……”以简单直白、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很容易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另一方面,艺术熏陶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许多古今中外的大师级人物无不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钟情哲学、艺术,每天拉小提琴,还弹得一手好钢琴;钱学森学过钢琴和管弦乐,还曾师从著名国画大师高希舜。钱老曾多次表示:“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了科学创新思维,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而从北大原校长许智宏多次高歌《隐形的翅膀》,到现校长周其凤创作《化学》神曲,我们在他们身上又看到了“兼容并蓄”的北大精神,对于教学管理和科研都将大有裨益。

刚刚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破解“文化命题”,解决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要求不适应问题,离不开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联姻”。因此,我们应该鼓励神曲《化学》这样的积极探索,让科学走出实验室,走进人间烟火,推动科研水平的提升和科学素养的普及。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