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强迫购物,要斩断背后的利益链条
2025-07-11 11:42:5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强迫购物、诱导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损害游客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在文化和旅游部9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余昌国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将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以整治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7月10日 光明网) 旅游本应是放松身心、陶冶情操、亲近自然的惬意旅程,却在一些不法行为操控下,变了味,添了堵。强迫购物、诱导消费等乱象,打着“观光旅游”的幌子,实则绑架游客掉入“购物陷阱”,不仅侵害消费者权益,更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玷污了行业形象。 强迫购物并非孤立现象,不是某一家旅行社、某一个导游的单方面行为,而是依附于旅游生态链条之上的利益结盟体,具有隐蔽性、系统性和反复性。一些地方旅行社为获取“零团费”利润,故意设置低价团,靠购物返点实现盈利;部分导游在佣金驱动下,变“讲解员”为“推销员”;个别景区与特定商家内外勾连,设“套”引导消费。整条灰色链条环环相扣,逐利本性驱动之下,一旦形成利益共同体,就会转化为顽固难破的沉疴。 要治病,先要找病根。强迫购物乱象之所以屡禁不绝,根源在于长期形成的“价格不透明—低价揽客—以购补游—强买强卖”灰色运营模式没有被彻底打破。表面上看,游客是被“套路”对象,实则整个市场长期放任“低价团”滋生空间才是温床。一些地方监管不力、执法宽松、处罚成本低,导致个别不法行为“割了韭菜”还能“改头再来”,扰乱行业生态,破坏消费信心。 斩断这条利益链,必须从源头治理发力。首要之策,是强化对“低价团”模式的监管。要打破“团费低—购物多”的误区,推动旅游价格回归市场真实水平,让游客明明白白消费。要建立“黑名单”制度,对恶意压价、变相强迫购物的旅行社、导游、商家实行联合惩戒,真正做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让违规者寸步难行、无利可图。 其次,要完善旅游合同和信息公开机制。明确旅游合同中关于购物次数、时间、场所等条款,防止“隐性捆绑”;加强对导游带团过程的在线监管,探索运用大数据、AI识别等技术手段动态监控疑似强迫行为,为“零容忍”执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同时,应加快推进“诚信旅游”公共平台建设,建立游客、商家、旅行社三方互评机制,形成诚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双向驱动。 其三,还需提高游客防范意识与维权能力。游客作为旅游市场的“买方”,不能只看价格,更应重视服务品质和安全保障,主动选择规范企业与优质服务。相关部门也应畅通维权渠道,提升维权效率,让消费者敢于投诉、维权有门。 治理强迫购物乱象,不仅是行业整顿,更是公共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此次文旅部联合多部门开展整治行动,体现的是系统思维与协同治理。要持续推动旅游监管向“全过程监管”转型,压实地方管理责任,强化执法联动效能,实现“发现问题有手段、处理问题有力度、防范问题有机制”。 旅游市场秩序事关消费信心,事关民生温度。斩断伸向游客的“黑手”,深挖强迫购物背后的利益链条,要动真碰硬,标本兼治。只有真正拆除灰色利益网,还游客一份安心与舒心,才能推动旅游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孙维国)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