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微博应法治而非舆治
www.fjnet.cn?2011-12-15 07:07? 萧善匀?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网友"御史在途"在微博上批评云南红河州宣传部长伍皓关于行政中心"才花了4亿"的言论,又指出红河还有个耗资几十亿建的"有中国最豪华中学之称的弥勒庆来中学"。伍皓在微博回应称对方实为湖南纪委干部,指责其在管辖范围外"指手画脚"。 网友"御史在途"虽然是外地干部身份,但最根本的身份还是中国公民,只要公民,就有监督的权利。这既是网民与舆论的共识,也是伍皓被拍砖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不能否认的是因为领导干部的身份使得御史在途的微博发言有了更高的关注度和权威感。这一点并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声明为转移。在官员开微博已然成为一种趋势的当今,官员在微博中如何平衡官员职务与个人身分之间的关系是官员微博亟待厘清的问题。 权利即责任。公权力在手的官员在使微博行使公民权利的同时,理应比普通公民恪守更多的约束与规则。从微博的内容,动机与目的,实际效果,甚至是不是可以开设微博这些方面,都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规范。 从开设微博的官员身份来说,"我们不去占领的,敌人就会占领。"官员微博也应该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定手段之一。如官方发言人或市长公开电话等以职务为对像的法定信息公开渠道也应有相关的微博跟进,以保证积极效用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一些敏感和保密单位或职务的领导干部应严禁开办微博,以避免危害政务安全和公共利益的泄密事件发生。 从微博发言的动机与目的来说应尊重公共利益,且公私分明。但在实名认证的官员微博中很难厘清公私的界线。比方说一些政府出台的政策规章,即使奉命执行的当地官员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如在微博中传递给粉丝,从表面上看表达的是私人观点,但当官员以职务身份,用疑似问政的形式表达对政策的看法,很可能引起公众对政令的理解混乱,间接导致政府的公信力降低。还有官员在微博中与粉丝讨论哪里的馄饨更好吃,哪部电影更好看,貌似使官员更人性化,更新民,却隐含了以权谋私的可能。试想某位官员在微博中无意提起某时某地自家七大姑的新店开张,八大姨的儿子结婚,立刻无数出手阔绰不速之客登门贺喜。以上种种可能理应得到规范和监督。 从微博发言的效果来说,应该是积极的向上的。但是官员并非神,即使动机和目的光明正大也不能保证百无一失。但官员微博发言的效果却会因为职务身分赢得更高的关注度和更强的公信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影响。尽管甘肃卫生厅厅长刘维忠推广的猪蹄疗法是否有效并无定论,但如果确有官员在微博上好心办坏事成为了伪科学的帮凶。对类似情况又应怎样预防,管理和问责? 从网络文明的角度来说,官员在微博上骂人粗口三俗,也绝不可能如普通网民一般被一晒了之,同样应该有相应的管理和问责制度。 伍皓与御史在途之争只是官员微博方兴未艾的今天所有潜在问题的冰山一角。在政府和官员越来越多利用网络和微博等信息工具贴近民众的同时,必然产生一系列新的摩擦和问题,急需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官员微博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从而使得官员微博之争走上法治道路,摆脱公说公理,婆说婆理的尴尬。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