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后,广东、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城市化建设提速,一批“快餐式”楼房密集建成。一些专家指出,如今许多楼房的建设年龄已经陆续达到20年、30年。由于先天不足,后天装修过频、维护不够等原因,良莠不齐的建筑正进入“质量报复周期”。(4月29日新华网) 从浙江奉化20年屋龄居民楼倒塌,到江苏常熟25年住民楼坍塌……“危楼”已成了令人揪心的公共议题。建筑专家称老旧建筑进入“质量报复周期”,令人联想起2010年住建部相关负责人曾透露——“中国是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却只能持续25至30年。” 短短二三十年的楼房,稀里哗啦如麻将般倒下,说起来无非是三个原因:一是当年偷工减料严重,技术标准如牛栏关猫,甚至不少地方直接以泥浆代替水泥砂浆。据统计,1993年、1994年对空心砖进行国家抽检和部门统检,合格率仅为54.7%和69.4%。 二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刚起步,不少建筑工人基本是从农地直接上了脚手架,建筑产业原始而粗放。 三是正因为住房设计有问题,加之这些房子基本在城市变迁中成了“核心地带”,转手概率大、装修翻新多,大改大修之后,更是让脆弱的楼房伤筋动骨。 高楼是一批批盖起来的,自然也会一拨拨倒下去。2009年8月4日,河北石家庄市一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二层楼房在雨中倒塌,17人遇难;2009年9月5日,宁波市锦屏街道南门社区的一幢5层居民楼突然倒塌;2012年12月16日,交付20余年的宁波市江东区徐戎三村2幢楼发生倒塌,造成1死1伤;2013年3月28日,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城南街道外山新村,一幢四层楼的民房倒塌……从媒体报道来看,这些房子大都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多层(四层至六层)、中高层和高层居住建筑的使用年限为50到100年。然而,英国建筑平均寿命132年,美国74年。如今的这些“楼脆脆”,看似个案,看似是标准与技术问题,但当年大批楼房像种地一样种了下去,它们何尝不曾是地方城市化建设的旗帜?弄清这个道理才能明白,除了倒霉的业主,谁最该为这些年轻而夭折的楼房埋单? 不过,与风险检测相比,真正困难的是修复程序——数十年过去,很多建筑的开发商早已杳无所踪。 从常理常情来说,住危房的一般多不是高收入者,修复成本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如果业主作为唯一的埋单者,不仅有悖历史与权责关系,也不大现实。 眼下能做的,至少有两点:一是引入商业保险机制,对于检测后的旧楼及时参保,分摊并化解风险成本;二是地方财政要承担兜底功能,安居才能乐业,没有什么比“住在不会倒塌的房子里”更能让民众心安。何况,这些危楼,或曾作为地方政绩为城市脸面涂脂抹粉,如今时过境迁,“卸妆”责任自然义不容辞。 未雨绸缪,总好过文过饰非。面对进入“质量报复期”的部分居民楼,是该想想办法、有所作为了。 |
相关阅读:
- [ 04-11]理顺危楼背后的治理纠结
- [ 04-09]奉化塌楼别拿“质量报复周期”说事
- [ 04-09]“短命”居民楼背后还有多少“楼歪歪”
- [ 04-09]治短命建筑 “优生优育”是关键
- [ 04-08]奉化多危楼暴露监管存“黑洞”
- [ 04-08]“短命建筑”警示政府尽快转身
- [ 04-08]奉化塌楼事件的损失谁来“埋单”?
- [ 06-18]谁为三亚中院的豆腐渣办公楼埋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