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男子吊环决赛北京时间8月6日晚结束,备受关注的中国选手陈一冰尽管出色完成了动作,仍屈居亚军,落地跳了一小步的巴西小将纳巴雷特以0.1分的优势夺得金牌。赛后,当值裁判的判罚饱受各方质疑,不过陈一冰从始至终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不仅主动上前祝贺对手,还展开了李宁书写的“冰力十足”横幅,向现场观众微笑致意。(8月7日新华网)

赛前,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块吊环金牌是中国队的囊中之物,而实力超群的“吊环王”陈一冰也将斩获他的伦敦奥运会第二金。怎奈,人算不如天算,众人再盼结果还要看裁判,当最后一个出场的巴西选手得分出来后,相信电视机前不少观众又要忍不住用国骂“问候”当值裁判的父母了。

再看镜头里的陈一冰,此时心里的失落可想而知,但是他并没有把失望写在脸上,上前祝贺对手,挥手向观众致意,沉稳地从包里拿出“冰力十足”的横幅现场展示——超从容、超淡定。我想那个李宁先生亲手书写的“冰力十足”横幅应该是为夺冠而准备的吧,就像获得自由体操冠军后,邹凯展示的那幅“五金冠九州”一样,乃是锦上添花之物,能在卫冕失败的情况下,依旧从容拿出横幅展示,陈一冰确实称得上“冰力十足”,淡定从容。

与陈一冰的“冰力十足”相比,不少人则表现得“怨气腾腾”,“偏见”、“歧视”、“暗算”、“体操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等字眼充斥网络,一副我们很委屈,很受伤的挫败。再联想到此前中国选手在自行车、羽毛球等项目中遭受的“不公”,好像此次奥运会中最倒霉、最受伤的就是我们,全世界的裁判都跟中国队过不去。

不可否认,在个别项目中,中国运动员确实受到了裁判的“照顾”,尤其是陈一冰在吊环比赛中屈居亚军,连对手都表示意外。但是纵观整个奥运会赛场就会发现,被“照顾”的岂止是中国队一家?韩国的“坐地姐”申雅岚怨不怨?6次击倒对手却被判负的日本拳击运动员清水聪,最开始的时委屈不委屈?就连东道主英国队几乎到手的男子体操团体银牌也因为日本队申诉变成了铜牌,他们就甘心?

所以,面对一两个单项上的不公,我们可以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据理力争,但是如果确实生米已成熟饭,结果难以改变,也没必要上纲上线,将单纯的体育比赛搞得火药味十足;或者像一个躲在角落里哭鼻子的孩子,摆出一副“你们都欺负我”的委屈。

很欣赏帆船女子激光雷迪尔级单人艇冠军徐莉佳,不管赛前接受采访,还是赛后发表获奖感言,这名略显腼腆的姑娘都再三强调,自己是在享受比赛。说得多好,竞技体育之所以精彩,除了“更快、更高、更强”的气势,其中的不确定性何尝不是一种魅力。奥运会四年才一届,真的没必要太纠结,剩下的几天时间里,放松心情观奥运,享受比赛带来的精彩,天干物燥,别再把自己弄得口干舌燥了。

' />
让最优秀的表现获得最优秀的成绩,是所有体育项目得以吸引观众的基础。可是在陈一冰身上,大家看到了“程序公正”,却并没有看到“结果公正”。

伦敦奥运赛场,“吊环王”陈一冰“以金牌表现赢得银牌”的结果,引起很多网友对体操裁判公正性的质疑。对于这一结果,保加利亚老将约夫切夫说:“就我自己的看法,陈一冰当天的表现是最好的,但我不是裁判。”记者也就此采访了获得金牌的纳巴雷特,他承认自己看到最后得分超过陈一冰时很惊讶,并盛赞陈一冰是一位“伟大的选手”。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给予了陈一冰应得的荣誉。

当然,人们质疑体操裁判的不公正,绝不只是出于要为中国争取更多金牌的目的。问题在于,这种不公正的评判,真是观众所需要的吗?赛事的组织者应该如何面对这种公正的质疑。

让最优秀的表现获得最优秀的成绩,是所有体育项目得以吸引观众的基础。公正原则,也是奥林匹克的生命。

可是在陈一冰身上,大家看到了“程序公正”,却并没有看到“结果公正”。确实在现场,裁判就是打了这么些分数,从程序上来说,几乎无可指责,也没有证据指责裁判有“猫腻”,或“潜规则”,但是,分数与运动员表现相背离,不产生争议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赛事组织者必须面对的事实和承担的代价。显然,有关方面不能仅仅以程序公正为借口,回避问题,而无视陈一冰事件给运动员、观众和奥运精神带来的负面影响。

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种种伦理的冲突,而实质正义难以实现,因而,只能以确保程序正义为目标。但是奥运会、各种体育比赛就不一样,其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同等重要,运动员和观众既需要程序的公正,也同样追求结果的公正。如果所有比赛的规则和评判,不能保证表现最优秀的选手,获得恰如其分的评价,那么,这样的比赛恐怕也就没有人会参加。

奥运会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体育盛会,就是因为将公正视为生命,让人们最终能获得该得的东西。

其原因究竟是什么,还是需要国际奥委会介入调查,给运动员一个说法。是裁判评分的失误,还是存在其他的因素,都应该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这样也才能洗清偏见、歧视、羡慕嫉妒恨等种种猜疑。

□乔枫(职员)

' />

更多观点:

从刘翔摔倒看运动员个人命运与权利

刘翔何苦为难自己

“奥运争金”和“全民体育”并不对立

本网评论热词:伦敦奥运会

如果一旦失败就要遭到嘲笑甚至谩骂,这对运动员来说是不公平的。“胜固可喜败亦欣然”,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的道路上,需要这种健康的心态。

刘翔没能跨过那一步,这一次,他倒在了预赛的第一栏。

对于昨天伦敦的这一幕,或许这是很多人最真切的感受——百味杂陈。因为从雅典到北京再到伦敦,人们和刘翔一起经历了太多跌宕,投射过诸多情感;瞬间无语,因为无论对刘翔在伦敦的命运走向有何预期,无论媒体、教练和刘翔本人已对伤情作出怎样的铺垫,昨天下午的这个休止符,仍然让人有些不敢相信。

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刘翔已经尽力了。令人欣慰的是,相比四年前刘翔在北京奥运的伤退,舆论这一次的反应已经淡然很多。和四年前舆论的一边倒相比,质疑仍然存在,不过,更多的是致敬、理解、同情。可以说,对刘翔摔倒,很多国人心态早已成熟。

刘翔走上伦敦奥运赛场,确实很不容易。北京奥运伤退之后,刘翔和顽固的脚伤进行着漫长的、胜算极小的斗争,同时还要忍受巅峰年龄过后身体机能的明显下降。即便如此,在这毁誉参半的四年中,他仍然拿到过亚运会的冠军,若非罗伯斯在大邱的打手犯规,他或许还可以再重温一次世锦赛冠军。2012年,他两次跑进12秒以内,就在奥运开始前不久,他还跑出过超风速的今年最佳成绩。

“每个人总有一半的工作是别人看不到的。”对于运动员而言,他们甚至有99%的工作是在旁人视线之外完成的。两届奥运,刘翔的参赛时间加起来都不过几秒,但是他在场下的努力,从未止歇。

这次刘翔摔倒被淘汰,对公众来说,也并不突然。刘翔伤情几天之前就有报道传出。或许,这也降低了民众对刘翔的心理预期。不过,纵观本次奥运会的舆论场,中国已经开始对唯金牌论脱敏,很多民众以平常心看待体育比赛的胜负荣辱。

本届奥运以来,从网络等舆论平台都可以感受到,很多人已经不再执著于一定要获多少金牌,而是把更多的目光和赞美,给予了运动场上的“失败者”。运动员没必要背负超出运动本身的重压,如果一旦失败就要遭到嘲笑甚至谩骂,这对运动员来说是不公平的。

对这个身背宿命般号码“1356”的运动员,人们固然期待惊喜,但并没有强迫赋予他“夺金”的任务;人们已经逐渐明白,这只是一场比赛,体育精神不只是体现在输赢,哪怕他是刘翔。

所以,对于民众心态和舆论的风向,有些体育界人士倒是多虑了。民众不是压力的制造者,也并非不理解运动员,关键是,他们需要得到尊重,需要知情。

“不管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平静地去面对就可以了,反正就是一场游戏嘛。”这是刘翔去伦敦之前的表白。“胜固可喜败亦欣然”,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的道路上,无论是刘翔还是民众,都需要这种健康的心态。

毫无疑问,刘翔是中国最出色的运动员之一。他才29岁,还不到而立之年,希望,他结束这次奥运之旅后,没有压力,用一颗平常心,开启一段新的生活。

' />
最近,关于刘翔伤势的问题又成了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焦点。

一方面,中国奥运代表团副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透露:“刘翔以往比赛出现了一些好成绩,但是(那些比赛)都是‘一枪’。‘一枪’刘翔没有问题。现在奥运会是‘三枪’,‘三枪’比赛随着比赛递次深入,对于他的伤势刺激很大。”他表示:“我们希望刘翔能够勇敢面对,但是他的伤病在很关键的部位,(奥运会结果)很难预料。(中新网8月5日)

另一方面,央视专职田径记者冬日那在央视的直播节目中透露刘翔教练孙海平的话:“刘翔最近的训练强度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峰值,脚部动过手术的地方有点反应,是正常的。”她还表示:“有些人说‘刘翔再伤’纯属造谣,就好比你吃撑了,肚子有点难受,那也不能说你肠胃有大毛病吧?”(《武汉晨报》8月5日)

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态让人困惑不已:“刘翔到底怎么样了?”据我猜测,刘翔的状况无非是这几种:“一,安然无恙,一切都是八卦;二,有小伤,但无碍大局;三,确实有很关键部位的伤痛,现在是勉强支持。”其实不管是哪种情况,刘翔和我们都大可以坦然面对。能跑就跑,不能跑就不要去跑,何苦自己为难自己呢?

上次在北京,刘翔的退赛给无数国人留下了遗憾。人们希望刘翔弥补缺憾的愿望是强烈的,想必刘翔实现自己抱负的愿望也非常强烈。但问题是,奥运会不是斗气逞强的地方,也不是欺骗观众的舞台。如果真的受伤严重,勉强参赛是违背奥运精神的;你如果真的不能参赛,非得在发令枪响起那一刹那再让大家知道,再退出比赛,那也违背了奥运道德。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只要发生在刘翔身上,都会让喜欢他的人们失望至极。因为我们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刘翔,一个洋溢着奥林匹克精神的刘翔。

所以,我希望刘翔能够将自己真实的情况告诉大家,告诉喜欢他的体育迷。如果参赛了,没有取得好成绩,相信大家都会理解,可假如为了某些利益非得在发令枪响的那一刹那宣布退赛的话,那就伤害了无数善良的关注者。

' />
我们渴望金牌与胜利,我们也接受挫折与失败,我们更尊重拼搏、享受乐趣、感悟人性——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理应从一元化的“唯金牌论”走出来。

走出“金牌至上”的逻辑惯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17岁的小姑娘周俊在举重比赛中连续三次试举失败,有舆论曾给她贴上了“耻辱”的标签;当吴景彪与金牌失之交臂后,连连喊出的“对不起”仿佛在向国人谢罪;刘翔因为伤势一度传出可能无缘赛场的消息时,舆论难掩对他的选择性冷漠和失望……“金牌是检验成败唯一标准”的思维、“成王败寇”的习惯,仍大有市场。不由想起崔健的那首摇滚歌曲:“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是啊,除了金牌,难道他们真的一无所有、一无是处吗?

1984年,许海峰获得新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时,那时的中国刚刚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不久,与世界的接轨、竞争和拥抱也刚刚开始。曾走过不少弯路的中国人,急需一些图腾式的成功来振奋民心、为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所以,曾经铭刻在心的“东亚病夫”历史伤痕与对国富民强的渴望,让奥运金牌理所当然成为提振国人精神与自豪感的强大引擎。

而那个时代,中国正进行一场伟大的变革。国人“金牌至上”的观念,正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在当年正当其时。因此,从举国体制到舆论声音,从地方政府到国民态度,金牌就是生产力、就是从弱变强的标志、就是一国复兴鲜明的标志之一。所以,胜利者犹如国之英雄,接受无上荣耀,享受举国庆贺。

然而,时代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经济已成为不可扭转的主流,国人的精神与动力早已从单一的渠道发展为全面开花,开放的社会使得人们越来越从多元化、人性化的角度看待事物,与世界几十年的交流使得“体育回归体育”渐渐成为常态。尤其新媒体与80后、90后的崛起,更让中国思维、中国思想带有更多全球化的视野。这个时候,“金牌至上”注定会和“GDP至上”一样,被更加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所代替。

在“唯GDP论”被绿色GDP、生态文明逐渐代替的时候,“唯金牌论”也应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变化:我们可以崇拜冠军,但也可以对冠军“不感冒”;我们期待胜利,但不妨碍对冠军培养方式持某种怀疑;我们尊重成功,但同样尊重失败者;胜利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对公平公正的恪守,是拼搏和执着的精神,是一种快乐和享受的心态,是面对荣辱处变不惊的淡定和自信。

资深体育评论员曹竞说,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这是每个人的自由。运动员可以把金牌当成自己的目标,公众可以看淡金牌的意义,媒体可以选择正确的引导。我们不能由过去的“唯金牌论”,到现在要求所有人放弃对金牌的在意,这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奥运的理解,这才是一个开放社会应该有的态度。

伦敦奥运会不是1984年的奥运会,今日中国人的自信、成熟、开放与淡定,也绝非28年前所能相比。当我们能够以更从容的态度看待金牌与成败,以更淡定的心态看待一场体育竞技比赛中的是是非非,至少证明,我们这个民族真的在走向成熟与强大。

' />
7月28日,第30届奥运会在伦敦开幕,英国BBC电台两位主播英式幽默吐槽解说走红网络。主播在解说朝鲜代表团时用“希望我们今晚用对了国旗。”而解说中国代表团时则称:“他们的旗手,太!高!了!”(7月29日中新网)

“他们的旗手,太!高!了!”一句话就抓住了中国一直用篮球运动员做旗手的传统,像这样的英式幽默吐槽还有很多,从“希望我们今晚用对了国旗”的“检讨”,到“终于战胜海盗闯出来参加奥运会的大盗!”的惊叹,寥寥数字,令人忍俊不禁且印象深刻,英国BBC电台两位主播英式幽默吐槽解说走红网络,掀起一阵热议。

正如BBC自己也忍不住低声猜测:“不知道他们把我们的开幕式和他们自己的对比以后怎么想?”果然,在情不自禁地比较之后,我们的网友对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赞赏有加,连BBC主播的幽默吐槽一时之间也成为经典。再对比央视一本正经的台词,从央视“连累”到北京奥运会,网友们都“吐槽“不已。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充斥全场的英国文化符号和历史元素让人过目难忘。然而,在对连BBC主播的幽默吐槽奉为经典之时,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正如导演博伊尔在开幕式后坦言:如果开幕式只是简单比较大小的话,谁都比不过中国,那么以此类推,如果解说只比搞怪的话,谁也比不了大鼻子“憨豆先生“。在惊叹于欢庆、幻想、传统和古怪大胆混搭的伦敦奥运会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北京奥运会的宏大和壮观。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灿烂文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是我们的实实在在的特点,也是我们的优势。我们不必时时处处拿出来显摆,也不必藏在掖着,不能躺在老祖宗的功劳簿上睡大觉,也不要数典忘祖。如果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体现了英式爱国主义,激发了“自豪感”,我们又怎能忘记北京奥运会从万人击缶到焰火脚印,那卷轴徐徐展开的全球惊艳呢?

再回到BBC主播英式幽默吐槽解说,这其实是东西方文化不同而体现出来的差异之美。“我们要尝试一种不同的东西。”这就是这场开幕式成功的秘诀,也是其与众不同的搞怪开幕式获得了一致推崇的吸引力所在。然而,以东方含蓄内敛的观念看来,007护送英国女王从天而降,憨豆先生穿越乱弹琴,不止在中国恐怕在亚洲也不会有此“一举”,从当年黄健翔的激情解说致下课的结局来看,要我们的央视评论员和BBC吐槽体一样“信口开河”,至少在目前阶段,不仅会水土不服,相当一部分人会“不适应”,甚至可能东施效颦,失去了自己的特点与优势。

奥运吐槽体解说走红是一面小镜子,照出了奥运盛宴下的民族表情。在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的大背景下,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劣所在,尊重别人也保持自己的特色,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积极吸取世界先进文化,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这才是一个现代国民的成熟心态。

' />
“叶诗文教练终于承认,曾给叶诗文服用一种叫做一氧化二氢的液体,来为叶诗文补充能量。”针对叶诗文近期备受国外部分媒体质疑一事,有网友编发了这么一条搞笑微博。没想到还真的有人“中枪”了,其中微博名为“朱庚申”的用户就评论说“此事若真,许多中国人该认真反思了,别有点质疑就老虎屁股摸不得,大呼小叫的,为什么不可以质疑你?”引发网友疯狂转发和评论。(8月5日《山东商报》)

乍看到这条微博,我也吃了一惊,难道叶诗文的神奇真的与某种神秘物质有关?但是很快就忍不住笑了,不得不佩服网友太有才了,什么一氧化二氢,不就是H?O吗,这玩意我们天天喝,成辈子喝,谁离了它也活不了啊。

笑过之后,再看后面的那条引发网友疯狂评论的“朱庚申”微博,就有点乐不起来了。通过该用户微博认证资料发现,此人竟然是一名高校教授。这就不难理解网友看了他的评论为什么那么“可口可乐”,外加“压力山大”了。堂堂教授,竟然被“一氧化二氢”涮了不说,还一本正经地要求别人反思。反思什么?反思年仅16岁的天才少女叶诗文连破记录夺冠时,我们怎么可以只振臂欢庆,而不去质疑奇迹中可能暗藏猫腻?反思一些国外媒体和个人在权威检测报告出来后,还是将神奇的小叶子与臭名远扬的禁药联系在一起时,我们为何不和这些居心不良的“国际友人”站在一起?

够了!时下一些所谓的高明人士,每遇到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总要摆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深沉,要么就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振臂高呼,劝别人冷静,要他人反思。比如油价连连涨,手握方向盘的人都喊累,有专家却出来“辟谣”说不就是比美国贵点吗?比一些欧洲国家便宜多了。房价、物价、上网费的话题莫不是如此,总有一些人要表现出比众生皆高明,语不惊人死不休。要我说啊,最该冷静、最需要反思的恰恰是这些自以为高明的人士。

就像这些连“题”都不审,就对着“一氧化二氢”大发感概者,到底是谁在“大呼小叫”,谁最需要“认真反思”?

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应该知道,一枚奥运会金牌对中国运动员的重要,以及运动员为此要付出多么大的艰辛。像为中国男子举重队夺得伦敦奥运首金的林清峰,爸爸是搬运工,妈妈是清洁工,一家五口人挤在30多平米的小屋里,2009年林清峰全运会拿到奖牌,全部奖金都用来帮助家里还债。

付出了这么多,终于圆梦了,还要被当成小偷一样质疑,凭什么还要装聋作哑,大气不出?我们不唯金牌论英雄,但也不能无端地质疑获得金牌的英雄!作为同胞,千万别听见外人说三道四,自己也跟着七上八下,最后变得理智全无,面对自己天天喝的“一氧化二氢”上纲上线,慷慨“中弹”,沦为笑谈。

' />
不少人高兴之余不忘呼吁“莫多打扰选手家人”,有人相互提醒“切莫冷落了铜牌选手”……从1984年洛杉矶首金的狂喜,到今天的冷静,经历更多“奥运世面”的中国人变得更加成熟了。

历届奥运会上,首金总是格外引人关注,本届也不例外,几位有望“争金”选手远在国内的家人照例被媒体人包围,而射击选手易思玲的最终夺冠,更赢来家乡湖南桂阳的红地毯、甚至持续1个多小时的烟火。

但和以往相比,本次的“高兴”显得更有节制:不少人高兴之余不忘呼吁“莫多打扰选手家人”,许多人对地方慷公家之慨放烟花庆功提出商榷,还有人相互提醒“切莫冷落了铜牌选手”,获得铜牌的喻丹也得到了应有的关注和鼓励。从1984年洛杉矶首金的狂喜,到今天的冷静,经历更多“奥运世面”的中国人变得更加成熟了。

自由泳素来被认为是游泳项目中最考验选手实力的单项,也一直是白人选手绝对垄断的禁脔,孙杨突破性的金牌被许多中外舆论惊呼为“堪比刘翔在雅典的历史性胜利”,而围绕这面沉甸甸金牌,孙杨、朴泰恒两名亚洲选手间的种种风波、花絮,也平添了许多热点和八卦。尘埃落定,两位选手友好地站在一起并互相庆祝,围绕这面金牌,那些真真假假的传闻刹那间显得不再那么重要——正如两位选手不约而同所表示的,游泳池里的高下,还是让游泳池中的公平竞争来定夺,领悟这一点的过程,同样是成熟的过程。

举重是中国的传统强项,但在本届奥运,中国在举重项目中却得失参差,有笑有泪,女选手周俊历史性的“零成绩”,让人们再一次反思奥运金牌背后的地区博弈和选拔机制,而男举56公斤级银牌得主吴景彪在痛失金牌刹那的情绪失控和深深自责,也让更多圈内、圈外人去深刻思考,伦敦奥运这面据说是夏奥会历史上最大、最重金牌,“附加值”是否太多、太沉重了一些?

游泳女将叶诗文在泳池中先后斩获二金,并打破一项世界纪录和一项奥运纪录,但不满17岁的她却在夺金后遭到某些外媒和个人无根据的负面臆测和舆论围攻,对此许多国人表现出难以遏制的愤怒,一些人甚至在网上号召用网络投票、发帖抗议等方式声援,而叶诗文本人也一度被骚扰得休息不好。

尽管树欲静而风不止,尽管第二面金牌的斩获,国际奥委会、国际泳联和伦敦奥运组委会的支持,以及多次药检过关的事实,都不足以让少数持顽固偏见者改口,但从舆论和网络走向看,不论中国、外国,绝大多数人都对无根据的猜疑表示了反感,对选手本人表示了同情。从第一面金牌到第二面,年轻的叶诗文选择了用成绩和事实说话,这也是一种成熟的过程,残酷但迅速。

女乒单打的金牌恐怕是最无悬念的一块,但两名中国高手间的金牌对决却火星四溅,比赛结束时,“金牌”和“银牌”竟忘了相互握手。奥运比赛是竞争,而不是战争,眼里只看见金牌,却看不见礼仪,同样是不成熟的表现。

尽管“硝烟味”呛了些,但女乒单打的决赛至少能让人看到一场“真打”,而女子羽毛球双打小组赛最后一轮的“假打”,及随后的处罚,却让全世界为之震惊,也让中国网民迅速分成旗帜鲜明、针锋相对的两派。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说,观点对立的两派中国体育迷间仍有共识,那就是某些当事人心中的“金牌观”该好好修正一下了,当然,这绝不仅止选手本人。

虽然说“重在参与”,虽然说“平常心”,但奥运毕竟是竞技比赛,对金牌的渴望是各国共同的:南非选手范德伯格险胜菲尔普斯后喜悦不能自已;法国队在游泳池中一路奏凯后国内媒体一片欢呼;美国游泳队在接力比赛中蝉联冠军,惊动总统亲自发出贺电;英国首金姗姗来迟,媒体、公众焦急不已,以至于有人半开玩笑地埋怨起“观战总带来霉运”的首相卡梅伦;日本、韩国为争金夺银“战天斗地”,前者在体操男团赛场上申诉讨回0.7分和一面银牌,后者更成为“申诉专业户”……奥运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对金牌和胜利的向往同样是人之常情,是奥运会之常态,但狭隘的金牌主义、锦标主义要不得,矫枉过正,仿佛拿金牌是一种负担、罪过,“更慢更低更弱”才是“正确奥运观”,这样的逆反心理,同样是奥运心态不成熟的另一面表现。

□陶短房

' />
在伦敦奥运会风头正劲的时候,对“唯金牌论”的声讨在中国媒体上却不断增多,中国队得金牌的时候这种声音有,女羽运动员受处罚,它们更集中。批判的相当一部分矛头都指向了奥运金牌的“制造机器”,即人们常说的“举国体制”。

对举国体制的反思实际上很多年前就有了,每届奥运会期间都少不了,但这次互联网,特别是微博一掺和,争论变得尤其激烈。

举国体制跨越了中国体育崛起的全过程,今天评价它,至少要讲三点:一是它为中国快速成为竞技体育大国立下汗马功劳。二是它跟今天中国人对体育荣誉的看法和需求不再像过去对应得那么准,甚至出现了一些偏差。三是中国体育目前已不是完全的举国体制,商业化介入到了许多项目中,但举国体制迅速弃用不现实,正确做法是对它进行改革。

先说一。举国体制最初出现在新中国体育十分落后的年代,后随着中国重返奥运会不断推广、成型。今天的许多中国人已经忘了,当年我们对多有几块奥运金牌是多么渴望,乒乓球世锦赛曾是这个国家收割民族骄傲的唯一舞台。是举国体制改变了这一切,奥运金牌从无到有,从几块变成世界排名第一,这些金牌对中国人的自豪感做了相当解渴的浇灌。

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人对金牌的精神需求开始下降,金牌对“民族精神”的额外证明效果也开始萎缩。根本原因是中国迈过了自信篮子里空空如也的阶段,一些项目的奖牌几乎被中国人垄断也让人有点腻。此外金牌多而国民基础体育弱的反差成为社会不满情绪宣泄的理想靶子。

举国体制使体育资源集中在冲击世界体育大赛的少数尖子身上,把竞技体育搞得有点像“应试教育”。它的局限历来被人诟病。但应对奥运会等体育大赛,在中国的现阶段又是最管用的。这是举国体制有毛病,但不必完全推倒了再另搞一套的原因。

能够对金牌毫不关心,甚至见了它就反胃的中国人毕竟是少数,奥运会一来,大家熬夜看电视,看得最多的,还是中国人拿牌的那些项目。金牌给中国人带来的快乐无法取代,其实对各国人这都是一样的。大家不争奖牌,奥运会恐怕就没了。

“奥运精神”和奥运会并非一回事,精神是理想、崇高的,没它不行。但奥运会同时又是世俗透顶的,这种世俗性恰是大多数情况下观赛快乐的源泉。其实中国舆论中“金牌不重要”之说也是一种精神提炼,它跟运动员和观众对金牌的盼望就不该被对立起来。

反对“金牌至上”以及批评举国体制都有一定道理,但把它们极端化,装扮成社会的主流意见和愿望,就荒谬了。把举国体制一棍子打死,硬说它是中国“政治弊端”的突出表现,这既反历史,也反现实,毫无客观性。它们说到底是些哗众取宠的口号。

中国需要改革,这对举国体制也完全适用。但举国体制对中国远远功大于过,对未来也有可供传承发展的强大基础。站在举国体制的肩膀上去闯未来的体育世界,即使不谈“正确性”,它至少是聪明的,以及最现实可行的。

' />
于洋和王晓理,成了本届奥运会最大的热门。消极比赛的裁定,让这对世界头号女双选手,失去夺金机会,却也让她们成为新闻金矿。

挖料者纷至沓来,新闻大战早已爆发,“挖矿”的举动也从伦敦延伸回国内。在没有得到王晓理家人允许的情况下,某通讯社找到王晓理的家,试图采访她的奶奶。在这场“挖矿”的媒体狂欢中,这位老人差点成为“矿渣”。

已经失去外婆的王晓理,再难保持沉默,对此做出回击,在微博上点名指责对方的做法,悲愤地提出了一个天问:“新闻稿难道比人性还重要?”

这个问题,对于正在占据制高点、质疑“消极比赛,亵渎体育精神”的媒体来说,来得正逢其时,提醒媒体从业者,无论运动员、还是新闻记者都一样不能跨越“规则”的红线,否则,所有源于正义的质疑,都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的“自打嘴巴”。

新闻,能否建立在当事人亲属的痛苦上?某通讯社确实已经在新闻稿和人性关怀之间,做出了选择。

在功利化的社会,媒体伦理的自律,早已被具体的收视率、收听率、发行量压榨到“油尽灯枯”,而娱乐至死的精神,却如烈火烹油、愈演愈烈。

因此,王晓理的奶奶,才会变成某些媒体从业者眼中的新闻金矿,一个老人的惊诧、泪水、悲痛、无奈,远比王晓理本人的道歉,更有卖点!王晓理也许永远不会明白,她早已不是新闻的主角,可以贩卖的痛苦才是“戏肉”。

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早已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回答了王晓理悲愤的天问:“当媒体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在这个意义上,新闻稿不过是某种人性的表达。、

本届奥运会,王晓理并不是头一个家人被无情骚扰的“受害者”,跳水选手何姿夺冠后,某媒体在明知她母亲早已去世的情况下,依然残酷地提问,“在夺冠后想和妈妈说些什么。”是这个记者没有人性,拿死者开涮吗?不,是娱乐至死需要眼泪。在娱乐至死的氛围中,人性显然不像王晓理所期待的那么美好。

王晓理与何姿的遭遇,足以值得媒体从业者警惕,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制造扼杀文化精神的监狱,却有足够的空间主动搭建娱乐至死的舞台。

王晓理已经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而且足够沉重,但是这个代价与她的家人无关。那位被骚扰的老人,提醒依然追求正义的媒体,“我们憎恨的东西未必会毁掉我们”,但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大熊

' />
在本届奥运会的第一周,国人谈论最多的是“金牌至上”现象。本来,这种议论有利于大家对竞技体育和金牌的重新认识,可是,对“金牌至上”的议论,很快演变为“金牌有用”还是“金牌无用”的争议。一些网友认为,金牌根本没有任何用处,出现了“金牌无用论”。

从“金牌至上”到“金牌无用”,是两个极端。这种极端思维普遍存在于公众对公共事务的议论中。拿教育问题来说,关于高考制度改革,近年来貌似热闹的讨论背后,是两种极端思维在“搏斗”,而这根本无益于探寻合适的改革思路。

一极是“分数至上”,维护高考。这一派的观点是,虽然当前高考制度有诸多问题,可是,如不按高考分数从高到低录取,我国的高考升学将失去公平底线,因此,必须坚持“分数至上”,维护高考。

另一极是“分数无用”,取消高考。这一派认为,当前的高考制度问题实在太多,因此必须取消;鉴于以前的高考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新的考试升学制度,必须抛弃统一考试,完全由各高校自主确定招生标准、自主招生。

显然,这两派谁也说服不了谁。前者担心没有统一考试,学校完全自主招生,高考格局将混乱不堪,出现更多猫腻;后者则埋怨前者思维陈旧,容忍高考制度的弊端,会对我国教育造成深远伤害。

其实,推行高考制度改革,不是全盘否定分数在高考录取中的作用,而是建立包含分数在内的多元评价体系,以及实行基于统一考试的高校自主招生。而认为自主招生就不能有统一测试、不能再看分数,是根本不懂何为自主招生。我国高考制度的问题是,只有分数的单一标准,高校没有招生自主权,只有被动录取教育考试部门投档过来的学生。发达国家高校自主招生中,也采用统一测试成绩作为一方面的评价指标。统一测试既保证笔试的基本公平,又减轻单独笔试的组织成本;另一方面,学业成绩可反映一名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是任何高校都会关注的学生能力之一。

极端的思维没有“中间态”,只会加剧矛盾冲突。这在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时,也很突出。城市户籍人口普遍反对开放异地高考,而进城务工人员则要求无条件开放异地高考。如果大家都坚持自己的观念,结果基本上是“水火不容”。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户籍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坐下来,寻找平衡点,探索最可行的解决途径。

回到“金牌至上”和“金牌无用”的争议上。“金牌至上”显然存在严重问题,获得金牌就是成功,没有获得金牌就灰溜溜;为获得金牌不择手段,等等,都是违背奥运精神的。可是,反对“金牌至上”,不是走到“金牌无用”的另一极。对竞技体育,运动员追求第一,想成为冠军,这十分正常,甚至是竞技体育魅力所在。理性的态度是,不唯金牌是论,尊重每个运动员,享受体育运动的过程,同时,为每个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为获得冠军的运动员喝彩。

极端思维的普遍存在,反映部分公众缺乏说理的习惯,这与学校教育不注重学生的说理教育有密切关系。长期以来,大家习惯以“观念先行”的思维分析问题,这种思维习惯很容易让大家不自觉“站队”,就如简单把一个人分为“好人”和“坏人”,并认为好人做的坏事也不坏,坏人做的好事怎么也不好。

' />
奥运会游泳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孙杨以14分31秒02夺冠并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夺取本届奥运会个人第二金。这是中国游泳队在本届奥运会的第五金,也创造了中国游泳队在奥运会上的最佳战绩。

无论是孙杨,还是叶诗文,梅开二度带来的都不仅仅是金牌,体现的是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散发的是自信乐观的阳光心态,都传递了真正的体育之美。我们需要更多的孙杨,下一个孙杨在哪里?

曾经有媒体分析,为什么泳池里很少出现黑人的身影?先天身体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则是黑人经济实力不足,小时候缺少亲近泳池的机会。美国游泳能够一直保持领先位置,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修建了大量社区免费游泳馆有关。正是由于全民参与,美国游泳才能成为无敌之师。

还可以找到其他正面例子。比如说,我们在乒乓球上一直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而且乒乓球运动所需要的投入较少。全民体育的鼎力支持,哺育了中国乒乓球的一枝独秀。参与的人多了,万里挑一,总能挑出几个好苗子。在游泳上,下一个孙杨也只能出在全民体育里。

现在,随着孙杨和叶诗文的星光四溢,游泳已经成为国内各大体育培训中心的最大热门项目。据称,在孙杨和叶诗文的家乡杭州,两人的夺冠一度让杭州市各大游泳培训班门庭若市,甚至连五岁的小女孩都说出了“我长大了要和叶诗文姐姐一样当冠军”。其实,这种游泳热潮在几年前就出现了,但后来却发现,身边游泳馆还是太少。据统计,法国有120多万个泳池,平均每50个人就共用一个。而北京在2010年只有368个游泳馆,平均每54853人一个游泳馆。这还是在北京,其他城市就更少了。即使有一些游泳馆,也是收费惊人。就在身边,三四十元游一次泳比比皆是,再加上价格不菲的游泳装备、师资费用,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实在难以承受。即使勉强去了,面对“下饺子”的泳池,也只是过把水瘾,哪有可能展开正规的游泳训练?

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全民体育现实:一方面,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孩子们很难抽得出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另一方面,当孩子们想要参与体育时,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场所。随着孙杨们夺冠的效应扩散开来,民间参与热情不高,可能会有所好转,但体育场馆缺乏、价高问题,却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讲,让奥运激励一代又一代人,让奥运精神融入心灵,让奥运融入生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一方面,下一个孙杨就在全民体育里;另一方面,全民体育又面临多种掣肘。加大对全民体育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免费体育场馆建设,让爱好体育的人有场馆、玩得起,让更多的人被体育场馆里的欢声笑语吸引进来,这真正体现一个国家的体育实力。这种投入,会产生一个又一个“孙杨”;这样的“孙杨”,会赢得包括对手在内所有人的尊敬。

' />
伦敦奥运会开幕至今,除了赛场上的激战之外,赛场之外的媒体大战也分外热闹,其中,不少牵扯到中国。从批评中国运动员是“机器人”,到怀疑叶诗文,再到非议中国的金牌热,一波接一波,令人眼花缭乱。

然而,拨开这一场场媒体大战的喧嚣迷雾,就会发现,西方媒体才是这些大战的发起者和操纵者。仔细看看所有这些关于中国的热点,几乎都是由西方媒体设定议题的。我们可以批评某些西方记者和媒体的无礼、傲慢、偏见或者富于攻击性,但不能否认的是,在迄今为止的奥运会媒体战场上,他们的表现要更为“抢眼”,更占据上风。毕竟,议题的设置能力是媒体争夺战的第一个战场,设置什么样的议题,直接决定着报道的热点和焦点,而谁能够设置议题,谁就自然能抢得先机。而在这个第一战场上,几乎看不到中国媒体的身影,不论什么原因,这都是一种令人不安的缺席。

西方媒体不只是设定了议题,还操纵和控制了议题的报道方向。比如,在中国羽毛球女子双打选手的问题上,他们通过现场观众的不满,将“消极比赛”、违背体育道德、违反奥运精神的大帽子扣在了中国运动员和代表团的头上,而他们则似乎成了体育道德的化身和奥运精神的捍卫者。此后,众多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包括不少中国媒体在内,都是在这一设定好的框架内进行,鲜有突破。和设置议题相比,操控议题报道方向显然要更高超,也更艰难,但在伦敦,这些西方媒体做到了。

只是,对中国运动员“消极比赛”的批评声浪还远未平息之际,英国运动员通过假摔顺利闯入决赛并获得金牌的报道就让更多中国人见识了,部分西方媒体所谓的体育道德和奥运精神究竟是怎样一回事。显然,在英国运动员的眼里,与体育道德和奥运精神相比,金牌更为重要。在这一事件上,我们可以听到众多国内网民对双重标准的愤怒,其人数肯定远超羽毛球赛场的人数,但在不少曾经严词批评中国运动员的国内媒体上,却看不到同样铺天盖地的批评声浪。这是一种令人伤感的对比。

毫无疑问,在伦敦奥运会的媒体战中,西方媒体占据了上风。我们不知道,伦敦奥运会接下来的日子里,关于中国还会出现什么样的媒体热点,因为在设置话题上,西方媒体占据了主动,而我们则显得被动。

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部分中国媒体缺乏独立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喜欢或者习惯了人云亦云。这样做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将报道议题的设置权和报道方向的操控权拱手送给了别人,而自己的报道必定丧失主动权,不过是在被动跟风、起哄、凑热闹,何谈话语权的争夺。

对一些中国媒体来说,需要克服的或许还有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局限,比如我们在各类国际报道中往往过于含蓄,不愿轻易质疑和批评别人,不愿公开表明自己的不同想法和声音。在如今日益激烈的媒体大战和话语权争夺中,这样的报道方式似乎有些过于温和。只有更积极、更主动、更大声地说出自己独立而鲜明的观点,才能站上媒体大战的舞台,也才有机会抢夺报道议题的设置权和报道方向的控制权。

党建军 (媒体评论员)

' />
中国自行车队领队潘志琛日前代表中国自行车队致信国际自盟主席和伦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项目组委会主席,表示不接受罚款处罚,并强烈要求国际自盟公布中国队在2日晚女子团体竞速赛决赛中的犯规依据。

到手的金牌因为裁判的犯规判决而丢掉,而且被判犯规至今,都不知道被判犯规的依据究竟是什么,不明白“何处犯规,谁犯规,犯了什么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自行车队提出质疑并要求公布违规真相以及对违规做出解释,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在很多时候,我们有一流的运动员,但在自己的运动员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却没有人及时站出来据理力争。其实,所谓“合理利用规则”从来就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尤其是在规则本身就存在严重缺陷的情况下。如果每一场比赛不能“尽全力取得胜利”,就是消极就要取消资格,不知道该有多少运动员应因此而被取消金牌。

场地自行车男子团体赛上,最终摘得金牌的英国选手辛德斯出发不好,于是还没骑1/4圈就故意撞上德国队员。其实,按照规则比赛应该重新开始。这本来是一个极好的回击机会,可我们没有善用。

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需要我们在改变不公平规则上积极努力,其中当然包括对不公平判罚的积极申诉。学会质疑,学会表达愤怒,不会有损国家形象,而会增强国人自信。勇敢维权,本身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舒圣祥)

' />
8月2日,在自行车团体竞速赛决赛中,中国自行车队因被判交接犯规,成绩被改判,这引发中国方面的申诉。4日,中国自行车领队潘志琛再度向国际自盟递交说明,强烈要求公布违规真相。(8月5日新华社)

自行车团体赛决赛后的4分36秒,显示屏公布了经裁判程序处理后的正式成绩,中国队战胜德国队。按理说,这应是一锤定音的裁判结果。但组委会判中国队违规后并没给出明晰的解释,只提供了一次所谓的犯规的运动员骑行的正面影像,而该影像也难以有力解释犯规依据。

在奥运会赛场,任何判罚,都应拿证据说话,以规则服人,为竞技比赛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

穷究判罚依据,并非“失金”后的心态失衡,而是对合法权益的维护。组委会在短时间内改判,却不给出清晰的解释,中国队通过程序化路径申诉,表达知情诉求,这本是合理维权。国际自盟也批准了,可按程序提出申诉、复议,维护自身的权益。可在3日,当中国队继续质疑后,主裁非但没拿出证据,还认为这是在干扰裁判工作,开出200瑞士法郎的罚单。这般做法,与“允许申诉”的程序相违背。

上次国际羽联对八名参赛运动员的“消极比赛”作出处罚,中国没有申诉。这主要是因为,消极比赛就是消极比赛,本身就是违规,和利用赛事规则是两码事。遵守奥运比赛规则是每个运动员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如果违反了规则,那么自然应该遵从处理结果。但如果有些处罚程序存在问题,中国方面也不必受羽毛球被处罚事件的影响,有什么顾虑,该维权就维权,该申诉就申诉。此次中国自行车队被判违规却没有合理解释,就应当提出申诉,维护自身的权益。

相信,经过最近这一系列的事件,中国队或许对奥运精神和赛会规则,有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这也有助于大家以更加正常的心态面对金牌和荣辱。

□佘宗明(大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