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题为“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的节操值多少钱”的网络文章近日走红,该文批评上述四所中国顶尖大学接受了美籍华裔廖凯原的捐款后,不仅以其名字命名受其捐资的建筑,还聘其为名誉校董,成立“廖凯原研究中心”,为他开设了与轩辕黄帝等有关、带有明显玄学特征的选修课等等。 有媒体就此做了调查,证实廖凯原对这四所大学的总捐款超过6亿元人民币,他开的选修课没有列入学校选修系统,而是以邮件方式另作通知。此外所谓“廖凯原研究中心”也处于“空挂”状态。 据了解,廖凯是出生于印尼的美籍华裔,有美国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国际关系学硕士学位,以及一所不知名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他是美国国际软件屋公司的创始人兼CEO,该公司2006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最大私营公司第167位,年收入超过20亿美元。他在美国国内也有诸多赞助行为。 不少网民认为,大学不应为吸引捐款而接受捐助人提出的太多条件,而应提高捐助门槛,维护大学声誉和尊严。 这些要求在价值取向上无疑是有道理的,它们与大学接受捐款的优先顺序应当说也是一致的。提升捐助门槛,让尽可能纯正的捐款进入大学,让捐助人对学校事务的影响降到最低,这应是各大学的普遍愿望。 然而现实情况往往不那么纯净。百分百为了助学崇高目的向大学捐助,这样的要求有点高。捐款人多数情况下会有一些个性化要求,中国和西方大学这方面的情况是相近的。所以全世界用捐款建起的大楼或实验室很多以捐款者的名字命名,一些西方大学还会应捐款者的要求开设特殊课程,如接受了台湾方面的捐款就设一门介绍台湾的专业课,或者应捐款者要求做上帝是否存在的研究,还有非西方国家捐助者要求专门给处女提供奖学金等。 受批评四所大学接受了廖凯原的一些捐助条件,如果按严格的道义要求,它们应当说有瑕疵。但比起学校如果少了上亿资金对教学和师生生活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去除这些瑕疵又非最紧迫的。 中国很多一流大学的教授连个单独办公室都没有,一些家境困难学生得不到奖学金,如果有捐助者能帮助缓解这些问题,在不违反大原则和规矩的前提下满足一些他们的“小愿望”,包括开设一门不列入选修系统的选修课“哄哄”他们,或许值得谅解。 也许我们应当相信中国大学里师生们妥善处理捐助者各种要求的能力。他们有能力在尊重捐助者和维护学校原则及理念之间把握平衡。 另外,廖凯原先生对轩辕大帝的特殊兴趣,他想对黄帝做一些现代的“科学解读”,这样的“玄学”未必就需在多元化的大学校园内被绝对排斥。是否会给它在大学思想海洋中一个“打酱油路过”的机会,大学自有强大的规律做出选择。 廖凯原的“学术兴趣”乍看上去十分荒谬,一些网民吐槽应属情理之中。但通过这件事批评四所大学的“节操”,如果是调侃,可以理解,如果是严肃的指责,就有点过了。 中国的大学问题颇多,解决问题是一个积极、但漫长的过程。中国大学总体上是培养本国人才和弘扬科学精神的主力军,因为一些事情猛踩中国的名校,显然是非理性的行为。网上一些激烈态度与社会上对名校的实际尊重常常对不上号,权当那是网上发泄情绪的一种表现吧。(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
相关阅读:
- [ 09-16]受捐人叫停爱心捐款让信任回归
- [ 08-14]不鼓掌可以 别污蔑捐款明星
- [ 07-24]由“炎黄”捐款想到“子贡赎人”
- [ 05-26]领补助先捐款这是哪门子道理
- [ 05-14]偿还捐款,困境中的自立更可贵
- [ 03-16]给“捐款承诺”留个人性化的反悔期
- [ 01-12]“耒阳发文捐款买树”是个好点子
- [ 11-10]别用放大镜偷窥捐款50万的“慈善少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