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村,村落不大,50多户人家,200余人口,多数姓许,据传为东晋道士许真君的后裔。据村民讲:他们的祖先原先在龙虎山的焦坑,以渔猎为生,在唐朝末年,打猎来到现在的许家村;早上将盛饭的竹筒挂到树枝上,午时用餐时仍有余温,于是认为这是一块充满神奇地方,是居家的风水宝地,遂携妻带子在此定居,至今繁衍生息40余代了。
走在鹅卵石铺就的乡间小道,翠竹掩映,间或有几口不大的荷塘,衬上古老的民宅尤显静谧。有诗云:“池台如在琼花里,门巷多从翠竹间”。漫步村中,民房简陋,却很干净,看不到张牙舞爪的苍蝇,也感觉不到令人厌烦的蚊虫。村落的主体建筑是以木材为主的砖木结构瓦房,房间与房间的间隔也是用木板区分的,无遮挡的天棚,横竖相间的椽子、檩子裸露着,似乎在告诉人们它的秘密;我不知道它们的木板是何种材质组成,是香樟么?要不为何无蚊呢?
为了揭开无蚊村的秘密,有众多生物学家在此探秘。有的专家认为许家村的树木种类繁多,所发出的气味混合后,产生驱蚊效果;也有人说是村后山上石洞内有成千上万只蝙蝠将蚊子吃光使蚊子不能繁衍;还有人说村里长有驱蚊草;但是当地百姓更相信张天师驱蚊孝母的传说,祈望百事孝为先的传统,能够代代承传。但至今还没有更为令人信服的科学的说法,揭开无蚊村庄的真正原因。(龚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