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首页> 福建频道>福建政经 >正文

闽将稳步实现今年11%的发展目标
来源:东南网-福建日报 2012-11-28 编辑:黄水来

我省将稳步实现今年11%的发展目标 ——省统计局局长孙希有访谈

东南网-福建日报11月28日报道 “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这是福建年初确定的2012全年总目标任务。时近年终岁末,如今这个目标完成得怎么样,能否顺利实现?为此,记者采访了省统计局局长孙希有。他认为,分析盘点今年前10个月的形势,研判“11%以上”目标确定的科学性、战略性,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福建在科学发展中实现了稳中求进,将在跨越发展中稳步实现“11%以上”的GDP增长目标。

“如果说‘稳中求进’有一条标准线的话,福建今年前10个月的经济走势就是那条标准线。”孙希有说。

制度激励成为稳中求进的发展要素

在宏观经济形势低迷,人们普遍对形势的预判看空、看衰的背景下,福建从开年伊始在对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上首先就取得了科学性、战略性的成功。

孙希有谈道,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有三大柱石——天赋要素、技术和人们的偏好,而新制度经济理论认为制度(政策)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第四大柱石。从这一理论意义上讲,2012年,在全球经济回升乏力的情况下,福建经济能始终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就在于得心应手地应用和发挥了经济发展的第四大柱石——政策制度的作用效应。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三者的关系,提出了科学的发展目标,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制度安排科学合理,重建发展信心,努力消除人们对发展环境的悲观情绪,以此有效推动了2012年福建经济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稳中求进目标的实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得到加强;更加突出稳定实体经济增长;增长路径和增长动力发生了新的转换。

通常讲,地区之间发展的差异最终归结为是一般生产要素多少的差异,比如资金、劳动力、自然资源等。“但这种差异只是在‘静态’条件下有意义。”孙希有说,“如果从发展的动态观念上分析,真正有意义的是能让生产要素充分聚集并使得要素能充分流动起来。”

“能既发挥聚集生产要素作用,又能促使生产要素流动的工具就是政策制度。”孙希有说,过去讲政策制度倾斜论,即靠国家政策制度的倾斜。如今,大部分宏观政策制度都平面化了,政策制度在微观层面的作用主要靠微观层面的制度创新,这样,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就变成了制度创新上的差异。哪里的制度创新有利于发展,生产要素就会流向哪里。2012年福建提出的引进“三维”项目(央企、外企、民企)之所以取得成功,重要的就是制度要素发挥了作用。今年初以来,福建先后出台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加快旅游业发展、加快发展港口群促进“三群”联动、鼓励外商投资、加快信息产业发展、促进服务外包加快发展等若干意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十二条措施、缓解企业用工短缺做好用工服务的八条措施、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九条措施、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十一条措施政策等一系列密集的政策制度,制度在这里事实上已经成为了生产要素的一个变量,从而也使得2012年的福建发生了从传统生产要素驱动型向制度要素驱动型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1 2 3 4 下一页

首页> 福建频道>福建政经 >正文
相关新闻
·台湾薪资十多年不涨 有三大原因
·台“国泰金控”大幅下修GDP预测
·2011年中国人均GDP高达5432美元
热点推荐更多>>
互动精选更多>>
福建要闻 国内热点 文化教育 热点专题
台海播报 环球扫描 娱乐体育 互动反馈
生活服务 论坛热贴 博文精选 报料投稿
< 返回首页 | 回到顶部 >
东南网旗下网站 | 律师严正说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