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120多万老人,98%是居家养老,约需居家养老护理员4.3万人,而目前全市持证上岗的专(兼)职养老护理员只有3000人,养老护理员缺口达4万人!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民政局主办的2014年全市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负责人培训班上获悉,南京将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其中,“家属照料型”模式让人感觉很新鲜,子女、儿媳在家照顾卧床不起的父母公婆,政府也可以给其发月工资。(10月13日《现代快报》) 按理说,子女照料父母,是天经地义之事,政府怎么还给他们发工资?初听起来,让人有些不解并感觉新鲜。细思之,这是地方政府落实养老责任并创新落实方式之举。 中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老年人的行列,老年人在人口中的占比越来越大,社会因此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完全依靠家庭的力量养老是不现实的,地方政府是承担养老责任的一个重要主体,须伸出救助之手,这同样是义不容辞的,地方政府承担落实养老责任也是让国内民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各种众所周知的原因,完全依靠地方政府的力量养老也有困难,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紧缺,专职养老护理人员短缺,等等。在这种背景下,落实养老责任就须把地方政府的力量与家庭的力量结合起来,发挥好两个积极性。给照顾老人的子女发工资,其实是地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落实养老责任的一种创新形式,有利于发挥好两个积极性。 具体说来,给照顾老人的子女发工资,不仅缓解了地方政府落实养老责任的压力,化解了床位紧缺、养老护理人员短缺等困难;同时,也给老人的子女提供了就业岗位,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目前,就业形势严峻,许多老人的子女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与冲击;推行“家属照料型”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的升级版,比较适应多数老人喜欢居家养老的心理,再者,老人的子女护理老人通常比外人更上心;给照顾老人的子女发工资,将把地方政府对养老的财政补贴由间接变为直接………南京推出的养老模式好处多多,具有样本意义,借得推广。 当然,为了让这种养老创新模式长期给力,还须琢磨研究执行落实环节上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这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比如,究竟哪些家庭可纳入“家属照料型”模式范围?地方政府如何认定?认定的标准是什么?对照料老人的子女应当发放多少工资合适?太少,显然不行;但也不能太多,毕竟发放的工资是纳税人的钱……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就可能出现有钱人吃低保、开宝马者住经适房之类的问题。 |
相关阅读:
- [ 10-14]南京市民政局:不是人人都能拿补助工资照顾父母
- [ 10-08]湖北网友质疑小学生自带课桌上学 官方:经费不足
- [ 10-06]2020年将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
- [ 10-06]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并轨并非“高就低”
- [ 10-03]八旬老人养老院内数度落泪:孩子太忙没空管我
- [ 09-28]近百万老年人中约1/4空巢 榕拟四举措破养老瓶颈
- [ 09-26]清华大学报告:中国养老资产不足或陷“银发贫困”
- [ 09-26]统计称立遗嘱老人六成瞒子女 大部分涉房产问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