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2011全国“两会”> 媒体视点 > 正文
人民日报:听,中国奋进的足音
www.fjsen.com?2011-03-04 08:04?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这是幸福的中国

什么是幸福?

对于住在低矮破旧的棚户区的居民来说,住上宽敞明亮的新居就是幸福;对于在医院里东奔西走排队挂号的人来说,方便快捷地看上病就是幸福;对于为菜价上涨而忧心的退休职工来说,退休金多一点就是幸福;对于为了孩子上学而起早贪黑的家长来说,在家门口获得优质教育就是幸福……

13亿人的幸福牵动着中南海。5年来,在中央和各级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倾力关注下,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幸福。

在棚户区住了半辈子的抚顺退休矿工王文章今年不再为过冬发愁,“我做梦都没想到能搬进这样的好房子。”2005年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启动辽宁历史上最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工程。短短5年,辽宁累计改造棚户区1775万平方米,建设2685万平方米的回迁楼,成功改善45万个家庭、155万多人的居住条件。全国人大代表、抚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孟凌斌说,“安居才能乐业,群众住房改善后,人心思进,为抚顺加速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要是没有政府的好政策,我们不可能过上现在的日子。”方金漟是北京市东城区都市馨园小区的居民,1992年从山东来京工作,找了个北京媳妇儿,就留在了北京。他说:“当年我们全家三口人挤在20平方米的平房里,夏天漏雨,冬天透风。”后来他住的地方拆迁建设经济适用房,2003年回迁新居,方金漟用每平方米1470元的价格买了一间55平方米的一居室。他的女儿有残疾,全家可以享受低保,老方说:“在北京不用为房子发愁,这是我怎么都没想到的,我们打心眼儿里感谢党、感谢政府。”

2010年8月,素有“火炉”之称的南京经历了连续高温,在南京街头出现了数辆“流动救助车”,每天在街头巡回救助,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绿豆汤、冬瓜海带汤等消暑食品。南京市救助站的负责人表示,“社会救助就是要让困难群众冬暖夏凉。”

改善民生需要真情实意,更需要真金白银。5年来,国家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3万多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8万多亿元,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的财政支撑。即便在2009年国家财政一度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中央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民生支出仍然增长了31.7%。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说,“财政资金向民生项目倾斜表明党和政府发展思路的一个重大变化:在兼顾效率的同时,越来越注意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尽最大力量让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

于是我们看到:农业税全面取消,几千年来农民种田纳税成为历史;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全面实行,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走进城市学堂;全国2678个县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累计受益农民7亿人次……这5年,是国家走向富裕的重要时期,也是老百姓得实惠最多的阶段。

责任编辑:林洪熙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