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国庆黄金周即将来临,近日媒体有关5A景区节前涨价的多篇报道也使公众对景区门票的关注度迅速提升。记者就此统计了全国175个5A级旅游景区(以下简称5A景区)门票价格,数据显示,全国5A景区门票均价已达108元,其中免费景区为15家。(9月29日《人民网》)

景区门票价格高,备受坊间和舆论诟病,但吊诡的是,尽管坊间和舆论的批评把景区门票价格高这个“靶子”射得稀巴烂,但就是轰不到景区高门票价格,相反,“三年禁涨期”规定反而变成了“三年必涨”的怪现象,尤其每年快到十一国庆黄金周了,景区就开始涨价,专门跟打算在十一国庆黄金周外出旅游的人过不去。

这是一种典型的趁火打劫。因为十一国庆黄金周,景区游客爆棚,每个景区都是人山人海,与其说是看风景,不如说是看人头,与其说是旅游,不如说是逛大市场。而且,由于旅游的人太多,环境卫生也大大下降,看起来很不爽,对于想散散心的人来说,找不到淡雅的情趣和兴致,只有懊恼和叹气。由于人多,旅游服务质量大大下降,但奇怪的是价格却上涨了,这似乎也违背了市场规律,怎么说都像趁火打劫。

舆论一再呼吁,自然景观是自然遗产,历史文化是历史遗产,不应该圈起来收门票,更不该把名胜景区和历史文物当成赚钱的工具。可是当下全国175个5A级景区当中,免费景区只有15家,全国5A级景区门票均价已达108元,如果要游完这些景区,仅门票费就需要18963元!如果加上住宾馆、吃喝拉撒和交通费用,没个几十万元揣在口袋里,半路上只能乞讨了。

在十一国庆黄金周来临之前,媒体整理了全国5A级景区门票排行榜,为坊间和舆论批评景区门票收费高放了一个活靶子,大家可以尽情地“炮轰”,虽然不一定能把门票价格“轰”下来,但是,勇敢地表达,既是大家的权利,也至少发出了呼声。如果眼看被宰了还不敢吱声,岂不太便宜它们了?再者,有意见喊出来,也好让政府部门听一听,让政府部门了解一下民众意见有多大,但愿相关部门不要装聋作哑。

【主持人】朱 砂

【嘉 宾】

蔡继明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主任 全国政协委员

李 嘉 外企主管

刘 妮 国企文员

主持人的话

又一个国庆长假即将来临。从2010年为中秋国庆连休而安排的“最折腾假期”,到穿插于多个假日节点的“挤掉双休日、拼凑小长假”,再到2014年放假安排中除夕不放假引来的一片吐槽……近年来,“全国假日办”屡次陷入舆论风潮中,或被调侃,或被揶揄,或被口诛笔伐。今天,当我们热议“全国假日办”被撤销的时候,其实我们真正的期待是——休假制度的变革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好的品质。

新闻背景

运行14年后,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于9月15日正式撤销,其全部职能并入新设机构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之中。15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已批准建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新组建的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由分管旅游的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担任召集人。

A 中国人带薪休假数量少落实差

主持人: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中国人休假时间太少了。我们的节假日和其他国家比,差距主要在哪里?

蔡继明:从各国情况来看,节假日一般由三种形式组成。第一种是法定节假日,这类节假日一般是为纪念历史事件、政治事件、民俗节日或者与宗教相关的节日等。安排这类节假日的目的是为了举行纪念庆祝活动,与娱乐休闲没有太大的关系。第二种是公休日。早期一般是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6天,休息1天。现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是每周工作5天,休息2天。设立法定公休日,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劳动者在紧张工作数天之后有一定的时间休息,以便精力饱满地投入下一周的工作。法定公休日通常也不会被用于旅游度假。第三种是带薪假,其目的是提供相对较长的休假时间,以便公众度假休闲观光旅游或探亲。

我国家目前的节假日制度中上述三种形式都有,但是带薪假天数较少,一个工作满十年的人,一年只有10天的带薪假,只略高于62个国家和地区带薪假平均天数的50%。与此同时,我国带薪假的落实情况也比较差。1995年,职工带薪假被写入《劳动法》,2008年,国务院才出台带薪假实施条例,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到去年为止,带薪假的落实情况约为50%。由于带薪假天数少落实差,公众的旅游需求只好借助于法定节假日来满足。


B 拼凑“黄金周”弊大于利

主持人:您曾提出取消“黄金周”的建议,主要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量?

蔡继明:我们国家的法定假日是11天。从总数来说,处于世界62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总量不宜增加。从法定节假日的构成来看,绝大多数节日都只放假1天,即便是最重要的宗教性节日圣诞节,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放假2天。而我国的国庆节和春节都是放假3天,仍然不能满足人们长途旅行、探亲和休闲的需要,为此,政府不得不采取挪用双休日的方式,拼出7天“黄金周”长假和为期3天的“小长假”。这种靠挪用双休日与法定节假日拼凑“黄金周”的做法,其弊端也很明显。

首先,“黄金周”使商家的短期成本剧增。第二,使消费者所享受到的服务质量明显下降。第三,为了应对“黄金周”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社会公共管理问题及各种突发事件,政府不得不额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增加了社会管理支出。第四,“黄金周”消费者集中出行,全国各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的接待能力面临严重挑战。第五,由于政府公务人员放假,政府的正常办公被停止,很多社会经济活动因此而中止,比如公务的办理、正常的金融、股市运作等等。第六,“黄金周”造成了“假日综合征”,导致劳动者工作效率下降。

C “黄金周”促进旅游收入增长是错觉

主持人:可是,很多人会说,“黄金周”能够拉动消费,您觉得这笔账算得对吗?

蔡继明:所谓“黄金周”促进旅游收入增长,纯粹是一种错觉。“黄金周”对旅游业收入的正效应被夸大了或被误解了。因为旅游业和统计部门只强调了每年“黄金周”的出行人次和旅游收入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多少,而没有注意全年的旅游收入同比增加了多少,更没有对比实行“黄金周”后与实行黄金周前旅游收入增长率的变化。1999年实行“黄金周”之前的13年中,国内旅游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8.75%,而1999年实行“黄金周”以后的13年中,国内旅游实际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7.81%,前后相差了近11个百分点。2008年五一“黄金周”取消之后,国内旅游收入增速反而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这表明,“黄金周”的所谓正效应,完全是一种错觉!

事实上,“黄金周”期间旅游收入的增加仅仅是旅游消费的集中,是一种时间上的转移,对全年旅游收入的增加并无实质性的贡献。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居民消费增长的最终来源是居民收入,同样,居民旅游消费量最终也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永久收入消费理论告诉我们,理性的消费者会在其消费期界范围内平衡其消费量,而消费量则完全取决于消费者的终生(或在其消费期界内的)收入水平;在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在某一时期的集中性高额消费必定是未来消费量的一种转移,集中性高额消费并没有提高消费者在整个消费期内的消费总额,只是一种时间上的转移。集中性休假确有利于促进居民在“黄金周”期间的旅游及其他消费,但这些被提前透支的消费必定会相应地减少消费者在此后的旅游及其他消费计划。所以,从全年范围内来看,总体消费量并不因集中性休假制度的存在而增加,两者没有因果关系。


D 全面落实带薪年休假是合理方向

主持人:未来,我们的休假制度应向怎样的方向改革与发展?

蔡继明:最好的安排应该是节假日的三个组成部分各司其职,不要互相借用和错位。2008年,政府取消了五一“黄金周”,推出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今年又有了新的改革举措——小长假不再过多拼凑,对于出现在周三的节日,就放假一天。2013年国务院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强调了旅游主要靠带薪休假制度。最近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将带薪年休假落实纳入地方政府议事日程。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年国务院对于职工休假制度、发展旅游业的指导意见上,只字不提“黄金周”。

我认为,随着带薪年休假的全面落实,十一“黄金周”没必要保持。携程网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进行了民意测验,2013年初,有50%愿意选择带薪年休假旅行,这个数字在2014年的调查中上升到了80%。这意味着,一旦带薪年休假全面落实,大家更愿意选择带薪年休假出门度假。如果公众不愿意过 “黄金周”了,就不如把双休日还给大家。国庆节不必放3天,可以只放1天假,进行纪念活动。另外2天假可以用在重阳节和元宵节。但是,作为民俗节日的春节长假还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不宜取消。春运会造成严重拥堵,但人们利用春节旅游的意愿并不强。要从根本上解决春运的拥堵,不是消极地取消长假,而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让迁徙的人口定居,让进城务工的农民落户。

E 期待自由支配的假日

主持人:李嘉在英国学习、工作前后有六七年的时间。在英国的那几年和回国后,在节假日的安排上,会不会有一些不同?

李嘉:国外带薪休假已经普及,大家可以自由安排时间。有小孩的家庭一般会选择夏天学校放暑假的时候休假,这个是相对集中的“国民假日”。老外一般奉行工作生活分开的原则,大多数人到了假日不看邮件,不想工作。同事们也都默认能不骚扰就不骚扰的原则。在国外的那几年,每逢假期,我通常都会找朋友出去游玩度假,虽然不像那些有家庭的人生活内容那么丰富,可毕竟时间是自己自由支配的,也不会去哪里都人山人海。度假时,在一个地方找个酒店呆上一周不走远也是常有的事。

我们国家的“黄金周”虽然看上去有拉动消费的一面,但负面影响恐怕更多。两年前的十一黄金周我和家人一起去了台湾,特地多请了两天假,在九月底就出发,可一到了十一,明显感觉台湾的大陆游客多得不得了,旅游的品质大打折扣。

今年中秋,有外地的朋友来上海玩,我陪着去了一下南京路、城隍庙,除了挤没有其他词可以形容。朋友一行人中,还带了一个年幼的孩子,我特别紧张,生怕一不留神挤丢了孩子。

主持人:你对休假制度,有怎样的期待?

李嘉:我觉得“黄金周”或者小长假这种人为的“长假”,还是取消比较好。我们需要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带薪假。


F 不同假期扮演不同角色

主持人:当很多人对“黄金周”反感时,刘妮依然希望保留“黄金周”,你的理由是什么?

刘妮:如果取消十一“黄金周”,那多半就会把原本的长假,拆成双休日和其他只休息1天的假日。可是,双休日并不能让我好好地休息和放松,我更喜欢有一个比较长的休息时间,心理上会感觉获得了安慰。

主持人:你一般怎样分配一年中的假日?

刘妮:每个周末的双休日多半就是在家里做家务、睡个懒觉。因为老公的工作经常要加班和值班,他几乎就没有可能完整休息一个“黄金周”,所以,“黄金周”的时候,我一般会带上老人和孩子一起出游,选择不那么辛苦的路线。每年的带薪年休假,我都是根据我老公的时间,在他可以有比较长的假期时,我们两个一起出去长途旅行。

每个人都有多重的角色,生活中,我既是女儿,又是母亲,还是妻子,不同角色需要我承担不同的责任。对我而言,“黄金周”的假期里我更多的是在尽自己作为母亲和女儿的责任,而自由支配时间的带薪年休假里,则是我作为妻子,和老公一起享受二人世界的假期。每一个角色对我而言都很重要,所以,我当然希望“黄金周”和带薪年休假同时存在。

结束语

过去十几年里,人流过于集中、交通拥堵、景区不堪重负等连锁问题,让“黄金周”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拥堵式休假”似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带薪年休假制度推出多年,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镜花水月”,至今难以切实地享受到。“全国假日办”被诟病多年,人们不满的其实是跟不上时代发展,满足不了大众需求的休假制度。更多元的休假方式,和法律法规层面对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保障,才是人们对于休假那点事儿最务实的期盼。

著名作家梁晓声曾用四句话来表达他对“文化”的理解,那就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梁先生在这里说的虽是“文化”,但我觉得通过这几点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文明素质。“十一” 是人们或出国观光或周边行走的旅游旺季,文明旅游的话题再次被人们提起,一些机构也对此发出倡议,总之都是希望大家多些自觉、自重,少做些有碍观瞻、有损形象、为人不齿、授人话柄的事情。其实我倒是觉得,话多无益,每个旅游者只需将梁晓声上面这四句话当作行囊带着上路就可以了。一路时时以之检视,以为约束,那么到终了这一趟走下来,必是一场只加分不跌份儿、只增光不抹黑、只让人点赞不让自己露怯的文明之旅。

有了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我们就会顾及自己的尊严,顾及自身所代表的群体、国家的形象。因为内化于心,外见于形,我们的修养会在不经意间通过我们的举止言行而展露于人。这装不出来,也遮掩不住。近些年来一些出境旅游的人,常常因为一些不文明的举止,被国外的人不屑,甚至给整个中国游客都贴上标签。这固然有别人偏见和成见的因素,但我们也不能不从我们自身的修养去对镜自检,有所省思。

有了无需提醒的自觉,我们才会有所持守,有所依规,既不盲从,也不犹疑。比如我们会自觉遵守秩序,我们会自觉礼让老幼病残,我们会自觉不惜多走几步将空水瓶、食品包装投进垃圾箱,我们会自觉爱护风景地的一草一木。不会因为身边一帮人都乱来而跟着一哄而上,也不会因为无人监督而把自觉也像垃圾一样弃之不顾。

有了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我们才懂得敬畏规则,遵守公德。自由是以部分个人权利的让渡和牺牲为代价的,但它能实现群体利益的最大化,而自己从长远或者更大范围来说,其实也是受益的,所以这种牺牲也是必需和值得的。比如我们按照导游约定的时间集合,虽然个人放弃了一些没有来得及细细赏玩的景色,但尊重了集体的时间。否则,你迟迟不至,不但让一帮人等你一个,到下个地方,别人也可能会拿拖延不当回事儿,则你的时间也会被浪费,你和同伴的行程也会被耽误。

有了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我们就会以体贴之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去行事,而不是利己损人,不会自私冷漠。在检票口,我们不会去加塞插队,因为别人也着急,也想早点一睹为快;在山路上,看到羸弱的老人,我们就会主动伸出手来扶一把,因为他(她)需要帮助;在有纪念意义的景点,我们就不会顺手涂鸦“**到此一游”,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和兴奋,却毁坏后来人的心情和美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别人着想,就是不做自己厌恶的事,因为那同样也会讨别人嫌。

在旅游的行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欣赏、感受着大自然的造化之美、历史古迹的人文之美,同时我们更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展示、传播我们内心的善意之美、修养之美、文明之美。文明旅游,在欣赏风景的同时,我们自身也是风景。

每年的“国庆黄金周”,都预示着一个蓬勃的旅游市场机遇。今年也不例外,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国庆黄金周旅游市场趋势预测,将接待4.8亿人次,同比增长13%。旅游收入将达到27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旅游市场又将迎来一个喜大普奔的大好形势。

但是且慢,另外一组数据给这样的惊喜泼了一盆冷水:国家旅游局数据表明,今年出境游将达到1.16亿人次,旅游消费将超过1550亿美元,中国大陆公民出境消费为海外游客入境消费的3倍,也就是说,2014年将面临上千亿美元的旅游逆差。

尽管有专家出面指出,千亿逆差有助于贸易再平衡,所谓贸易再平衡,就是指正常贸易出口顺差太大,需要用其他方式适当进行平衡,其中居民出境游,在国外花钱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贸易再平衡手段,不仅可以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可以减轻国外市场对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关注,不失为一石二鸟的妙计。

这只不过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自欺欺人罢了。逆差的形成取决于入境和出境两个方向。旅游业是体验经济,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在高度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旅游市场中,人流总是更向往体验更好、服务更周到的旅游目的地。

过去十年,出境游人数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迅猛增长,而从2008年起,入境游接待总量几乎维持不变,其中来自欧美等国的旅游人数,甚至逐年下降。这充分说明,贸易再平衡只是旅游贸易逆差的一种副产品,即使在平衡贸易顺差的过程能发挥再大的作用,也不能掩饰国内旅游环境、消费环境、游客体验与国外的巨大落差。因此,贸易逆差真正反映的其实就是境内外旅游市场在发展水平、程度上的差距。

人所共知的事实是,中国大陆游客出境游绝大多数是奔着购物而去,旅游消费的六成是用来购买商品。原因很简单,出国的人群以中产阶层为主,他们想要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国内高品质商品不仅数量有限,价格畸高,自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到国外一看,从LV到香奈儿,从奶粉到iphone,不仅价格远低于国内,市场环境还更加诚信有序,买完商品回家,连机票都能赚回来。其实,若在国内就能实现这样的追求,他们又何必远赴重洋。

津津乐道于贸易再平衡的专家和官员们,对这一场景似乎乐见其成,并愿意看到这样的贸易结构长期存在,然而一旦这样的贸易结构固化,将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长期而深远的不利影响。

一旦固化,中国国内市场的消费水平将始终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国际贸易链条中也只能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经济总量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只是一个体量巨大的加工厂而已,尽管这些高端商品的生产完全有可能是在中国境内,但市场却在境外,人民要么花更多的冤枉钱在国内购买一些高品质的商品,要么只有到国外去采购。从而导致整个高端市场的流失。例如iphone6,成本1227元,富士康加工厂每台只能挣25元,剩下的利润大头都留在了苹果。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新兴市场国家转型成功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也在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没有及时在国内形成高品质消费市场,而是拱手将这部分市场让给发达国家,使得国内消费市场始终在一个较低水平徘徊,最终丧失了向上攀登的机会。而所谓的高品质消费市场,具体讲起来,要求也并不高大上,反而是一些应当成为标配的市场经济条件:安全无害的商品品质、诚实守信的交易环境、公道公平的成交价格以及完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要实现这一点,尽管需要在政策、制度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但必须迈出这一步。

历史不能重演,我们不能满足于“买遍世界就是国力强盛”的幻觉,应当警醒过来,改善市场环境,满足人民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最终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

“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许多公民将选择外出旅游。国人的海外形象和景区的整洁秩序都将面临一次大考。鉴于近年来不断曝出各类不文明行为,有必要及早提醒:出游,请把文明带上。

公众还记得,曾有中秋过后,三亚3公里海滩布满垃圾达50吨;某年国庆一日,天安门地区扫出近8吨垃圾;埃及3500年前的文物被刻上汉字“丁锦昊到此一游”……节假日,常常是游客在景区不文明的陋习集中现身之时。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旅游休闲日益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内容。据统计,2013年全年,中国出境旅游已达9819万人次,境内旅游32.5亿人次。在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数面前,即便是少部分人的不文明行为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无论是随意插队、高声喧哗,还是随地大小便、在景区乱刻乱画,都是不文明的陋习。一般来说,选择节假日出游的公民,绝大多数经济条件都应该不会太差。不管是在家里、社区还是工作单位,很多应是遵纪守法的模范。为何一到外出旅游,就把乱扔垃圾的陋习暴露无遗呢?从根本上说,还是文明素养并未内化为自觉行动。

当外出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钞票随身带、相机身上挂、家人伴左右,文明却没成随身“装备”,问题自然就产生了。一个尴尬的现状是,中国游客留给国际社会的印象并不佳,要么是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要么乱扔垃圾,甚至公开违反当地禁忌。“中国人出境看世界,世界也在看中国。”出国旅游的公民是国家名片,种种陋习自然会严重影响国家形象,必须坚定地予以革除。

革除陋习,必须带上文明。而公民文明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既要有相应的制度跟进,保障文明素养的提升落到实处,也需要积极引入学校教育、家庭影响和社会评价,形成舆论监督、道德约束等机制,营造一个“人人有道德、人人守公德”的良好氛围。

革除陋习,必须加强管理。这需要景区、旅行社等方面形成合力,为游客出游提供便捷、多样的选择,更好地保障文明出游落到实处。我们也看到,从上海到西藏,从沈阳到武汉,各地纷纷发出帮助游客养成文明旅游习惯的倡议、通知、措施,以期形成文明、秩序、规范的旅游环境。

“带走的是好心情,留下的是好印象”。公共场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面镜子。为了自己的出游更舒适,为了他人更愉悦,也为了维护并提升国家形象,公民出游请带上文明。

“全国假日办”撤销之后的第一个黄金周即将来临。黄金周存废之争、带薪休假如何落实等老话题,日前又成为相关部门和研究者争论的热点。与此同时,因大量游客集中出行,“十一”黄金周期间,交通、住宿和景区面临高强度压力已成惯例。黄金周早就是人人不能割舍却人人都要吐槽的“黄金粥”。

若干调查显示,国人对保留黄金周制度多持赞成态度。早在“五一”黄金周取消的时候,网络上就发生过一轮民意反弹。人们逐渐意识到,在黄金周期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一种无奈而现实的选择。在带薪休假落实不到位的前提下,把“黄金粥”煮得更好吃,是短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调节生活节奏、拓展见识,外出旅游已成许多人的“精神必需品”。对他们来说,黄金周是长途旅行最便捷的时间窗口,“十一”出游已是顺理成章的选择。何况从发展旅游业出发,利用黄金周契机推动景区发展,也是撬动旅游经济发展的有效杠杆。因而,站在限制客流角度取消黄金周,既有悖于国民出游的强烈意愿,也与发展旅游业的经济规划背道而驰。

既是如此,有关部门就只能在如何煮好“粥”上多下功夫。事实上,面临高强度的接待压力,交通、旅游等部门还是可以未雨绸缪,让这锅“粥”煮得更加鲜美,在人人分而食之的情况下,分得更加均匀和合理。

过去一些景区利用远道而来的游客哪怕票价再高也会咬咬牙进去观看的心理,采取门票“逢节必涨”的战术大捞一把。针对这种现象,今年一些景区启动“免费大餐”,开了个好头。“一分钱一分货”,如果把风景区美景比喻为一道大餐,那么同时享用的人越多,美味就会相应削减。以降价乃至免费的方式,补偿人多时服务水准下降的缺失,是既符合市场规律又顺应人情的做法。

未雨绸缪还在于预判形势,这已经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这次“十一”黄金周,一些景区努力推广网上门票预订服务,并结合景区承载量设计售票限额。以往,游客到了景区大门口,才发现根本进不去,人员大量聚集甚至发生大规模纠纷。以预约、预订的方式,打好时间差,就能避免到门口进不去的尴尬局面。今年手机移动客户端也参加了这场旅游服务赛跑,它的意义不光是为消费者省钱,还将带来更有规划的出行路线和更舒心的行程体验。

为避免黄金周交通拥堵加剧,高速公路对小汽车的免费通行政策已实行两年。面临“免费更堵”的指责后,高速公路管理方才实行不发卡抬杆放行的措施。不过,目前只有私家车享受免费通行,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大客车反而享受不到免费政策。如果黄金周时大客车通行也能免费,自然能分流部分自驾游客转乘大客车,增加出行效率,减少拥堵。

黄金周真要做成一锅香喷喷的好“粥”,就要在游客涌入——“米下锅”之前做好准备。多年黄金周给相关部门带来的挑战,早就可以转化为经验。压力难免,只要“未雨绸缪”,这场旅游大战就能打得安全而舒畅。

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认为今后中国假日制度的重点必然要转向带薪休假,黄金周应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通过增加分散的带薪休假来解决“缺假”问题,建议全国人大立法固定放假规则,将国庆节的法定假日调整为1天。(9月25日《中国青年报》)

前不久,“全国假日办”被撤销,坊间像过年般热闹,人们组团对其发出了“走好不送”的“贺电”。然而,假日办撤销了,假日怎么办?这仍然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它关系着亿万人的生活质量,无疑需要一个集聚民意的广泛讨论。

像黄金周的去留,假到底该怎么放,众口难调与存在争议是一个基本事实。那么基于这一事实,就更该把话筒交给群众,以充分汲取民意。毕竟,即便坊间对放假安排方案流露出不满,那也是表达了一种对改革的期盼。

比如,去年,主持人孟非“春夏秋冬四季应各安排一个长假”的方案,就曾获得大量支持。比如,有专家提出,国家可使国庆长假从南方到北方的情况变得不同,并授权各个省政府自己来制定其他长假,让长假达到21天或15天总的供给量,也引起过热议。再比如,这次蔡继明教授“去黄金周”化的观点,都扩展了我们对假期安排的思考维度。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国人才渐渐有了双休日的概念。而从1999年起,我们才知道什么是黄金周。之后的2008年,我国开始施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人们才有带薪休假旅游的新概念。然而,这个条例在实际执行之中,情况却并不乐观。来自人社部的一项调查就显示,目前带薪休假落实率仅为50%。并且落实带薪休假比较好的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落实起来相对较差。

另一方面,就假日总量来看,笔者粗略计算,以一年365天为例,我国每年有115天休假日,但是除去双休日的104天,法定节假日就变成11天了,在世界上处在中等水平。并且这11天有的还要从双休日中还班,而就带薪休假天数来看,也和一些发达国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所以,蔡继明教授的“今后中国假日制度的重点要转向带薪休假”的说法,大体符合我国职场现状。只不过,我国还有一个特殊的国情,那就是中国各地区存在较大发展差距。这导致中国社会因外出务工而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得很多人的工作地点和家庭所在地高度分离。在这种国情下,便需要“黄金周”式的长假来满足家庭团圆的要求。如果假期零碎,那么对流动劳动者们来说,意义也就不大。并且黄金周变成问题周,也并不全是因为长假集中所致,比如,公共服务短缺、旅游行业畸形发育等方面也是问题肇因。所以,简单地破除长假也不可取。

相关数据显示,即将到来的国庆黄金周,预计将有7亿人次出行。但节日还没到来,我们就已经感受到抢票的难度,这意味着很多人的出行不会轻松。挤掉双休日,拼凑小长假,导致票难买、景区贵、路上堵,休闲旅游需求集中释放,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凸显。所以,如何在众口难调的背景下,让休假更具个性化,增强幸福指数,显然值得讨论。而讨论越多,汲取的民意维度越广,假期安排才会更合理,才能让更多人畅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权利盛宴”。(文峰)

“应该取消‘十一’黄金周,将国庆节的法定假日调整为1天。”清华大学某专家的高论引发激烈争议。(9月25日《中国青年报》)

专家立论基础有三:首先,造成短期成本剧增、公共管理费用增加、景点破坏等问题;其次,对旅游业贡献不大;第三,绝大部分国家国庆节只放一天假。

第三点显然是偷换概念,国庆节只放一天假,不等于取消黄金周,日本、韩国都有黄金周,与国庆节并存。

不设黄金周,同样有高峰,比如英国,大多数人将旅游计划安排在七八月间,而每年4月美国华盛顿樱花节,照样人满为患。相反,日本黄金周拥堵不多,因40%的人出国旅游。

可见,仅翻经济账,黄金周也许并不那么重要。有了它,对旅游业助力有限,没有它,天也塌不下来。

期待黄金周,是因为它保障了普通劳动者休假的权利,“带薪休假”再“科学”,一直落实困难,如果政府不画出这道线,普通人拿什么去博弈?

中国正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权利是个敏感话题,因头绪繁多、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动荡,所以才要稳字当头,不能今天有利用价值,立刻就出新政策,而明天不需要了,又说撤销就撤销,如此来回折腾,除了捧红几个专家,意义何在?

任何一个举措,都会产生正面效应和负面效果,只想正面的,拒绝负面的,事实上不可能,关键看能否通过社会的方式加以微调,使其正面效果最大化,而负面效果可控。这就要求学者们不能呆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玩概念游戏,只靠调查数据来搞图纸作业,而是真正深入到百姓中去听听意见。既然黄金周已实行这么多年,国际经验也非绝对行不通,为何一定要妄言废立?一定要耸人听闻呢?

成为名人,绑架公意,或者很有专业成就感,可这对社会有何建树?按清华大学这位专家的意见,有负面效应就该一律斥革,那么从“自行车污染比汽车高”,到“北京房价应该30万/平米”,这些“高见”又怎么说呢?这样的专家不要也罢。

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三峡大坝有长达600公里的水库,大坝左右岸安装的2250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为世界第一,它和葛洲坝一起,已经成为世界罕见的人造新景观。整个三峡大坝景区,将自然美景、古代遗址和现代奇迹的魅力集于一身,对中外游客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每年旅游高峰期间,特别是节假日期间,三峡大坝景区都会出现游客“井喷”,自然,这些源源不断的旅游客源给当地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包括三峡大坝景区收取的门票。

但是,三峡大坝的建设凝聚了国家财政的巨大投入和全国各地的慷慨支援。三峡工程于1994年12月动工,到2009年全面竣工,历时15年,总投资高达4954.6亿元人民币,100多万当地居民因工程建设需要而移居全国很多省份,移民安置地政府和老百姓都作出了利益的牺牲。因此,在三峡大坝的建设中,全国民众都作出了贡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全国民众都是它的“投资者”。但是,当他们来到曾经为之付出心血的大坝看一看的时候,却需要掏钱才能进入,一个用全国民众的真金白银堆砌起来的巨大工程竟然成了当地敛财的通道,这于情于理都是说不通的。因此,三峡大坝景区向国人免费开放,实际上是一种正本清源,也是三峡工程对其“投资者”的应有回馈。理清了其中的脉络,就可以理解三峡大坝景区继续对外国游客收费的道理所在了,因为外国人在三峡大坝的建设中并未作出贡献。

尽管如此,此次三峡大坝景区能够向国人送出“免费游”红包,还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旅游业被作为“无烟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很多地方重要的经济来源,其中的一大块就是门票收入。很多地方发展旅游业,都是将景点圈占起来向游客收取门票,而且不断涨价。就在最近,借着“十一”黄金周旅游高峰即将来临之际,很多旅游景点的门票又往上涨了一大截。这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但是由于旅游景点都是唯一性的,因此民众对此又无可奈何。在此情况下,三峡集团和宜昌市政府能够“逆袭”送出“免费游”红包,颇有一种“壮士断臂”的精神,而选择在“十一”黄金周旅游高峰前夕作出这一决定,更体现了其让利于民的决心。

今年7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了旅游业,要求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并将其提升到扩就业、增收入,推动中西部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的战略高度。可以期待,旅游业在我国将迎来一个大发展。但是,很多地方对于旅游经济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只是简单地将其理解为门票收入。其实,旅游经济是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消费行为,游客到一个景点旅游,需要食宿,还会购买当地的土特产,这种由旅游带动起来的衍生消费也有很可观的市场能量。如果发展旅游经济只是局限于景点门票涨价,反而会对一部分游客起到阻遏作用,而当游客被高价门票阻挡住的时候,他们所带来的衍生消费也就无从谈起了。而三峡大坝向国人送出“免费游”红包,从短期来看,似乎会减少旅游收入,但这使三峡大坝景点在民众当中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从而能够促进当地的旅游衍生消费出现增长。

三峡大坝景区的“免费游”红包,在目前由政府倡导的促进旅游业发展中还不多见,但这一行动为旅游经济注入了新理念。地方政府应该向三峡集团和宜昌市政府学习,不为眼前的短期旅游所惑,而是将旅游经济的发展立足于吸引更多的游客进入拉高综合消费这个长远目标上来。

周俊生(上海 学者)

三峡大坝从9月25日起,国人免票外国人仍需买票,一时之间,“给力”、“扬眉吐气”等评价不绝于耳。客观来说,尽管景区免费是好事一桩,但不得不承认,此举更像是一场营销炒作。一则,国人免费外国人不免费的方式,仍然存在争议,如是否有歧视外国人之嫌?是否只是炒作的噱头?二则,恰巧在十一前夕,正好是公众关注旅游的时候,此时三峡大坝景区推出免费政策,并迅速占领了各大媒体,且又没有花广告费,可谓高明的营销手段。

即便三峡大坝对国人免费有营销炒作的嫌疑,我们还是希望这样的炒作多多益善,更希望这成为各大景区告别门票依赖、开始转型升级、开启免费时代的契机。毕竟,与国外景区相比,国内景区门票的确偏高,5A景区早已集体进入“百元时代”。而国外呢?日本富士山免费;美国 “大都会博物馆”最高票价也就30美元,还可以随意“砍价”;法国卢浮宫门票也约合人民币85元…… “徐霞客们早已变成宅男”的调侃,便是国内景区门票过高最为形象的注脚。

此次三峡大坝开启免费时代,并非没有前车之鉴,杭州西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数据显示,杭州西湖从2002年10月起,开始免收门票,研究者称,西湖当年失去了600万元门票收入,但景区内的茶馆餐饮纪念品商店等商业租金增值700万元。而从更加广阔的视野来审视——西湖免费十年,杭州的境内外游客人次数增加了2.1倍,旅游总收入增长了3.7倍。数据从来都不会说谎,它总以量化的评价,给你提供最为直观的参考。

三峡大坝如今对国人的免费,很难说不是以西湖为参照物。不过,对于三峡免费,仍有一些期待与希冀:一则,希望三峡的免费是永久性的,不要朝令夕改,应持之以恒,如此才能如西湖一般及时转型,告别门票依赖;二则,希望三峡大坝别搞花架子,即免费应该是货真价实的“免费”,而不能被“票中票”所消解,对于景区内的增值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景区本身而言,不该再有小范围内的门票。如此,三峡大坝的免费,才能赢得民心。

公益性与公共性,理应成为山水景区的本质属性,毕竟,这是大自然的产物,是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应该全民共享,没有谁有权圈起来收钱。既然如此,就不能让山水景区成为一些人的摇钱树,让景区成为某些利益团伙的后花园。诚如知名旅游专家刘思敏所言,“建立国家公园、省立公园预备清单制度,确立合理成本+合理利润的门票形成机制,仿效上市公司公布年报,透明、公平,才是现实之道。”换言之,在推进景区回归公益性的路途中,呼吁景区公开账本也是绕不开的话题。

对于三峡大坝的免费,很多人认为,这是红利、福利,但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权利而已。一个必须重复的常识是,山山水水这样的景区资源,本来就应该属于公共资源,一些管理景区的企业,也应是公共资源的看门人,而不是“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的商人。虽然三峡里修建了大坝,但三峡大坝这个景区的投资、修建与维护,大部分也是由纳税人埋单。三峡大坝这个景区如此,其他景区亦然。既然纳税人已经埋过单,又怎能让他们“二次埋单”呢?

遗憾的是,这些年,免费或票价很低的景区很少,让游客们习惯了“高门票”的时代,当“高门票”成为一种下意识的习惯,如今稍微有个景区免票,一些人就会有种感恩戴德的感觉,认为这是景区给的福利,这其实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在作怪。就此来说,三峡大坝的免费,只是公众权利的一种回归,希望这样的权利回归,能够再多点。如此,景区才能告别门票依赖,旅游产业才能步入长远发展的正轨。

龙敏飞(云南 职员)

【很多人“赖”住黄金周不撒手,并不是有多喜欢黄金周,而是为了“逼”出一个全面、完备的带薪休假制度,使之尽快落实为国民的法定休假权益。带薪休假一天不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人们对假日制度改革的敏感和疑虑,对有关取消黄金周议题的警惕和抵触情绪,就一天也不能消退。】

国庆长假临近,黄金周制度的发展及走向再次引发舆论关切。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提出,今后中国假日制度的重点要转向带薪休假,通过增加分散的带薪休假来解决“缺假”问题,黄金周将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他建议全国人大立法固定放假规则,国家领导人带头示范带薪休假,随着带薪休假的落实,将国庆节的法定假日调整为1天。

蔡继明教授长期研究假日经济和假日制度,并参与有关部门的相关调研和决策咨询,他对国家假日制度发展和改革黄金周的建议,具有不一般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然而,蔡继明主张假日制度应重点转向带薪休假,黄金周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被一些媒体解读为“应取消‘十一’黄金周,落实带薪休假”,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口水战。一些网友仅凭新闻标题,认定蔡继明是在呼吁立即取消“十一”黄金周,其目的是要剥夺公众来之不易的长假福利。有的网友认为,2008年国家对假日制度作出调整,取消了“五一”黄金周,每年黄金周从三个减为两个,现在如果又要取消“十一”黄金周,接下来说不定连春节的黄金周也保不住,那就太可怕了。主张黄金周淡出的蔡继明教授,就这样被当成了黄金周制度的“敌人”,受到许多网友的质疑和抨击。

对于黄金周和带薪休假之间的关系,蔡继明教授原本是分析得很清楚的,但他的意见仍然招致许多网友的误解,可见网友在此问题上有何等性急与焦虑。假日制度重点转向带薪休假,黄金周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这的确是国家促进国民旅游休闲、推动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方向,但普通公众担心的是,目前带薪休假制度尚未全面落实,不少地方和单位的带薪休假仍停留在纸面上,这时如果取消“十一”黄金周,势将造成国民旅游休闲福利的重大损失。

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对有关部门包括决策部门而言,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难度和成本,显然都要远大于取消黄金周。即便这两者都不是一步到位,而是有一个此消彼长、同步进行的过程,但事情发展到后来,很可能是取消黄金周毫不含糊,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却步履蹒跚,以至于黄金周已完全淡出历史舞台,带薪休假仍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迟迟不能有实质性进展。正是出于这种疑虑,许多网友要求,先不折不扣落实带薪休假,再讨论是否取消黄金周,否则一切免谈。

其实,人们并非对黄金周有多么深厚的感情,近年来黄金周的全民集中出行,加剧交通拥堵、景区爆棚、秩序混乱、服务质量差等问题,早已让人啧有烦言。但是,每年的假期就这么几天,黄金周期间你不出去,其他时间你就没法出去,大多数人只能一边抱怨,一边照样出行不误,活生生把黄金周挤成一锅“黄金粥”。如果带薪休假制度能早日落实到位,每个人都能分散、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假期,即便国家没有明文取消黄金周,它也将变成一种正常、“消极”的存在,几万几十万人同时涌向某个景区的“黄金粥现象”,自然将淡出历史舞台。

很多人“赖”住黄金周死活不撒手,并不是有多喜欢黄金周,而是为了“逼”出一个全面、完备的带薪休假制度,使之尽快落实为国民的法定休假权益。带薪休假一天不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人们对假日制度改革的敏感和疑虑,对有关取消黄金周议题的警惕和抵触情绪,就一天也不能消退。

【文明旅游之美,美在个人、美在细节,更美在安全。一国国民走出国境,既是国家形象的昭示,也是一方文明的播撒,映照着个体背后的国家治理能力】

上海拟设不文明游客黑名单并纳入征信平台,无锡建居民出境不文明行为信息数据库,唐山不文明者再出境将遭严审……随着“十一”黄金周渐行渐近,多地针对海外旅游不文明行为公布“硬约束”,警示着中国人的海外形象又面临一次大考。

旅游本是轻松美好的话题,然而近年来,无论旅游文明还是旅游安全,在媒体的聚焦之下,都似乎有些沉重。前不久,在马尔代夫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365bet官网:,以一番幽默插话的方式强调,要教育我们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要去破坏人家的珊瑚礁。少吃方便面,多吃当地海鲜。言之谆谆、语重心长,既有对文明的要求,也不乏善意的提醒。

插队没商量,喧哗声震天,贪图小便宜,不注意卫生……中国人的旅游陋习,一度令人侧目。国外有媒体曾刊发文章,标题就是“让世界各国又爱又恨的中国游客”。该文在分析中国游客带来购买力的同时,称中国人接过美国人和日本人的接力棒,“到处讨人嫌”。的确,在国外一些景区,“请勿浪费”“请勿触摸”等专门的中文提示并不鲜见,有的餐厅或商场甚至开辟独立区域专供中国人使用。这些表面上的“VIP”待遇,实质上反衬出少部分中国人不遵守旅游文明的现状,可谓让人脸红的提醒。

置身异国的文明场域,中国公民展示自身文明之美,也是在诠释国家之美;每一位中国人,都是展示国家形象的最好名片。据统计,2013年全年,中国出境旅游已达9819万人次,预计未来5年出境旅游总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在这种背景下,尽管绝大多数出境游的中国公民都比较注重个人素养,但由于每年约1亿人次的庞大基数,即便只有微乎其微的人不讲文明,也极易让他人形成“刻板印象”。正因此,不论是否存在争议,类似埃及卢克索神庙“到此一游”、法国卢浮宫水池“集体泡脚”等事件,都应成为反思旅游文明、激发“文明耻感”的契机。

出境游迈入“亿人次时代”的另一面,则是安全问题前所未有地突显。早在1986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就曾告诫,世界正进入一个不同于传统社会的“风险社会”。近30年过去,人类社会今天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只多不少。今年以来,我国游客在越南、菲律宾等地遭绑架、抢劫等事件,也一再让人们领悟到安全的不可或缺。《中国游客境外旅游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游客在选择境外游目的地时,安全性和政治局势已经超过性价比,成为首要考量因素。这些都表明,安全与文明相伴,同样是旅游的必需品。

文明旅游之美,美在个人、美在细节,更美在安全。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一国国民走出国境,既是国家形象的昭示,也是一方文明的播撒,映照着个体背后的国家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切实保障中国游客的安全和合法权益,有赖于相关部门不断发力,以实际行动诠释国家软实力,为海外公民安全提供更好保障。对于公民个人而言,应充分做好出行准备、密切关注有关信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隐患,避免陷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险境。

《礼记》有言,“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旅游不是天然的生活方式,文明也并非一天养成。上个世纪早期,美国人在英国人眼中难逃“暴发户”印象,日本游客也曾被欧美人翻过白眼。每个人从自己做起,把“文明”牢记于心、将“安全”摆到更高位置,我们就能带着憧憬从容启程、载着记忆平安归来,让中国游客成为寰球舞台上流动的风景。

【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借助节日而建构的集体记忆中只有寥寥的“花钱”二字,我们又将如何去锚定自己飘忽不定的身份呢】

中国有着古老的文明,自然也有着最浩繁的节日。即将到来的国庆节,属于最重要的政治类节日之一。怎样过国庆节,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本身,就是成熟公民自然意识的体现。

世界上的国家几乎都设有国庆日,但“庆”的内容因国家历史而各不相同。美国和加拿大的国庆日都是独立日,亦即脱离宗主国英国获得自治权的日子;德国的国庆日为10月3日,乃是东德与西德在1990年统一的日子;法国的国庆日7月14日,源于1789年这一天爆发的大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君主政体。我们的国庆日,则是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与世界各国一样,国庆日是中国人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庆祝方式,则随时代变迁而变化。在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庆典莫过于天安门广场上的国庆阅兵,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4次大阅兵,有10次发生于上世纪50年代。而1999年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公布,使得黄金周正式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国庆方式。而当初为了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动的黄金周,其消费习惯却成了新的传统。中国人的热钱会在这7天里风雨无阻地“拯救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国庆节也就成了集中消费的节日。

尽管我们不能简单认为,放假时间越长就越破坏节日本来的意义,但的确很难想象,通过旅游和消费欢度“黄金周”的国人,究竟会有多少心思去思索“爱国”的问题。

阅兵仪式、集体游行和焰火晚会是中外共通的庆祝方式。但相比之下,外国的国庆日还包括很多更“有人情味儿”的民间活动。比如服饰,很多加拿大人会在国庆日穿着与国旗“同款”的枫叶服装,用“国家的象征”将身体包裹;美国人对星条旗的“穿戴”更是举世闻名,女性甚至会穿星条旗图案的胸衣。2010年美国国庆日,我恰好在加州访学,圣巴巴拉小城的国庆大游行就热闹异常。美国朋友告诉我,除了华盛顿、纽约这些地方的盛大游行会由政府部门协调组织外,大部分地方的国庆游行都是小镇居民的自娱自乐。国庆日虽犹如狂欢日,情绪上却紧扣主旨:爱国。

在中国,尽管一再强调历史内涵,政府组织推出了许多文化活动,但在大众层面,几乎所有节日都被消费所冲淡。圣诞节、万圣节这些无论在现实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均与中国人毫无关联的“舶来节”自不待言,就连那些最纯粹的本土民俗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上元节,以及春节,也都被裹上一层浓墨重彩的商业外衣。而这些节日所代表的传统生活方式,却日渐被人遗忘。土生土长的“乞巧节”,因牛郎织女的传说而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但商业味浓重,真正的文化内涵却被遮蔽。事实上,即使是西方的情人节,也是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意涵的,绝不等于互相赠送鲜花和巧克力这样简单。

将所有节日粗暴地改造为消费主义的仪式,无疑构成了对于文化传统的巨大创伤。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借助节日而建构的集体记忆中只有寥寥的“花钱”二字,我们又将如何去锚定自己飘忽不定的身份呢?

让节日回归其本来的意义,关键在于弱化缺乏文化内涵的“消费”在节日庆祝方式中扮演的角色。其实,看看美国圣诞和新年的消费狂潮,在“花钱过节”的问题上,也都大同小异。关键问题是,在国家经济蓬勃发展,以至于文化上的焦虑感也快被市场繁荣掩盖的今天,我们的确需要更多反思。

黄金周依赖症2014-09-26 07:53

一个所谓“黄金周”,在中国引发的口水大概可以引发一场1998式大洪水。国务院宣布设立后,尝试几次的人们开始怨声载道,舆论一齐呼吁取消;黄金周被减少后,舆论似乎想起了它的好,又要求复其旧制。这样翻来覆去,已经多年了。

《中国青年报》昨日刊登一篇对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的专访,蔡教授说,今后中国假日制度的重点必然要转向带薪休假,黄金周应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他建议可以国庆少放两天假,将春节的法定假日由现在的3天适当延长为5天。结果网上立时炸开了锅,有人说教授“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有人指责蔡的建议就是废掉“十一”黄金周,当然也有各色相反的观点。

我真的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在那里热烈地争吵,为什么那么投入、那么舍得花时间精力。我相信,争吵的原因是很多中国人舍不得黄金周了,患上了黄金周依赖症。原来没有黄金周,后来政府设立了,从此中国人离不开它了。就跟央视春晚一样,这些年来大家一直在骂它无聊,但最近传出央视今年不办春晚了,很多人又着急起来。不管是多么荒唐的东西,只要推行几年,很多人就会患上依赖症,一听说要取消,马上如世界末日将要来临。

其实,黄金周是一个强扭的瓜,几乎可以被视为一个伪概念。国民本来就有的7天假日,被政府捏到一块儿,再命名为“黄金周”,从此金光四射。而国民享有的假日既没有减少,也没有增加。但是很多人以为自己多了一项社会福利,说起来乐呵呵的。

在此断言黄金周不是福利,有些人很可能坚决不同意:如果政府不把假日归在一块儿,我们能出去游玩吗?已经有人指出,所谓黄金周旅游,等于是把人当成了推动GDP增长的工具,而不是帮助人们休闲。但很多人不管这些,他们就喜欢这样一种安排。

但我相信,那么留恋黄金周的人其实是些对旅游、休闲叶公好龙的人,他们嚷着吵着,其实并非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假如没有黄金周,其实大家的假期并没有减少;保留甚至增加黄金周,休闲时间也不可能增加。没有黄金周,如果你是真想出门旅游,你大可以灵活地安排工作,或者跟同事调剂一下时间安排,就可以上路。我经常看到的倒是人们主动放弃休假权:年假不休或者不休完,婚假主动放弃,探亲假主动放弃。但一说到取消黄金周,他们就嚷嚷起来。

保卫黄金周的人并不是想痛痛快快地休个七天假,他们想要的是全国步调一致,从而获得一种休假安全感:大家都不上班,不会受到老板或领导的批评,单位没理由少发某一个人的奖金,个人不会有误事之虞。让他们自己休自己的假,他们就感觉离群索居,必须自己安排自己的日程,他们无法忍受这种自由的状态与个性化生存。

有些人对大众构成持久依赖。他们对个体的自由状态不知所措,需要外部强制与安排,必须将自己投入到黄金周这种宏大叙事,人们才有信心度过那些日子,找到度假的意义。当政府表示某种变化的时候,他们很自然地就茫然不知所措了。

全国首批5A级景区、首批工业旅游区示范点之一的三峡大坝对中国游客免收门票,外国人则仍需买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和宜昌市人民政府日前联合宣布了这一新规。三峡大坝景区新规免费对象,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华人和华侨,外国人游览景区仍需购买每张105元的门票。(《人民日报》9月25日)

随着国庆黄金周的到来,景点门票涨价的话题,再度引人关注。在门票价格涨声一片的背景下,与某些地方“三年涨一次”的节奏相比,三峡大坝景点宣布的这一内外有别的门票政策,获得了舆论的一致好评。很多网友感叹,国人终于在自己的国家里,得到了比外国友人“更高一等”的待遇。就像外资企业的所得税之前都要比内资企业低很多一样,让“外国友人”在我们的国家享受“超国民待遇”,几乎已成某些决策者的常态思维。

比如河南安阳,之前就曾宣布包括世界遗产殷墟在内,当地所有景点将对持有外国护照的游客免费开放,其理由竟然是吸引外国游客,“想办法挣外国人的钱”;言下之意,国人反正人傻钱多,无论怎么收费都会去的,外国人则需要搞点优惠才能吸引来。与安阳市的“崇洋媚外”相比,三峡大坝对国人免票对外国人收费的做法,无疑更让人平添一种身为这个国家公民的自豪感。三峡大坝本来就是全体纳税人投资兴建而成的,不对国人收费才是对的。

这无关歧视。一方面,“谁投资谁受益”是基本的经济原则,作为三峡大坝的全民投资者,国人理当享受免票待遇;另一方面,不同的人群拥有不同的消费能力,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较之国内消费者,普遍拥有更高的消费能力。景点门票对本国人更优惠的内外有别,绝非三峡大坝的独创,而是国际上较为普遍的做法。比如俄罗斯,几乎所有景点收费都内外有别;在印度,外国人门票较之本国人往往高出几十倍。

某种意义上,三峡大坝对国人免费,是一个“可以有”的模式。对于国内景区而言,免费与否其实并不是能否吸引外国游客的关键;相反,免费对于吸引国内游客的价值会很大,免费游西湖就是最好的例证。祖国的大好河山与名胜古迹,本来就是自然的馈赠与祖先的遗留,让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能够像历史上的徐霞客那样“游得起”,三峡大坝内外有别的免费政策,堪称开了一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