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曝光“抠鼻子”涉嫌侵权 “乱扔垃圾什么的,你曝曝光就是了。就连抠鼻子也曝光,这又不是什么违法的事情,建议打个马赛克……”自5月20日起,江苏宿迁电视台《楚风夜话》栏目开设了一档专门曝光当地市民不文明行为的电视节目,引发了当地民众关注。而围绕着到底是否应该给“被曝光的市民”打马赛克,更是众说纷纭、分歧甚大。(8月13日澎湃新闻网) 诚然,公共场合抠鼻屎、穿拖鞋等不文明行为,有碍观瞻,在一些市民身上已经习焉不察的习惯。适时给予善意的提醒,提升个体文明意识和城市品位,不乏善意,然而,在电视台随意录像予以曝光就会让好心达不到好的效果。 首先,正如市民所说,抠鼻屎、穿拖鞋等属于不文明行为,但不是违法行为,不经市民同意曝光,侵害了市民的名誉权、隐私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其二,依照法律,即便是犯罪嫌疑人,也享有名誉权和隐私权,也要根据其罪行的涉案金额、恶劣程度、对社会的危害大小等做出量刑裁定,而唯有司法机构才能行使该项法律公权,不加遮掩地曝光不文明现象,犹如让当事人公开经受舆论审判,逾越了法律规定。 而从实施效果看,市民对此议论纷纷,还会与被曝光的市民发生争执,“有一次,连摄像机的电池都被抠下来了”。可见曝光不文明行为反而引发更不文明的举动,那么此举的方式方法和目的效果都值得深究与反思。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曝光“抠鼻子”“扔垃圾”等,希望刺激国人的爱面子心理,用一种“曝丑”的方式唤起市民对不文明现象的重视乃至被威慑。 但用这种近乎示众、拍打的方式来进行,本身就是不文明的行为,甚至有违法之嫌。 培养现代公民的文明素养、营造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是一个长期繁复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以丑治丑。温馨、到位的文明宣传与制度疏导齐头并进,才能标本兼治,事半功倍。若超越权力边界上纲上线,一味追求劲爆的宣传效果,不仅增加市民的抵触心理 ,也与城市文明、法制文明背道而驰。 |
相关阅读:
- [ 08-14]做理性文明的突发事件关注者
- [ 08-14]到底哪些不文明行为该被曝光
- [ 08-13]福建首创文明旅游宣导新方式 “文明旅游公示牌”亮相各大旅行社
- [ 08-13]“刀片刺网”有违城市文明初衷
- [ 08-12]莆田市委文明办骑行检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 [ 08-12]“戴绿帽子”的教育同样不文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365bet官网: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