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还要应有自己的新闻人格和品格。人格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无形的。最鲜明的“三种品格”:一是公正的品格。客观公正,对新闻事实持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从社会固有的利益关系中“超脱”出来,以平等的观点审视各种矛盾和关系,不趋炎附势,不阿谀奉迎,不见风使舵,不落井下石;二是诚实的品格。讲实话、报实情、写实事、鼓实劲。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一是一,二是二,这是新闻人立身成业之本;三是耿直的品格。坦诚直率,仗义执言,敢于讲真话,不为压力所屈服,不为利益所诱惑。
新闻工作处在意识形态的前沿,对社会精神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尤其在当前改革深化、社会转型的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现期,更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当前要突出解决新闻工作者思想观念上的“三个关键问题”,即责任感、敬畏心和价值观。
首先是要有社会责任感。这是新工作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新闻工作是党的生命和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所有新闻媒体,尽管定位,受众和风格不尽相同,都必须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毫无例外地服务、服从于改革、发展、稳定这个最大的中心。在进行采访、编辑、出版、制作、发行、经营等各项业务活动中,都要保持记者的良知。经常要思考这样几个严肃的问题:我们的宣传报道、作品、产品,对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促进,还是促退?对社会风尚是净化还是污染?对青少年成长是有益还是有害?对党委、政府工作是帮忙还是添乱?自觉地把正确导向、高雅品味放在第一位,切实为党为人民为社会负起责任来。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受人民欢迎的记者、编辑,都是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著称的。美国记者里德为了向世界展示十月革命的真相,冒着枪林弹雨采访,写出了《震憾世界的十天》;斯诺为了真实反映中国人民团结抗战情况,不辞劳苦,写出了举世闻名的《西行漫记》;著名记者范长江谨记记者职业的神圣,第一个写出了客观报道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的经典之作《陕北之行》;新华社前社长穆青为了报道一位真实感人的县委书记,曾六上兰考县,五上红旗渠,历经半年多,走遍山山水水,写出新闻传世之作《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这些著名记者和新闻前辈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我们应好好继承和发扬的。
其次,要有敬畏之心。所谓“敬畏”,就是尊重、敬仰、尊从。记者是历史的记录者,正义的维护者,文明的传播者,其所承担的社会使命,要求记者要有敬畏之心,要敬业、慎行、律已、奉公,绝不能自持“无冕之王”而为所欲为、我行我素。一要敬畏事实。记者采访报道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上,要从接近事实、了解事实、尊重事实、反映事实出发,客观、公正、真实、完整地报道,达到通达民情社意,引导社会舆论的目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事实不容扭曲,不容杜撰。敬畏事实就是遵循新闻规律。二是要敬畏人民。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记者赖以成长和工作的沃土,值得我们永远的感恩和敬畏。我们头脑里时刻要有“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为了人民利益”的信念和意识,尊重人民的合法权益,为人民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而鼓呼,而奋斗。三是敬畏法纪。法律纪律体现着党和国家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公共利益,是神圣不可违反的。我们的一切新闻活动、都必须在法律、纪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在行业作风和职业道德规范下进行。四是要敬畏组织。一个新闻工作者成长,渗透着各级组织的关心、教育、栽培,饱含着同志们、战友们的帮助的关爱,要有一番作为更离不开组织的指导和支持。所以,我们对组织必须保持一种亲和感、归属感,把自己的言行入置于组织监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