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_365体育手机版-下载|投注@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非虚构文学”关键在于摒弃“务虚”
www.fjnet.cn?2011-05-23 11:12? 禾刀?来源:东南空间    我来说两句

河南省首届“非虚构文学”创作培训班暨创作笔会近日在郏县举行。多年来,“文学豫军”在小说、诗歌、散文创作上一直拥有阵容齐整且具实力和影响的文学队伍,但在“非虚构文学”创作上后继乏人。河南省文学院、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此次举办创作培训班暨创作笔会,就是意在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非虚构文学”的勃兴原因纵多,但主要又不外乎这么两点,一是文学对当代生活缺乏应有的关怀;二是文学对现实的反映力度,特别是其阐释所呈现的标准,与读者期望值存在较大落差。按照这两条原因,势必要求作家们要深入再深入生活,充分发挥自由思考能力。

深入,对许多人看似不是问题,实际上却很成问题。凭借数百万字的《你在高原》,荣获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年度作家”的张炜,22年来,靠一双丈量生活的“铁脚板”,坚持22年行走东部半岛。与一般走马观花,循景观而至的群体式采风不同,张炜的行走选择远离喧嚣,一路倾听,既不乏田间地头的促膝谈心,亦不乏低矮瓦屋下的邀杯共盏。也正因如此,张炜积累了数十万字土得掉渣、文化底蕴却又相当丰富的民间故事。再者,历史如果回转到更早的时候,我们还不难发现,作家定期深入基层体验生活也已司空见惯。

然而,面对因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带来的信息爆棚,还有商业力量的爆发,今日的作家群体,有多少真正愿意全身心地沉到基层一线,在沉淀中陶冶心灵,认真体验生活呢?可以肯定的是,足不出户,日撰万言的写手式“作家”不在个别。还有一些作家,表面上深入基层,却又兴师动众,疲于酒宴应酬,如同井底葫芦,看似沉下去了,却又漂在上面。

当然,深入并不意味一定能够准确地观察,特别是以文学的独立理性加以解读。虽然这些错位现象中,确有一些作家对现象缺乏准确地拿捏与判断,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当在于,一些作家因为利益等种种原因,放弃了理应秉持的独立思辩原则。基于此点,我们不难看到,尽管不少作品也提到了现实,但大都提着鞋找脚,提前确立写作基调,然后在基层拎几个素材胡乱填充。

2010年10月,《人民文学》宣布了一项名为“人民大地行动者”的写作计划:向全国公开征集12个“非虚构”写作项目。因顺应“非虚构文学”,一些敢“闯”的作家,率先选择独自深入“龙潭虎穴”,比如慕容雪村卧底传销组织,至而创作出口碑尚佳的《中国,少了一味药》。

虽然不能排除“非虚构写作”确需某些写作技巧,但就当前而言,怎样走出舒适的办公环境,扎扎实实地沉到基层一线,摸到第一手鲜活的资料,这当是“非虚构写作”的关键所在。简言之,倘不能将精力集中于身体力行,而是专注于写作技巧的所谓锤炼,怎么看都难避“务虚”之嫌。

原文地址:http://sns.fjnet.cn/space.php?uid=681952&do=blog&id=25577

禾刀博客:http://sns.fjnet.cn/space.php?uid=681952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