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评论> 街巷议 > 正文
无业与造谣何干
www.fjnet.cn?2009-08-26 11:27? 鄢烈山?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据新华网消息,记者从湖北、浙江两省的公安机关获悉,“利用网络捏造、散布杭州‘5·7’交通肇事案出庭被告人胡斌是‘替身’谣言的湖北省鄂州市无业人员熊忠俊”,日前被鄂州市公安机关依法作出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

对熊忠俊该不该受行政处罚,本人不予置评。虽然我知道自由无价,人格尊严无价,但我内心深处以为,10天行政处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行政处罚是治安处罚,与刑事处罚不同,最多也就是违法了(跟随地吐痰了差不多),但不是犯罪。我相信,鄂州公安机关不过是公事公办,不会为难熊忠俊,既不会让他“躲猫猫”,也不会让他“做噩梦”。因为他们没有破案的压力,不需要刑讯逼供;熊也没有冒犯当地警方和当地官员,谈不上报复修理。如果是偷了乡亲的鸡或者街坊的狗而被拘留,熟人可能瞧不起他,但这种事不会让他出来后抬不起头做人。所以,“无业”人员熊忠俊用10天自由换10天免费食宿,而且体验了“坐牢”,丰富了人生阅历,有了吹牛的资本,也不算太亏。如果在里面结识了“有狠”的好汉,一旦有事肯借旗号保护自己,说不定还赚了呢。

对了,这“无业” 一词很关键。这是一个信息,但他是否汉族、党员、农民,都是重要信息呢,为什么没有?这会让人产生很多联想。要是“有业”,耽误了上班或种地养鱼就很麻烦,本人上述轻飘飘的话就不成立。可是,这是不是说“无业”是“造谣”的必要条件呢?“无事”才“生非”?可是,“无业”真的与“造谣”有必然联系吗?不是“无业”就必定造谣,因为有人天生就喜欢无业,到处流浪,懒得理睬世事;因为失业待业的人多得很,他们绝大多数忙着找工作,“惟恐天下不乱”的“乱”对他们找工作不利。更不是“无业”才会造谣,不举官官相斗的案例了,我猜很多污蔑人的段子都是公务员们的手笔,“无业农民”还没有那个文字水平呢。

那么,新华社记者为何要用春秋笔法强调熊忠俊的“无业”状况呢?那只是事实描述?无疑是选择性描述。我不知道浙江或别省媒体采用新华社的这条新闻稿,会不会做出“湖北人熊忠俊捏造散布‘胡斌替身’的谣言”这样的标题。说他是“湖北人”难道不是事实?但湖北人看了肯定不爽。他或者已婚或者未婚,要么是大学毕业生要么不是……这都是“事实”,为什么就没说?突出什么不突出什么当然不是无意的,至少是下意识的。

这是一种思维习惯、话语习惯。习惯有好有坏。比如,本文假定了熊是男性,用了“他”做代词,没有恶意,但有男人多事、女人“本分”的传统思维在起作用,虽然我也知道这种认知在今天很可能出错。好在,男人依然强势,一般不怕我这种贬损。但“无业”就不一样了,在“工作”成为“机会”的今天,值此不少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不少家庭为之郁闷焦虑之际,任何对“无业”者的贬损,都是应该小心避免的。

现在还有一种现象,什么问题涉及领导干部,都要加上“少数”、“个别” 的定语,我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不就是老一套的公式,说我们的领导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违纪犯法的只是“个别人”、“极少数人”,但我不想吃你这一套了,中国话是中国人共同的语言,官话也没有别解的权利。何必耍小聪明,“打破碟说碟,打破碗说碗”,实话实说多好,谁比谁傻?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杂文家)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