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加工企业处产业链最低端
来源:中广网 2012-02-21 编辑:黄水来
记者调查温州多数制鞋企业仍为“代工厂” 温州市双屿镇,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小镇,和其他乡镇略显不同的是,在这里每走几步,都可以看到或大或小的鞋厂。就是在这里,生产出来的皮鞋,头尾相连,能绕地球几十圈。在这里,记者感受着“中国制造”的强大生产能力。温州巨一集团,是一个日生产3万双鞋的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所有鞋上的饰花打孔流程,只需要十几个人就能完成。 负责人:这就是说一个上面的装饰花,比如说我们鞋子上面的一个装饰片去装饰它,像这种来说的话,它就只是需要把模板放好,盖上去,它自动的运行,就直接打的这个,你看它的品质,我每一只可以做一样,如果是以前人工的操作,或许说我要慢慢的这样一点一点的把它踩过来,现在不需要了。 1个人可以顶原先的8个人,凭借高超的制造技术,国外各大品牌的企业纷纷找上门来,要求贴牌代工。 巨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罗莉:康奈做老头人是吧,其实我们做世界品牌的ZALA也在我们这里加工,确实是温州的制鞋业已经在技术这一块,达到了一个很高的一个级别了,他们可能会在我们这里加工80块钱,它可能拿回去卖500块钱。 丰厚的利润和中国企业关系不大。康奈集团周津淼说,外国品牌把的中国代工企业的利润计算得清清楚楚。 周津淼:老外给我们算好了,而且老外的技术,这种算成本的能力,比我们要高一点,多少的针,多少的线,不要多少皮了,都给你算得一清二楚。为一美金,不知道要讨论多长时间。所以他把你算得干干净净,然后给你打上赚多少钱,你做不做?你不做,我们换一家。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销售渠道,赚取加工费是必须的选择。但是现在30多年过去,企业的规模已经很大,为什么还是不能建立自己的品牌和渠道?中国企业,为什么始终不能从打工仔成长为老板? |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更多>>
互动精选更多>>
东南网旗下网站 | 律师严正说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