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六小龄童上春晚

近几天最热的话题,无疑是1986年版《西游记》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春晚节目被毙”的传闻。尽管六小龄童本人证实,此前并未接到央视春晚节目组的邀请,仍有不少网友向春晚导演喊话——“就算六小龄童坐春晚舞台上嗑瓜子,我们也愿意看”。

 资  讯 

六小龄童是否上春晚,还是让观众说了算

即时 | 2016-01-29 12:28

在即将亮相的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上,观众最期待看到的身影不是任何一枚小鲜肉,而是在老版《西游记》中扮演孙悟空的六小龄童。日前,网传六小龄童与郭富城搭档出演《猴戏》,但节目却被毙了。为此,凤凰娱乐联系了六小龄童,他表示从未接到央视春晚的邀请,更没有与郭富城合作演出的事情,“没有这回事。”(1月28日凤凰网)

春晚是全国亿万观众的娱乐大餐,既然如此就应该把观众当回事,多听一听他们的意见。如果对全国观众的意见闭目塞听,那么即使春晚编导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编排出来的节目观众也不一定爱看。

今年是猴年,春晚自然就不能少了“猴元素”,但扮演孙悟空的六小龄童又是全国家喻户晓的“美猴王”,所以,少了“美猴王”的春晚肯定会让人感到遗憾。春晚编导人员一定要善纳民意,不能关起门来办春晚。既然观众呼声这么强烈,就要做出顺从民意的举动来。

春晚是办给全国观众看的,就要适合观众的审美情趣。这就如同厨师做饭一样,要学会看主人的爱好下菜单。既然绝大多数观众都希望一睹六小龄童重现“美猴王”的风采,那么作为春晚的编导人员就要积极顺应民意,创造条件让其登上春晚的舞台,这样,才能满足观众的观看要求。

《西游记》是六小龄童的代表作,其高超的演艺无人能够超出其右,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至今让人想起来还是回味无穷。“美猴王”也已成了六小龄童的精神符号和代名词。在猴年春晚这样关键的时刻,让其出场既是给春晚助兴,也是上台献艺的一次绝好机会,更为重要的是,让观众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猴年十二年一个轮回,这对六小龄童来讲能够演出的时间有限,如果错过了“这班车”,下班车又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让其在有生之年能给观众多带点快乐,既是全国亿万观众的心愿,也是春晚编导人员责任之所在。无酒不成席,猴年春晚如果少了“美猴王”的精湛表演,肯定会黯然失色许多。 六小龄童是否上春晚,决定权还是交给观众吧。

不妨倾听观众“大圣归来”的呼声

即时 | 2016-01-29 18:11

猴年春晚播出进入倒计时,有关的消息不断冒泡。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近日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录制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联欢晚会时的“美猴王”扮相,顿时引爆网络。而有关“六小龄童与某明星的节目被央视春晚毙掉”的话题,也悄然出现在网络空间,很多网友为六小龄童打抱不平,呼唤他上春晚。不过,六小龄童本人称,网传其与某明星合作表演上央视春晚被毙一事不实。他还表示,如果春晚需要他,他会义不容辞。(1月28日《现代快报》)

从这些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春晚不仅成了一个定时新闻,更成了一座新闻富矿。媒体在挖料,看官在围观,组成了一个连贯的系列动作。解剖这个系列动作,我们更可发现:就算央视春晚导演一换再换,点子用得再多、再好、再绝,也会招来吐槽。这不,猴哥上不上春晚,就牵动亿万网友的心。有网友说,没有猴哥,不看春晚,没有猴哥,春晚就是败笔。网友们不仅在六小龄童的个人微博上点赞支持,还在本届央视春晚导演的微博上留言表达诉求。这个事创造了微博评论的纪录。

网友之所以如此,显然不只是因为2016年是猴年,还因猴哥和很多人的童年相关。猴哥不仅是很多人儿时贴心的玩伴,更是很多人成长道路上励志的楷模。来自网络的一项测评显示,有97%的网友投票说:“童年是看电视剧《西游记》长大的。”

此外,这个事还折射了人们对这位老艺术家的尊敬,而对老艺术家的尊重无疑又显示了人们对中国文化的特殊情结。《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边浓缩了诸多中华文明的元素。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呼吁猴年有猴哥,正说明中国文化根植于中国人的心里。我们知道,很多很多的时间,才能形成一点点历史;很多很多的历史,才能产生一点点文化;很多很多的文化,才能培养一点点传统;很多很多的传统才能造就一个国度的特有文明。中国文化之所以能组构中华文明并代代传承,就是因为它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走进了群众心坎里。

六小龄童未获央视春晚邀请,网友的吐槽确实不少。可事实上,每年的春晚都会有吐槽的声音。这些吐槽会进行N次传播,让人们对下一年春晚积累话题感。这种话题感的存在表明,看春晚就好比吃肘子,肘子吃多了肯定会腻,会怀念以前吃白菜的感觉。这也许是很多人怀念上世纪80年代春晚的原因。其实,它正反映了我国精神文化市场中供求关系的巨大变化。过去休闲娱乐方式比较单一,现在则有了太多的选择。正因为选择多,而春晚又牵系很多人的成长记忆,所以人们对春晚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苛。

从某种意义上说,春晚是中国人过中国节的一个组成元素。一方面,央视春晚要把重点放在休闲上。过节本身就有休闲的含义,忙了一年,大家一起在同一天乐呵,是一件挺好的事。另一方面,春晚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提升家庭的凝聚力。春晚打造了这样一个平台:同时放假,一家人同坐在电视机前,厚植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猴哥若出现在春晚里,显然能够成为很多家庭的谈资,让人们唠起童年趣事。

其实,六小龄童曾在历届猴年春晚亮相,从1992年的父子美猴王,到2004年零点的金猴闹春,他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笔者翻阅资料,2004年春晚,六小龄童是在春晚开播的前两天得到上春晚的通知。因此,此次央视可能在玩“饥饿营销”也说不定。

有人说,春晚一定会退出历史舞台。这话确实有一定道理,因为有花开就会有花落。春晚需要改革,这种改革既要改和尚,也要改庙,但可别把观众的乐改没了。虎年春晚有小虎队,猴年春晚为啥要逆着民意缺猴哥?央视不妨认真倾听观众“大圣归来”的呼声。(文峰)

网民“盼大圣”背后的春晚期待

即时 | 2016-01-29 08:48

【如果能广纳民智,做好内容创新、机制创新的文章,办出一台更让人喜爱的春晚应该是可期之事】

每年这个时候,央视春晚节目安排、明星阵容都会成为舆论热点。近几天最热的话题,无疑是1986年版《西游记》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春晚节目被毙”的传闻。尽管六小龄童本人证实,此前并未接到央视春晚节目组的邀请,仍有不少网友向春晚导演喊话——“就算六小龄童坐春晚舞台上嗑瓜子,我们也愿意看”。

从微博到朋友圈,呼唤“大圣归来”的声音山呼海啸。有分析认为,观众希望在春晚舞台见到那个伴随自己一起长大的“美猴王”,既是出于对一部文艺经典之作的怀念,也是出于对六小龄童这位老艺术家的敬重。这样的分析当然有道理,但我们更应看到的是,“盼大圣”的呼声传递的其实是观众对春晚的改革期待。 

有三十多年历史的央视春晚,早已成为中国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虽然观看春晚仍是不少中国人除夕夜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但随着文化日益繁荣和多元化,春晚的地位和口碑没有以前那么火却是不争的事实。与其说人们是期盼在春晚舞台上看到那个经典的“美猴王”,倒不如说人们是以此为契机,希望能看到更多自己喜爱的节目。

近些年,为了最大限度地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央视春晚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从舞台布置到互动环节设计,从邀请冯小刚这样的知名导演加盟,到增加年轻艺人的节目,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很多创新和探索。但是,受制于种种因素,春晚改革的步伐与观众的期待之间还有一定差距,依然“众口难调”。

作为全中国地位最特殊、分量最重的一台文艺晚会,央视春晚有一套完整的节目筛选、编排流程。尽管民众的呼声很高,能不能为六小龄童“开绿灯”,依然是未知数。但经过此次热议,春晚节目组或许能收获一些积极的启示。比如,“开门办春晚”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以后可以先通过网络投票征集民意等。

一年又一年,数以亿计的观众热议春晚,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含着一种积极的期待,期待这个带有浓厚仪式感的节目越来越精彩。从一些地方卫视的跨年晚会、地方春晚来看,中国并不缺高质量的演艺人才和节目。如果能广纳民智,做好内容创新、机制创新的文章,办出一台更让人喜爱的春晚应该是可期之事。

六小龄童上不上春晚请尊重导演

即时 | 2016-01-29 07:48

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26日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录制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联欢晚会时的“美猴王”扮相,“六小龄童节目被毙”话题顿时引爆网络。网友自发为其打抱不平,千万网友更是呼唤六小龄童上春晚。(1月28日《现代快报》)

六小龄童最终能否上春晚姑且不论,网友为六小龄童“缺席”央视春晚而“炸锅”值得说道。“炸锅”足以见证六小龄童粉丝不少,许多人对于经典“美猴王”形象念念不忘。

人们希望六小龄童能上春晚,自然是基于生肖应景需要。六小龄童“美猴王”扮相可以很好烘托农历猴年气氛。六小龄童出场能收非同一般效果,是因为他的“美猴王”扮相给很多人留下不可磨灭印象——就像唱歌,不同年龄层次人们会有各自不同的经典,人们总是难忘自己意气风发年代吟唱的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回到青春年少时候,唤起诸多美好记忆。人们对六小龄童的追捧,归根到底是一种怀旧情感。

假如六小龄童能够如期上春晚自是好事一桩,他必将引爆无数人的滚烫泪腺与温馨回忆;假如他未能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也无妨,他早已登临亿万观众心中的舞台光彩照人。六小龄童之于猴年春晚,终归只是特殊符号或者标签。马年春晚没有请“白龙马”出来遛遛,猪年春晚没有让“猪八戒”上台挥两耙子,春晚照样为千家万户送去喜庆欢乐。

春晚是台综艺节目,所有登台演员都须靠表演取胜,六小龄童若登台,绝不只是眨眨眼睛或做出几个人们耳熟能详标志性动作了事。或许节目质量不尽如人意,春晚把关割爱何尝不是对观众负责?如果六小龄童真因节目质量问题止步春晚,大家不仅不应该炸锅,而且要为春晚导演不谋形而重实的节目筛选精神叫好。

都说春晚的导演最难做,其中一难就在众口难调。春晚诚然是一台全民娱乐节目,但也是一台艺术节目,对导演的要求很高。但这种高要求,应该体现在选择之前。选定了,就要尊重他的眼光,给他充分的自主权。

看六小龄童的孩子开始怀旧了

即时 | 2016-01-29 07:36

【小孩子都喜欢上天入地打打杀杀,不喜欢男男女女情情爱爱,更无法接受真实残暴狡诈的孙悟空另一面。可是孙悟空不只属于孩子。对大众来说,经典的意义其实在于持续的活力。要保持这股活力,就应该允许后人的各种演绎与突破。】

三十年来,中国影视剧蹦出过那么多只猴子,可获得全国人民普遍承认的还是只有六小龄童版。要打破这样根深蒂固的共识,或许还要再过三十年。

《西游记》的影像化历程有些年头了。1926年邵醉翁导演电影《孙行者大战金钱豹》,由胡蝶、金玉如、金世侯主演,被普遍认为是“孙悟空”登上大银幕的开端。1960年上影厂摄制绍剧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六龄童演孙悟空,被周恩来抱过的小六龄童在其中演小猴,他们是六小龄童的父兄。“猴王”世家的美名从那时起就颇响亮,而将之真正发扬光大的还是1986年央视拍《西游记》,六小龄童演孙悟空。

平心而论,这版《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是被过滤了的大圣,就像央视春晚一样干净妥帖无杂质,摒弃了原著一切血腥黄暴与封建糟粕。他本领高强、忠心耿耿、洁身自好,纵然有些小缺点,例如调皮好斗爱听奉承话,那也没大错。这还是一只没有丝毫性欲的英雄主义猴子,家长无需陪伴就能让孩子们放心观赏。

此版另一大特色是强化了世俗的幽默,欢闹乃是走入妇孺百姓心中的法宝。孙悟空变成高小姐戏耍猪八戒,或者钻入铁扇公主肚子耍无赖,都特别喜闻乐见。这只猴子也就成了喜剧色彩最浓的主角。

有六小龄童的孙悟空先入为主,此后任何翻拍都会被与此版做比较。新世纪几部大投入的电视剧,都没有胜出。《西游记后传》里,曹荣演的孙悟空已然“斗战胜佛”一直板着面孔,被讥讽“脖颈与头颅永远保持垂直”,是标准的严肃硬汉。浙江版《西游记》里费振翔演的孙悟空改动更大,与白骨精谈起了感情,属于不成功的戏说。张纪中版《西游记》请全国武术“武英级”的吴樾演孙悟空,结果观众评议“面相太凶太狰狞,会吓到小朋友”。其实严格来看,六小龄童在86版《西游记》里脸部化妆前后出入也很大,脸涂得比较红时,颜值就低些,但大家都忽略掉了。

按原先六小龄童版孙悟空的思路来演,看起来最保险,实则根本难出彩。杨洁导演率原班人马拍2000年《西游记续集》,口碑也不好,改变了原先章回体般的叙事结构,失了精气神。六小龄童演的孙悟空,沿袭旧套路,没能更出彩。

对孙悟空形象颠覆最猛的是1994年周星驰主演的两部《大话西游》。电影上映时票房非常低,不少观众把小孩带入影院想看个热闹的打斗喜剧,却发现儿童根本看不懂。正如影迷所言,《大话西游》是在“内地网络兴起后被奉为后现代主义”,至尊宝才成为“造型和表情的人形自走教科书”。

如果说六小龄童版齐天大圣是一代人的童年记忆,那么周星驰的至尊宝就是他们的青春印痕。就好像大观园里的“绣春囊”预示着红楼儿女的成熟,紫霞仙子在至尊宝的心里留下了一滴泪。那只猴子融入了人的社会,因为爱情而成长,自动戴上了金箍。

“至尊宝”为孙悟空奠定了以往不曾有的特质,成了多版“戏说”的源头。此后刘镇伟又导演了《情癫大圣》,让陈柏霖演孙悟空。近年值得说道的是2013年周星驰拍的《西游·降魔篇》,演孙悟空的是黄渤,颠覆得更厉害,演出了猴精“丑”与“妖”的一面。

小孩子都喜欢上天入地打打杀杀,不喜欢男男女女情情爱爱,更无法接受真实残暴狡诈的孙悟空另一面。可是孙悟空不只属于孩子。对大众来说,经典的意义其实在于持续的活力。要保持这股活力,就应该允许后人的各种演绎与突破,毕竟吴承恩写《西游记》也是一种集大成式的重构。

近日,民众请愿六小龄童上春晚的呼声特别高。因为,当年被这只猴子帅到人生第一眼的孩子已经集体进入怀旧年龄段,他们也成长为社交媒体上的精英主力,网络意见越来越易达成共识、拧成力量。但是,我们不能强迫自己的孩子,也停留在我们的童年记忆里。六小龄童是经典,也希望日后能给下一代创出新经典来。

□指间沙(专栏作家)

六小龄童若上春晚将是惊喜

即时 | 2016-01-28 09:08

六小龄童成为近日最受关注的娱乐人物,谁让今年是猴年而他又出演过最深得人心的大圣呢?起初是有报道称郭富城与六小龄童搭档双美猴王的节目未通过央视春晚剧组审查,然后有辟谣说六小龄童要参加的是央视戏曲春晚,再后来就有八卦说是郭富城在炒作……当六小龄童在社交媒体公开回应“若春晚需要,我义不容辞”后,就呈现出现在这个状况:万众呼吁六小龄童上春晚。

诸多媒体账号和个人账号大量推送了此消息,其中非大V发布的六小龄童排练视频得到了惊人的20多万人次的转发。如果说当初“节目未通过审查”只是一个小小的火苗,那么这个火苗到现在已经燎原。呼吁六小龄童上春晚的话题,已经成功点燃了网友们的怀旧情怀。有网友说“听到(电视剧《西游记》)音乐一响就哭了”“我的童年有猴哥”,更有网友幻想了一下猴哥出现在猴年春晚时的场景,“零点倒计时,5、4、3、2、1,金门大开,六小龄童穿着战甲,戴着雉鸡翎,耍着金箍棒大喊一声‘俺老孙来也!’带领一群猴子猴孙大闹舞台,光想想我都能感动得哭出来”。

网友的评价以及对六小龄童上春晚的设想,的确能勾起很多人的回忆。86版《西游记》陪伴了太多人的童年,如果没有这轮新闻的持续发酵,大家还没意识到猴年春晚请猴哥的重要性。经过媒体这么反复刺激提醒,希望看到六小龄童上春晚成了一种民意。前两个猴年之所以没人太重视猴哥是否能上春晚,是因为缺乏一个快速凝聚话题的社交媒体。现在有了微博这个情绪大染缸,一旦网民意识到某件事的重要性,就会被渲染为一桩文化大事件。

对于“六小龄童节目被毙”新闻真假与否,人们已经不愿弄清真相。对于六小龄童要在春晚上表演什么节目,这节目是否符合春晚剧组要求,大家也已经不太关心。如众多网友所言,就想在猴年春晚看到猴哥,哪怕只露一面,只说一句“俺老孙来也”,也能满足这部分观众的要求。这个要求无理吗?不,很合理。这个要求难以实现吗?不,很好实现。所以,春晚剧组应对舆论呼吁给出回应,如果能够顺势而为,在节目单中给大圣加上几分钟的表演时间,不但能提高春晚的全民关注度,还能够博得观众好感,提升对春晚整体的评价。

呼吁六小龄童上春晚,有关情感,有关记忆,也有关文化。猴在公众心目中象征着活泼、机智,也有美好的寓意,“美猴王”一说即源于此。中国人喜欢借助生肖衍生一些祝福语,表达内心的盼望,所以不管六小龄童最后是否能上春晚,这个话题已经成功助燃了人们对猴年更多的期待。如果直播当晚六小龄童能够出现,那当成为猴年春晚最令人难忘的惊喜。

孩儿们关心的只有六小龄童

即时 | 2016-01-28 08:10

这些年西游不断以各种形式翻拍,孙猴子的形象已有许多种,但没有一种能驱走六小龄童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印象。民众的怀旧心理使得六小龄童先入为主。于是出现了央视高调追究泄密,网友一边倒呼唤大圣归来的局面。

1月27日凌晨,央视春晚发布一则《严正声明》:1月26日晚,网络上出现“中央电视台2016年春晚彩排泄密”的消息及相关图片视频片段……网络上流传的图片和视频片段为个别人员擅自拍摄,并通过网络非法传播。"

要不是看到这个声明,我还真不知道有泄密这回事。这个声明的目的是什么呢?“各网络平台及个人应立即停止传播不实消息及相关图片视频的行为。我台将依法保留进一步采取法律措施的权利。”

明白了,看到的请假装没看见,没看见的也别瞎打听了。董卿又一次没当托?《难忘今宵》准时上演?春晚的内容基本都在意料之中,在一年最后一天团聚千万家图个乐。即使在我看来有没有神秘感不重要,央视依旧保有追究泄密的权利。我歪楼了。但歪楼的远远不止我一个。

截至目前,《严正声明》这条微博下边有21万多条评论,我翻了几页发现,90%以上的评论都在呼唤六小龄童,“不请美猴王,大家那天晚上集体看西游记吧”,“六小龄童是一代人的记忆,强烈要求猴哥上春晚!”

原来此前有消息称,六小龄童将会跟郭富城在春晚舞台上合作表演《猴戏》。然而,几天之后,陆续有媒体曝出,该节目未能通过春晚“六审”,节目被毙,六小龄童无缘央视春晚。1月26日起,六小龄童连发十条微博,一方面在化妆间播报“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金猴迎春》节目的排练与录制”,一方面转发“六小龄童不上春晚网友泪奔:想听‘俺老孙来也’”,表达“只要老百姓愿意看,就会坚持”的积极性。诸位网友瞬间被点燃,自发成为“大圣”的“孩儿们”,用流行语讲叫“自来水”。

于是出现了央视高调追究泄密,网友一边倒呼唤大圣归来的局面。

为何时至今日,六小龄童仍具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其实六小龄童的扮相太俊俏,与《西游记》原著并不相符。这些年西游不断以各种形式翻拍,周星驰、黄渤都演过孙悟空,再加上动画片《大圣归来》里的那只马脸猴,孙猴子的形象已有许多种,但没有一种能驱走六小龄童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印象。民众的怀旧心理使得六小龄童先入为主,但从俗从众本应是晚会的主旨。

对于看着86版《西游记》长大的亿万观众来说,只要让六小龄童在猴年春晚上个台、问个好、说句“俺老孙来也”,稀里哗啦的眼泪可以灌满整个演播厅。不用编不用导,随便一亮相就是五星好评,整台晚会都会增色不少。这是道送分题。

从内部纪律来讲,春晚泄密应该追究。但从客观效果来讲,追究泄密的必要性不大。打个跨界的比方,库克时代的苹果发布会每年都被泄个底掉,库克却跟没事人似的,苹果销量还是年年创新高。春晚图的是一热闹,没人把它当悬疑片。

相对来讲,六小龄童的缺席才是真的大事。这道送分题有没有可能再被捡起来?我们都知道去年《我是歌手》现场主持人汪涵“七分钟救场”的故事。现在的舆情已经清楚表明,从今天到除夕还有10多天,大家希望有一个“汪涵”,把丢的分捡回来。

□西坡(自由撰稿人)

春晚节目单还是不知道的好

即时 | 2016-01-27 17:06

春晚还有十多天,节目单已经满天飞。有报道称“真假难辨”,但细看之下,几份节目单的重复度高达90%,这怎么可以用“真假难辨”来形容?就算是春晚剧组官方,不到直播前的最后几天,节目单也有可能调整吧。

所以,就目前流传的节目单来看,只能说“不准确”。节目单上的表演内容只能以实况播出为准。春晚观众一向有研究节目单的习惯,看完节目单似乎已经对整体状况有了“了然于胸”的感觉,再看现场直播,就多了一份验证此前判断是否准确的乐趣。

在这个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想要为春晚节目单做好保密工作太难了。当节目进入排练环节,需要媒体采访和现场观众的时候,这份节目单就几乎等于公之于众,除非春晚剧组完全闭门工作,采取最严格的保密办法。

就我个人而言,春晚节目单还是不知道的好,如同不想知道那些真人秀节目:在还没播出就知道预测的排名结果,就有了选择性;有了提前的预判,后面未播节目的神秘性减弱了,观众对一些节目的期待值降低了。春晚也是如此,观众提前知道节目单就像一些商业片那样有了“尿点”,这会造成收视曲线在某个时段明显下降。

在媒体不发达的那些年,比如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一般观众谁也不知道春晚的节目单,到时都守在电视机前,为一首歌、一段相声开心、欢笑;那时候成名的明星才算是一夜成名,那时候火的歌曲才算是一夜走红。当然,那时候的春晚好看也是时代使然,娱乐业不发达,娱乐方式不够多元。如果让新世纪的春晚穿越回去,不知道会让那时的观众着迷到什么地步。

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春晚节目单曝光了,观众对节目内容了解了,但看还是不看,决定权在自己手里。多少人口头喊着不看,但到了那个点儿,遥控器还是会习惯性地换到直播春晚的台上。不看的话,怎么去参与微博、朋友圈中有关春晚的热门话题?春晚和流行的话题、电影一样,早成为社交必备了。

话说到最后,其实知不知道春晚节目单并不重要,因为无论与否,春晚就在那里,会有热闹的开场歌舞,会有熟悉的《难忘今宵》。所以,暂且忘记你所看到的节目单,稍微带着点好奇的心理去看春晚吧,这样得到的乐趣或许能更多一些。

(韩浩月)

春晚门票可以尝试实名制

即时 | 2016-01-27 17:02

春节将至,记者发现不少人通过分类信息网站等平台出售2016年央视春晚门票,售价高达88000元。中央电视台表示,央视从未以任何方式、渠道销售春晚门票。北京雄志律师事务所律师姜健称,此举属于违法行为,严重者涉嫌构成诈骗罪。(1月26日《京华时报》)

一张门票八万八,数字很吉祥,但也很昂贵,由此可见被称为“新年俗”的春晚在国人心目中的非凡影响力。然而这些通过各种渠道正在“兜售”的春晚门票,实际上却是一种“非卖品”,因为央视春晚剧组几乎每年到了春节前夕都会公开声明,表示春晚门票从未以任何方式、通过任何渠道销售,并提醒网民和公众不要轻易相信,以免上当受骗。

问题是春晚剧组年年发表内容一样的声明,但网络上真假莫辨的春晚门票也年年都在卖,如果真有人上当受骗了,势必会对央视春晚这一著名的文化品牌,甚至是对央视本身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带来极大的损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找出一个根本性的解决办法才行。

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即便春晚剧组做了声明,事情还是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有人打着销售春晚门票的幌子招摇撞骗,目的就是诈骗钱财,他们的手里根本没有门票可卖;二是有些人通过各种渠道拿到了春晚门票,但是自己又不能或不愿去现场看春晚,所以想转手卖出去,趁机赚上一笔。比如,在春晚连续17年露脸的“笑脸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为了不漏掉羊年看春晚,我早在半个月前,就同时委托了几个北京朋友,同时帮我找门票。”“笑脸哥”连续17年看春晚,他的票怎么来的?

对于第一种情况,网友小心谨慎一些,不要相信不明渠道的信息就可以了。但是对于第二种情况,却让人不知道如何应对。尤其是对于那些确实想去春晚现场感受一下氛围,看看自己喜欢的明星的人来说,可能还真会跃跃欲试。而在我看来,不管是哪种情况,为了避免观众上当受骗,也为了春晚直播的安全,央视春晚剧组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既然春晚门票是“非卖品”,那么春晚剧组为何不向公众公开门票的分配方式和流向,做到门票信息的公开透明?这样就可以帮助网友分辨网络上那些大肆兜售春晚门票的真假,以避免上当受骗了。而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来避免春晚门票乱象,避免其成为一些人牟利的工具,那就是学习铁路部门的车票实名制,也来个门票实名制。

具体说来,不管是把门票赠送给剧组人员,演员,还是央视的广告客户,都要求对方凭身份证提前“预定”,并且票面上要显示领票者的身份证信息,以待正式入场的时候查证。一旦出现持票人身份信息和票面信息不一致的情况,就拒绝入内。这样一来,也就没人敢轻易购买春晚门票了,因为你买了也进不去现场,没有买的,自然也就没有卖的,问题就解决了。

春晚门票既是“稀缺品”,又是“非卖品”,所以春晚剧组既要做好分配工作,同时又要保证安全性,那么实名制就是一个可以考虑的不错选择。

编辑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