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情报员"设立需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前提
www.fjnet.cn?2012-10-24 17:19? 程思明?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某同学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感觉非常自卑,很少愿意跟人交流;某同学爱给人取侮辱性外号……这些都是南山区前海学校小小心理情报员从各自班级里收集到的信息,每个班上有两名学生,他们除学习外还做着地下潜伏工作,注意观察同学情绪与心理变化,然后,每周定期向老师提供情报,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10月23日中国新闻网) 在以强调绝对服从为导向的应试教育当中,“校园情报员”的设立,势必会引发民众的广泛争议。尽管校方一再强调这样的做法能够“方便与学生沟通”,可这种抛却友情、不顾个体的举报方式,显然无法消除各界人士对这一做法的集体“棒杀”。 教育管理,从来都不应牺牲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前提。就算是再怎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着想,也应该避免因过分依赖举报监管、相互制约的管理方式所导致学生的不团结的事例发生。此外,学生的一些错误并非需要单纯的举报来予以规避,这种用心理情报员用揭发事例的做法,虽然能够协助老师管理好班级学生,但也不可避免地会议牺牲个体隐私为代价的。以至于那种“某同学早恋了,上课心不在焉,神情恍惚”的举报内容,一旦被被置于揭发的选项之内,难免会起到一定的负面效应。 况且,“向心理学老师反映这类情况,并不具体点人名”的方式,固然也能够有效避免个人名誉受损的担心,但谁也不会否认,学生自发的这种举报不会带有恶意性质。若类似于那种报复恶意的心理动向一旦成为举报的必要条件,那么,我们也很难保障整个校园情报制度的正常运转。 事实上,“打小报告”古已有之,即便是没有学校的组织规定,也并不妨碍举报现实的发生。从这个角度来讲,前海学校敢于把举报制度公开透明,也未尝不是一种管理创新。但若想最终解开班级管理的难题,关键也在于强化对学生的个体及隐私的保护为前提,脱离其中的任意一点,这种管理模式注定是会失败的。 前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热列兹尼科夫在其中篇小说《丑八怪》中讲述了刚刚转学来的女孩列娜因为被同学怀疑向老师告密而被无辜地当作告密的叛徒,遭疏远、受孤立的一个事件。其实,真正的“告密者“是个男孩,但列娜始终没有出卖他,却在极度的痛苦中,将自己剃成秃子,最后离开此地。实际上,列娜的个体遭遇虽然只是小说中的一个构想,但却真实地反映出“打小报告”现象难以被他人接受的现实。而这对于一个以举报为目标的校园情报员来讲,也可能会成为列娜困境的缩影。 前海学校有关“校园情报员”的举措,对于改善班级的管理尽管也非常效果显著,但那种以“同伴教育”为主的西方教育模式的尝试,也未尝不是一个更为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许多事例也早已表明,那种采用小组讨论,游戏,角色扮演等参与性强和互动性强的方式进行培训,更能改善个体的缺点,并且帮助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基于此,在对待“校园情报员”的设立,既应该看到其有利的初衷,同时也应该厘清其所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并最终有选择地探索出一个更为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4]学生情报员好初衷难掩错模式
- [ 10-24]学校不是培养“余则成”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