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里的大时代与小人生
2018-06-08 08:42:4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万众瞩目的高考里,还有比《创造101》的王菊更具话题效应的高考作文题。 最近,新浪教育发起 “00后的高考谁做主?”问卷调查 ,共计回收有效问卷2万余份。叫人唏嘘的是,超过半数受访00后考生并不认同“高考改变命运”的说法,他们认为,高考只是一种经历,不必上升到“改变命运”的高度。诚然,人生的“独木桥”已经变身为“立交桥”,那么,高考作文为何还是叫人念念不忘、且在媒体间“必有回响”? 这大概无非三个原因:一则,中国人讲究耕读传家。自古就有“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的规训,加之满分作文被“神化”,民众亦是借此抒发某种考试焦虑情绪;二则,在功利而现实的考题里,作文大概是最容易安放诗意灵魂的地方。教育的姿势、价值的走向,乃至这个社会的温度与维度,都能在五花八门的题目间窥见一斑。再说,年年高考年年作文,猜题或押宝,各有各的市场,中奖的还要明年继续贩卖,未中的也能扯个子丑寅卯,偶然的作文里存续着必然的利益链。 41年过去,高考作文在分省命题后一箩筐都装不下。其实,每年的作文题目虽然千变万化,但始终绕不过三种类型:要么是“紧跟时代”。比如北京卷的“新时代新青年”,比如天津的“国之重器”等,紧扣这个时代的脉搏、抓住这个社会的热点,让考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题目背后是大写的家国情怀。要么是敬畏母语。比如江苏的“生活处处有语言”,比如全国卷的“写封信给2035年18岁的人读”等,回归汉语文化本身,以语言文字的纯粹之美、诗意之力,发掘母语对于考生的价值引领意义。要么是哲理思辨,比如上海卷的探讨“被需要”的价值,比如浙江的“人生新起点”等,皆需要站在基本哲学思辨的视角,去反刍芳华青春中的点滴感悟,这种反思与顿悟,在于启蒙人生的理性之路、奋斗之向。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中国人讲究“文以载道”,又提出“文如其人”的判断。于此观之,高考作文无论是又红又专得正能量爆棚也好,亦或者坚守文字与思想之美的小清新也罢,其实它都指向思维本身,在高考作文中读懂国家与社会的变化,在高考作文中坚守价值与信仰的方向,从而成就为一个理性的人,一个懂得欣赏母语之美的人,一个心胸豁达眼界高远的人——这,大概才是我们热议高考作文的终极意义所在。至于成年人的同题作文,大概就是“怀怀旧”、“过过瘾”,毕竟今非昔比、更兼物是人非,哪怕限定时间限定地点,也不是当年的那一篇“高考作文”了。 高考作文对于考生只是一道考题,对于局外人却是浮华世相下的思考契机:思考我们这个时代,思考各个冷暖人生。停下来想一想——这大概才是高考作文对我们最大的裨益。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