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调查显示击落客机是《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缔约国中的一方所为,该国家要承担国家责任,击落飞机的责任人也将受国际刑事追究。】

马航MH17客机被击落,让人震惊:惊的是“出事的又是马航”,更是实施暴行的主体竟将武器对准民航客机。要知道,袭击民航飞机,是一项严重的国际刑事罪行。

事实上,民航客机被击落事件之前已发生多起。1983年前苏联空军击落进入其领空的韩国波音747客机,还曾导致1944年制定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也称《芝加哥公约》)的被修订。原本规定的各国“适当顾及民用航空器航行安全”,被修订为“每一国家不得对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使用武器,如需拦截,以不危及航空器内人员的生命和航空器的安全为限”,即便“对未经许可而飞越其领土的民用航空器”,也只能拦截、指定机场降落。

自该公约修订以来,“不得向民航动武”,已演化为一项被普遍遵守的国际习惯法规则。截至2013年5月,该公约已有143个缔约国。若最终调查显示,击落民航飞机是缔约国中的一方所为,该国家要承担国家责任,击落飞机的具体责任个人也将受国际刑事追究。

值得一说的是,9·11事件后,美国、俄罗斯、中国等都对在涉及恐怖袭击的情况下的“不得向民航动武”原则做了微调,但这不能理解为该原则被废止了。如2006年《俄罗斯反恐怖主义法》第7条规定:“如掌握有关可能使用航空器实施恐怖主义行为或航空器被劫持的可靠情报,在迫其降落的一切必要措施均未奏效,且将对人员生命构成威胁或导致生态灾难的情况下,可动用武器和战斗装备将其击落。”而显然,这次涉事客机不涉及恐怖劫持。

袭击民航飞机构成国际罪行,那么哪些国家拥有管辖权呢?应看到,袭击民航飞机,违反《芝加哥公约》等公约,按这些公约规定,各国法院对这种国际罪行均享有“普遍管辖权”,都可审判实施袭击民航罪行的责任人。

至于赔偿事宜,这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遇难家属可自主选择在马来西亚及其他拥有管辖权的国家,对马航及相关责任方,提起民事诉讼。二是国家责任问题。如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根据安理会决议,利比亚被要求承担“干扰国际民航”的国家责任,之后利比亚在国际制裁压力下做出国家赔偿。

不过,国际法虽然对袭击民航飞机有严厉规定,但罪行的追究、赔偿,往往受制大国博弈、国际形势变化等影响。如1983年前苏联击落韩国民航飞机事件,直到苏联解体之后的1992年俄罗斯才向韩国交出了飞行记录仪,但赔偿追责至今无下文。

就马航MH17坠机事件而言,相信“谁是责任人”的问题终会水落石出,而可以想见,对犯罪者的制裁、对受害方的赔偿,在国际舆论压力和多方博弈下,也会随着善后处理的铺开而渐次着地。

□季鸿褚(法律学者)

【如果国际社会对于马航MH17坠毁只是作壁上观,那么国际民用航空安全就可能一次次成为新对抗形态下的祭品。任何宽纵,都可能导致真相滑脱,并激励出未来更多的不测。】

当地时间7月17日,马航MH17客机在乌克兰东部坠毁,机上298人全部遇难,无一生还。这是自“9·11”恐怖袭击以来13年最严重的空难。多方观点认为,此次马航MH17航班坠毁是被导弹直接击落。而乌克兰东部紧张的地缘政治形势,又令马航MH17坠毁事件,蒙上了层层疑云。

空难,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痛的灾难,虽然此前,我们已见证了无数次的空难,但是,当MH17航班从万米高空呼啸坠入地面,当大量遇难者遗体从天而降压垮房顶,这样的场景依然令全球震撼与悲伤。此时此刻,人类的命运再次连接在了一起,我们共同哀悼,祈望死难者安息,愿生者节哀。

在哀痛之余,全世界的媒体、公众无疑都在追问,向民航客机开火,这一挑衅文明底线的行为是谁干的?

马航MH17坠毁事件,不能被地缘政治利益遮蔽而陷入历史尘埃。保障国际民用航空安全,既是超乎政治、宗教、人文环境等差异的基本人权标准,也是国际社会成员理应无条件遵守的国际法原则。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犯罪是最为严重的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本世纪以来,反恐是国际社会少有的共守立场。因此,对马航MH17坠毁事件可能造成的因素详加调查,本身就是对反恐立场的强调。

全世界都应追索马航MH17坠毁真相,还不仅源于对反恐和对国际法的强调。上个世纪80年代的洛克比空难和大韩航空007客机空难,之所以令人刻骨铭心,是因为人为制造了国际航空史的最大悲剧,也因此被视作冷战时期的最大悲剧。如果说洛克比空难和大韩航空007客机空难,有冷战因素作祟的话,那么相比冷战时期,今天的世界具有更复杂的利益诉求和不对称的对抗性。这种新的博弈局面,决定了比冷战时期更多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掌控性。如果国际社会对于马航MH17坠毁只是作壁上观,那么国际民用航空安全就可能一次次成为新对抗形态下的祭品。任何宽纵,都可能导致真相滑脱,并激励出未来更多的不测。

追索马航MH17坠毁真相,还需要防止其过程成为谋求地缘政治利益的借用工具。事件发生以来,有关各方各证清白,交相攻讦,这多少令人遗憾。尽管国际法规定,如果国际民用航空中出现针对安全的犯罪,有关各方确应行使管辖权,但这不意味着可以在证据链不完善的情况下,轻易得出不利于其博弈方的结论。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乌克兰东部地区并非只有乌政府军、反政府武装和俄罗斯三方介入,而具有更多的国际政治力量背景,因此,对于马航MH17坠毁的调查就需要更多方的国际社会成员参与进来,以保证调查的客观中立性。

真相只有一个,它应该清晰呈现。没有真相,298条遽然消失的生命,就无从正视;没有真相,乌克兰东部的形势就可能因此愈加险峻;没有真相,对国际民用航空的安全进行挑战就可能形成惯性。这是全世界无法承受之痛。

【针对马航MH17坠机的国际调查,目前仍罕有进展。要厘清真相,国际社会就必须推动调查的公正、顺利进行,并设法排除一切干扰,督促相关各方予以切实、真正的配合。】

马航MH17客机坠机事件,真相仍扑朔迷离,尽管大多数观察家都倾向于认定,这架当时处于10000米以上巡航高度的客机,系被“山毛榉”防空导弹击坠,但事实是否如此,究竟谁是惨案背后的肇事者,依然是个谜。

尽管事发后各国政府、舆论纷纷拿出无数或严肃或离奇的推断、线索、论词等,尽管因东乌武装冲突而成为“击坠”嫌疑者的三方——乌克兰政府、俄罗斯政府和东乌亲俄武装“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争先恐后撇清自己,发布有利于己或不利于对手的“证据”,尽管联合国安理会为此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但截至目前,真相调查进展不大。

空难发生后,因乌克兰危机正竭力争取国际社会同情、支持的嫌疑三方,在台面上都作出“愿意积极配合国际调查”的表态,但种种迹象表明,它们都希望国际调查能得出有利于本方的结论,而不希望相反的线索、证据落入世人眼光之下,正因如此,本应争分夺秒的事故现场国际调查,却受到种种阻挠,已寻到的黑匣子至今并未交给中立调查部门,调查组对飞机残骸坠落现场的实地考察也困难重重。

要看到,此次飞机坠毁现场位于俄乌边境,残骸大半坠入亲俄武装控制区,现场被寻到的黑匣子之一,也已被亲俄武装获得并转交俄罗斯方面。很显然,没有亲俄武装和俄罗斯真正的配合、支持,国际调查难以顺利进行;同时没有它们对现场、证据的有力保护,国际调查的取证、研究和辨析工作,也必然会遭遇更多难题。

应承认,俄方和亲俄武装的某些顾虑不乏道理。尽管美方表示“目前锁定责任人证据不足且为时尚早”,但先入为主将责任归于俄方和亲俄武装的倾向是确实存在的,倘国际调查在这种“有罪推定”氛围下进行,对它们或许会失之公正。

但无论任何理由,都不应阻挠真相的厘清,妨碍对事件责任的追查。298条人命,无数个破碎的家庭,亿万人关注,都不允许这起悲剧成为悬案,国际社会有义务督促相关各方切实予以配合,尽快开展中立、科学、不带先入之见的国际调查,早日还原真相,给死难者及其家属一个足以令人信服的交代。

而嫌疑各方则应清醒地认识到,任由事件继续成疑,对本方是利多于弊的,因为真相缺失,势必导致流言大行其道,而对国际调查的阻挠,和对现场、证物的破坏,则难免被视作欲盖弥彰。眼下该事件受到国际广泛关注,加之现场、残骸分布广泛,嫌疑各方中任何一方都无法一手遮天,阻挠和干扰可以延缓却无法阻止谜团的最终揭开。

嫌疑三方和美、欧诸国尽管在责任认定上针锋相对,但在一点上却不约而同,即认为此次空难最根本的原因,是东乌危机和冲突的持续蔓延,和由此造成的不安定因素。此次坠机事件发生后,持不同观点、立场的人们普遍担心,这场悲剧会令东乌政治危机复杂化,并酿成更大的悲剧,希望此次悲剧能提供些对话和解契机。

真相是解开危机之锁的唯一钥匙,眼下国际调查仍步履维艰、罕有进展,而要厘清真相,国际社会就必须推动调查的公正、顺利进行,并设法排除一切干扰,督促相关各方予以切实、真正的配合。即便现场处于冲突焦点,即便会有复杂博弈,也都该给厘清真相让步。

□陈在田(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