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资产被平均”背后的民生焦虑

www.fjnet.cn?2012-05-17 10:20? 程思明?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西南财经大学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家庭资产平均247万元,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遭到网友质疑。报告负责人回应称,抽样“随机”且覆盖面广,可以代表全国;数据与民众感知差距大是因为富人较多,拉高整体平均数。(2012年5月16日中国网)

近年来,“被幸福”、“被平均”之类的统计数字总是刺激着民众的神经,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现状,关键还在于,现实生活中强烈的反差和冰冷数字的强烈对比,让人们质疑这些数字背后是不是“注水”的成分。而改变这种颇受质疑的统计现状,除了科学采纳统计数据、加大中位数之外,更重要的,还应该看到数字背后所凸显出的民生问题,并予以解决。

关于“中国城市家庭资产平均247万元”这样的统计数字。是否有针对性?通过随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数据可以代表全国”的发言,更是让我们心生疑窦,这年头,更是连数据都能“被代表”了。

笔者不是统计学科班出身,也无权质疑这个三年多来统计的数字,但我想说的是,即便是城市家庭平均达到247万元,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诚然,收入和资产并不对等。但在动辄数百万元的房价下,倾三代之力所贷款的房子的确让人人都能够被称为“百万负翁”,这样的数据除了让我们更清晰地看清民生多艰,难以看清数据还有什么作用。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统计数字又显得多余。

从统计学角度来讲,平均数的演算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和平均水平,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但是从现实中来讲,特别是对于这种资产估算,也有着它的局限性。一方面平均数的统计掩盖了事物的差异,另一方面,这种备受质疑的统计数据也会因和现实乖违而激化矛盾。

既然相关责任人明知道“数据与民众感知差距大是因为富人较多”,那么为什么还是坚信自己的“数据可以代表全国”?如果统计平均数的意义在于发现问题上可以理解,但一味地为统计而统计,试图掩盖现实社会的矛盾,这样缘木求鱼的做法显然值得商榷。

民众不在乎统计数字的是否真实,因为他们已经见惯了“被统计”、“被幸福”的事实。之所以这次的事件更加引起民众的不满,关键在于,247万这个数字缺乏一定的真实性。特别是在CPI居高不下,房价高企的今天,处于金字塔下半部分的居民当然会对数字产生质疑。

据权威的统计数字表明,2011年,我国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增长13.5%。很显然,这样不吃不喝的攒钱,起码也有100多年才能和如今统计的“中国城市家庭资产平均247万元”相接近。

当下中国,社会正在转型,利益多元,矛盾多发。 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此次“被平均”事件却激发了一部分网民的愤怒,让政府的公权力、公信力也大打折扣。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比统计任务更为重要的是首先解决好民生问题,倾三年之力的研究就是为了证明居民平均资产247万,这样的统计数据和发展民生哪个更有意义?我想,答案不言自明。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