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12月16日报道,印度尼西亚政府官员15日表示,印尼不会尝试重新商谈东南亚各国与中国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但将请求延期取消针对300多种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将于明年1月1日生效。印尼有分析人士称,政府这样做将损害印尼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过去一周,印尼国内的一些行业人士向政府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他们警告称,包括钢铁和纺织在内的10多个产业可能会崩溃,因为它们还没有准备好与低成本的中国进口商品展开竞争。

根据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印尼必须取消针对6682种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印尼官员表示,尽管政府打算请求延期取消部分产品关税,但印尼财政部已计划发布相关规定,在明年1月1日前取消所有关税。

来自印尼贸易、财政和产业部的官员上周末举行了会议,讨论在明年1月中旬派代表团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理事会(Asean's Free Trade Council)重新谈判。但在总统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Susilo Bambang Yudhoyono)的内阁内部,很少有人公开支持退出协定的做法。

印尼经济统筹部工业和贸易局助理艾迪-普特拉-伊拉瓦迪(Edy Putra Irawadi)表示:“印尼仍将遵守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协议)。”他表示:“但我们会要求修改303种产品的关税。我们认为,由于全球经济危机,这些产品的竞争力有所下降。”

伊拉瓦迪表示,印尼经济统筹部将在未来几周对这303种产品进行评估,以确定自由贸易协定将对它们造成的影响,并在明年1月1日前向东盟理事会提交信函,请求延期取消针对其中部分或全部产品的关税。他表示,这项评估将决定印尼会请求延期多长时间。

印尼工业部秘书长阿古斯-察哈雅纳(Agus Tjahayana)周二向记者表示,政府已确认希望保留8个行业314种产品的关税。这8个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石化、纺织、无机化学品、鞋类、电子产品、家具以及钢铁。

2002年,中国与10个东盟成员国中的6个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其中部分条款已于2005年生效。该协定确实允许签约国通过协商的方式推迟降低产品关税,但有此要求的国家应较2010年1月1日的实施日提前几个月提出请求。

印尼分析人士批评政府竟然会考虑推迟实施协定。他们表示,此举将影响印尼与中国的经济关系。(环球网记者 高友斌)

' />
据1月5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据路透社4日报道,印度尼西亚贸易部官员4日表示,印尼可能向东盟提出正式申请,要求推迟执行与中国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中降低关税的部分内容。

中国与东盟10国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今年正式启动。根据协定,印尼、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必须把90%的进口产品的关税降低到零。而老挝、越南、柬埔寨和缅甸则需在2015年完成这一削减。

路透社称,以印尼为首的部分国家对自由贸易协议部分条款有所抵触,因为当地纺织和服装等行业在中国廉价商品的冲击下会不堪一击。印尼贸易部外贸合作理事会区域事务负责人伊蒙-潘巴亚称,雅加达正在考虑在容易受到影响的行业推迟执行关税削减。“目前,这一计划正在部长级领导中讨论,很快将提交给总统,国会会在1月份之内做出最终的决定。”

有印尼分析人士认为,这样做会影响印尼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批评政府考虑实施推迟协定的措施不妥。▲(特约记者 赫 晓)

' />
元旦当天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威胁”了印度的利益。《印度时报》3日报道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印度出口商将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将基本实现零关税,印度企业将因此遭受“沉重打击”。

报道称,印度一直打算扩大几种商品对中国的出口,但是现在这些产品由东盟国家向中国提供。这些产品包括水果、蔬菜和粮食。与东盟国家的对华出口不同,印度产品将面临10%到12%的关税,从而“极难”与东盟国家竞争。

2010年元旦,酝酿已久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自贸区启动后,中国和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之间,超过90%的产品将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将从9.8%降到0.1%,东盟6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至0.6%。东盟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也将在2015年实现90%的产品零关税。

《印度时报》称,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必将“迫使”新德里与东盟国家缔结类似的贸易协议。目前,印度正在同中国等一些国家谈判签订贸易协议。印度已经同中国签署了有关水果、蔬菜和印度香米的供应协议,但是,这些协议还都未开始实行。

该报还说,当前,印度对华出口中,高达58%的产品都是铁矿石等低附加值的商品。印度一直希望把水果、蔬菜和制造业产品也扩大到对华出口产品中,但是,“这一努力可能遭受沉重打击,因为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东盟国家的产品现在价格更加低廉了。”(环球网记者 高友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