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北大、人大等全国重点高校陆续公布今年的自主招生简章。清华招生负责人表示:“提高农村生源比例、扩大中西部招生比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机会公平,是清华大学近年来在招生工作中的重要导向。” 提高农村生源比例、中西部招生比例,主要考虑因素是教育资源不均衡,寒门之下难出贵子。表面上看,这类做法很容易引起共鸣,比如两类生源更不容易、更少机会,适当倾斜和照顾是可行的。但是,提高一个省份或地区的招录比例,势必以牺牲其他地区的竞争名额为前提。而且,经济学告诉我们,改变竞争形式可能导致更多的交易费用,这类做法对于寒门学子反而是不利的,假设东西部的两名学生同样优秀,如果优先录取后者,那肯定就有人想办法把自己变成这两类生源。 真正的高考教育平权,应该有两个标准:一是分数(学术)面前人人平等;二是招录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前者很好理解,搞素质教育没错,但还是要以分数为衡量标准。事实证明,一旦引入高考加分、特长招生等标准,可能一些关系户更容易获得加分、享受特权;同样,在招录标准上按照不同省份确定录取比例,只会导致更多的不公平,就如同高价获取学区房一样,假如“高考移民”能提升录取概率,能把户籍换成北京上海的人,就同样能钻中西部、农村生源的空子。那些真正的寒门学子未必会意识到,自己上大学的机会可能更少了。 还需要看到,很多人对真正的寒门学子报以同情,通常都有一个隐性前提,即对一些省市的高录取率觉得不公平,而这要归因到按省份分配名额的录取标准。当前,部属高校一般由中央财政承担,大家都是纳税人,既然花全体纳税人的钱,分配录取名额的时候为什么倾向于本地人?这是因为部属高校通常会和地方政府搞“省部共建”,或者由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来换取各种对价,地方提供支持,高校提供录取名额。这种倾向本地招生的内在机制,虽然符合“谁买单、谁受益”原则,但总体上来说对其他纳税人是不公平的。解决之道,当然是从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入手,打破按省份分配名额的内在动因。 归根结底,在高校招生名额上,无论采取按省分配还是统一标准,都是为了让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虽然是起跑线,但划分在哪里很重要,按省分配制就好比是让一些人少跑几米,让一些人早跑几米,这其实是对其他竞争者的不公平。如果不分条件一起比赛,寒门学子可能跑得不快,但这种比赛才是公平的。同样的,人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站在代际传递的角度上来讲,这没有什么好抱怨的,重要的是努力改变自己,通过奋斗改变自己的境况。统一招录标准可以让大家把重心只放在拼努力上,不是更加公平吗? |
相关阅读:
- [ 03-28]“不得与房地产商合作办学”体现教育公平
- [ 03-02]以“精准灌溉”确保教育公平
- [ 10-25]“以教育控人”让教育公平蒙上阴影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