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乡愁”成了新闻热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变得热门。然而,究竟什么是乡愁,“非遗”要怎么保护,似乎并没有统一认识,实践中,甚至还存在着脱离文化本源的做法。 曾有一个村子要搞鹰猎文化节,乡领导指示在村口搭门迎客,坚持将新门涂成鲜红的“喜庆”颜色。实际上,鹰天生怕红,鹰眼里的红色是火焰。红门竖起,鹰根本不肯飞出。不了解民俗和非遗的文化内涵,只从现代人的直观感觉出发粗暴干预,一定会走向“死路”。 还有一个村子,有一个潭,当地干部为了增加知名度,非让导游员说:“该潭是七仙女的两滴眼泪,一滴滴在台湾,形成日月潭,另一滴滴在了我们这里,形成了此潭。”稍有常识的游客听了,都啼笑皆非。不去挖掘属于该村、该地、该景的本文化,而把一些一般性的历史知识、概念随便拿来,则是把古村本有的“活路”给堵死了。 还有许多地方,把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权转交给开发商,商业资本进入后,要么简单地从消费角度肆意毁坏传统,要么简单地从网络下载一些通行的所谓保护方法。这样“再生”的古村,看上去仿佛也有一定的欣赏价值,真正走进去,就会发现那只是披着空壳的建筑群,传统文化已经死去。 只有保护好村落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才能在文化层面活着。活着的文化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物质的房舍、住宅、院落、古井、坟地固然重要,而发生于这些物质的存在中的记忆、习惯、仪式、信仰等传统则更加重要。保护古村的重要做法和着眼点,就是重点保护曾经发生过并绵延至今的传统。生活不是被设计的,它总是存于自生自长的本土文化之中,保持了这种活态,古村文化就有无尽的生命力。 人类重新关注自然和保护传统,恰恰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需要。流水化、同一化的工业生产,阻断了人与自然的接触,也遮蔽了个体差异性的生长空间。因此,未来的传统文化保护,恰恰要突出复杂的个性本身。其实,每一处乡土,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永恒追求。保持每个村子的个性,就是在给村子寻找“活路”,而引路者,就是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传承人。 前不久结束的全国政协第四十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作为主题。与会委员特别提到“传承为重、关键在人”,可谓牵住了问题的牛鼻子。不可否认,很多记忆中的村庄已经面目全非,但只要人还在,传统文化就没有彻底丢掉根茎。现在要尽快把村里老人、手艺人以及有特殊经历和贡献的人的口述史留下。只要我们加强保护,让人更多发挥作用,传统文化完全可以在新的时代恢复活态。 乡愁是一种记忆。人的成长不可逆,人的思想却能延续。守护乡愁,先要留住“活着的文化”。本村本土真实的村落文化,会唤起离家人的真实记忆,人们通过享受、感悟、认知,又会吸引更多的人走进这种文化,得到新奇、收获和信念。这,才是乡愁带给我们的最大力量。 (作者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学术委员会委员)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