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航天员凯旋见到的第一人,电视直播中却只能留给亿万观众一个背影 李涛:把荣光收藏在心里 ■本报记者 张晓祺 王天益通讯员 杨亚洲 “神舟十号凯旋时,我将是航天员见到的第一个地球人!”说起这份特殊的“待遇”,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着陆场站三级军士长李涛颇感自豪。 从1999年至今,他承担了从“神一”到“神九”历次飞船返回舱舱门开启任务。正因如此,他被战友称为“神舟第一开舱手”。然而,自豪之中也有遗憾:电视直播中,他留给亿万观众的只能是一个背影。 “把荣光收藏在心里,自己知道,这已足够。”盛夏的阿木古朗草原,酷热难耐。为备战“神十”返回舱回收任务,李涛和战友已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区演练了1个月。 作为我国唯一一支航天测控回收部队,李涛所在的着陆场站自组建以来,已圆满完成22颗返回式卫星、9艘神舟飞船回收任务。 完美的背后是艰辛。“神四”回收当天,主着陆场遭遇暴风雪,气温骤降至零下30多摄氏度,钢丝绳结冰打滑,影响了返回舱扶正。紧要关头,李涛将棉帽、手套等塞入钢丝绳缝隙,双手粘在舱壁上,被硬生生撕下了一层皮。 完美的背后是自豪。尽管在外界没有知名度,但李涛和神舟飞船的故事还是在部队和家乡传开了。每次任务结束回部队,战友都抢着和他握手。大家对他说:“跟你握握手就等于和航天员握手了!” 6月11日,“神十”飞向太空。那一刻,李涛双拳握紧。他知道,自己的工作又一次进入了倒计时…… 长年身处机器轰鸣的工作环境,他早已习惯用手势“无声交流” 仲涛:每分每秒都在积攒幸福 ■本报记者 刘 佳 通讯员 魏 龙 机器轰鸣的机电舱内,仲涛正带着耳塞,和同事用手势比划着什么。 除了耳塞,这位在“远望”号船上工作了20多年的机电技师,随身还有几样“标配”:安全帽、手电筒、铜听棒和点温计。 仲涛每天的工作大同小异:挨个到主机集控室、各个机电机舱以及空调器室转转看看。 转转看看说来简单,但转一圈看一圈下来并不轻松。除了几个机舱之外,远望五号的各个角落都有大大小小的机电设备,每隔一个小时,机电技师都要分组在船上对设备进行一次巡视。机舱又潮又热,一趟巡视下来,技师的连体工作服早被汗水浸透。 这不,一片热浪噪声中,仲涛盯着眼前的输油管道主机,抹掉头上的汗,拿起扳手,一个接一个地拧下管道接口上的螺丝,熟练地拆开接口中间的垫片和过滤网,换上新的过滤网,再迅速地拧好螺丝。 “别小看这些螺丝,事关重大。”仲涛说,对于长年在海上航行的“远望人”来说,狂风恶浪并不是最可怕的,船舶主机“停车”才是致命的问题。 吃过晚饭,仲涛没有休息,又开始值班,他在主机集控室里,通过一台台屏幕掌握全船主机的运行情况,远望五号船动力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操控方式先进,可靠性也很高,值班员坐在监控电脑前就能随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在船上,每分每秒都在积攒幸福!”谈起自己20多年的机电技师生涯,仲涛眼中闪烁着光芒,嘴角微微上扬。“我们的工作,既不像水手们驾驶着远望号驶向大洋,也不像测控技术人员操控着天线的转动,报出激动人心的一刻,但远望五号正常运行就是我的价值。”他说。 3000多个日子,他输入的是平和的心态,输出的是平稳的电流 姜双朝:出色的标准是被“忘记” ■本报记者 王天益 特约记者 成子龙 通讯员 祁登峰 “神十”升腾的一刹那,姜双朝觉得自己这“垫底”当得值了。 身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电力技师,姜双朝只想老老实实当好“垫底”——办公楼高4层,电力室的位置垫底;航天系统中高新技术密集,基础的电力技术垫底;大楼里穿淡蓝色工作服的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中专毕业的他学历垫底…… 今年32岁的姜双朝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电力机房工作了近10年。3000多个单调的日子,他输入的是平和的心态,输出的是平稳的电流。 每天,一踏上那条2公里上班道路的起点,姜双朝的生活就进入了程序化运行:交接班、检查卫生、整理器材、记录仪表参数、巡视机房及供电区……这一切,就像墙上电路图中的电流必须按照设定路径流经元器件。 因此,重复的滋味,姜双朝最能体味—— 一遍又一遍抄录几乎是恒定的仪表读数,一次又一次检查总是稳定的蓄电池组,甚至还要反复演练故障点跑位——2分钟内跑到任务区任一可能的故障点。 不少人受不了这单调重复的工作,陆续离开了,姜双朝却留了下来。尽管对任务区每个固定插座几个孔眼都了如指掌,他还是坚持参加跑位演练。 “所做的越是‘无用功’,说明电力系统越可靠。”每次参加任务保障,姜双朝都有种难以压抑的兴奋。尽管这意味着他和同事需要将1000多路电路摸查好几遍,要在半天内埋着头连续检查600多组蓄电池,要拧紧每一颗螺丝、除去每一粒灰尘…… 精细,是对电工的基本要求。采访期间,有上级来人检查。细细查验20多分钟后,检查人员拍拍姜双朝的肩膀,竖了竖大拇指。可姜双朝的额头却沁出了细细的汗珠——不怕事无巨细,就怕百密一疏。 此前,姜双朝已参加了6次载人航天任务保障,分毫无差。不过,这也意味着他从无“大显身手”的机会。 “出色的标准是被忘记。”他说,“对保障人员来说,大家想不起你,就说明你工作做到位了。” 身处令人瞩目的集体,他用锅碗瓢盆一次次奏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序曲 柳炉荣:让航天员记住“家的味道” ■本报特约记者 成子龙 本报记者 王天益 特约通讯员 朱霄雄 他挥着大勺,眼睛里一片火光。 灶台上升腾的火焰与火箭喷射的橘红色火焰,奇妙地映射在他的眸子里。挂在厨房东墙上的那台电视机锁定在新闻频道上,“神十”飞天的一幕被反复播放。 一周以前,“神十”航天员从北京前往酒泉,“出征饭”便出自他手。 他,是航天员大队炊事员柳炉荣。 去年,柳炉荣一路伴随“神九”航天员到酒泉。今年,他被安排留守北京航天城大本营:“昨晚担心了一宿没睡着,今天从电视里得知他们三个太空第一餐吃得挺香,我就放心了。” “给航天员做饭,我们得随身备一把秤!”柳炉荣说,给堪称“国宝”的航天员做饭,一日三餐都必须精确制订,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 很多航天员的菜谱上经常会有一道菜——炒土豆丝。这道“名菜”就出自柳炉荣。调制佐料,盐1克,花生油5克,陈醋3克,上秤一量,分毫不差。手切生姜,1分钟内上百根银丝整齐排列,快刀如电,丝丝能穿过针眼。 7年 “长征火箭”专列从他身边呼啸而过,他却从未见过火箭的真正模样 杨洪金:护送“长征兄弟”抵达发射场 ■本报记者 张晓祺 特约记者 俞 嘉 成子龙 “神十”一飞冲天那一刻,在距离发射场240多公里的一个戈壁点号里,四级军士长杨洪金屏住呼吸,目不转睛盯着电视屏幕。 目送火箭直刺苍穹,杨洪金用力挥舞双手,仿佛要与电视屏幕里欢呼人群的手融为一体。 这是一双并不好看的手——老茧厚重,呲牙咧口。然而,这双手曾经距离飞向太空的火箭那么近—— 41天前,就在这个点号,静卧在专列中的发射“神十”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他面前安全驶过。 那天清晨,他带领全排11名战士早早起床,沿铁路线步行16公里,挨个巡查每一节枕木、每一处螺栓、每一颗道钉。当“长征火箭”专列缓缓驶来,他骄傲地立正、敬礼,护送火车驶出视线尽头。 杨洪金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铁路管理处二连四排代理排长,长年驻守戈壁点号,守护着通往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唯一铁路。 “我们把火箭称作‘长征兄弟’,一年到头的最大任务,就是护送它们安全运抵发射场。”杨洪金说,火箭专列驶过点号,前后只有1分钟。 由于铁路沿线沙害严重,专列抵达前1个月,他就要带队沿铁路线清沙。遇到漠风肆虐的日子,狂风席卷着沙砾扑面而来,用铁锹护住脸,会听到“砰砰”作响。 这样奔走一天,官兵人人变成了“沙雕”,鼻子塞、耳朵聋、喉咙里都是沙坨子,从头到脚钻入每个毛孔。晚上回到宿舍睡觉,床单上能留下厚厚一层沙。 坚守戈壁14年,杨洪金参加了发射“神二”到“神十”的长征火箭专列接运任务。 然而,他却从未看过火箭发射的辉煌瞬间,甚至从未近距离见过火箭的真正模样。 “神十”发射前一天,妻子带着3岁的儿子康康来点号探亲。那晚,杨洪金抱起儿子来到铁道旁,指着发射场方向说,铁路尽头,就是火箭腾飞的地方…… 链接: 梦想独白 看不见的“长征火箭” 橘红色烈焰从长征火箭尾部喷射而出,神舟飞船拔地而起——这,已成一幅经典画面。 这是看得见的力量。这幅经典画面之外,更多力量默默无闻。“神州托举神舟”,这句被经常引用的话,也通常被另外一组具体数字所阐释:100多个科研院所、基地、高校、工厂直接承担研制和试验任务,3000多家单位承担协作、支援、保障任务…… 数十万航天人,是他们的代称。他们是一枚枚看不见的“长征火箭”。他们用青春、激情与奉献勾兑成燃料,在各自岗位“喷射”力量,托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 这力量不分大小,正如他们每个人都值得尊重。他们每一个都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中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他们,叫出他们的名字,聆听他们的感受,品味他们的平凡与伟大。 “我很渺小/地球上找不到自己的坐标/我很伟大/因为融入了宏伟的事业……”让我们念诵一位将军的诗句,向托举中国载人航天的每一份力量致敬! |
作者:范子军 在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当从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主任手中接过“联盟”号飞船指令长证书的那一刻,吴杰激动地说:“我现在拿的是‘联盟’号飞船指令长的证书,回去以后再拿中国自己的证书,然后驾驶着我们中国的宇宙飞船飞向太空,与你们的空间站对接,行吗?”如今,16年过去了,吴杰依旧在为实现当初这一梦想而全力“冲刺”。(6月13日《解放军报》) 神十飞天,神气十足。亿万人民无不为祖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欢欣鼓舞,倍感自豪,更对骁勇的飞天英雄满怀由衷的钦佩和敬意。其实,大家都清楚,真正能够通过严格选拔登上航天飞船的毕竟只是屈指可数的幸运儿,在他们的身后,更多的则是像吴杰一样,甘当绿叶和铺路石,默默无闻、忘我拼搏、潜心钻研、无私奉献的无名英雄,同样值得我们为之喝彩,向他们敬礼! 面对五星红旗,作为航天员的吴杰庄严宣誓:“祖国的载人航天利益高于一切……”面对一个个炼狱般的挑战,吴杰心中只有一个意念,“绝不能给国家丢脸!”面对未来的航天梦、中国梦,吴杰更表现出义无反顾,“无论怎样,为了飞天事业,我会坚持到最后一刻。” 同样是首批14名航天员之一,李庆龙在神五发射请战会上的表态则字字铿锵,“我是飞行员出生,对牺牲早已置之度外。我热爱这项事业胜过自己的生命,任何风险影响不了我的选择和信念。”在他的思想深处,总有一种坚强的意念在支撑,“我是军人,能上天,即使再危险我也会完成任务;上不了天,我会继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当然,这些绝非“豪言壮语”,而是他们航天生涯的真实写照,一些残酷环境下的训练,简直让人生不如死,但他们挺过来了;有时一场训练就可能瘦去几公斤,他们无怨无悔;而在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他们创造3个月学会说俄语、1年之内学完4年课程的“中国奇迹”,靠的是何等顽强的毅力和非凡的付出;他们自己虽然没有登上飞船,但他们以教练员的身份,接力着中国伟大的航天事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 吴杰、李庆龙只是偶然的机会走进公众视野的航天英雄,更多像他们一样没有飞上天的航天员,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一直忘我奋战在航天最前线。在他们的身后,还有一群同样默默无闻的身影,那就是航天员们的亲人。为了让自己的爱人专心、安心于自己的事业,顺利完成发射任务,她们默默扛起了整个家庭,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和牺牲,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进步,她们同样功不可没,值得我们报以最热烈的掌声。(范子军) |
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开启新的征程。目前,神舟十号飞船已经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在载人航天之路走出的新一步。 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留下过许许多多难以忘却的名字。从“两弹一星”时代的钱学森、赵九章,到载人航天时代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共同支撑起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一片天空。但是在他们的背后,还有许许多多数不清的科研、技术工作者,他们同样付出了与这些响当当的名人一样的努力与年华,没有这样一个庞大的技术团队,也不会有这些知名科技带头人、航天员的成功。 但是,比这些默默无闻的科技团队更称得上“无名英雄”的还另有其人。在“神十”顺利升空时,在航天员以忐忑的心情面对未知的太空时,在技术人员紧张地收集数据、观察轨道和发出指令时,有另外一群人正以同样兴奋却又紧张的心情关注着这一切。他们的身份或许并不是航天人,但是他们的家人,正在千里之外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执行着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任务。 航天工作人员陈为在“神十”的发射工作中负责飞船电缆脱插,是整个发射任务中最后一个离开塔架的人。对他的爱人刘锦芳来说,今年除了他的丈夫要参与“神十”发射工作,他们的女儿今年正好也要高考,这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从去年8月到如今近一年的时间,丈夫陈为只有在十一国庆和过年回来了几天,其余时间都在基地里忙着”神十“发射任务。她说:“高考完了就和她爸爸打电话,鼓励他说'爸爸,我的任务顺利完成了;接下来看你的啦,你也要加油哦!'。当时我在旁边听着,眼泪'刷'地就下来了。” 与陈为一家情况相似的还有担任“神十”飞船推进舱的总装主任设计师曹俊生。“当年怀上孩子的时候,他正在忙着'神七',那时我一个人腆着大肚子忙里忙外,很无助,对他的工作也曾有小小的埋怨。”他的妻子张聪说,“但是慢慢也就习惯了。家里人也都很支持他的工作,尽量不去麻烦他,让他专注于航天事业。” 他们两个家庭只是许许多多数不清的航天工作者家庭的代表。航天科技八院退休专家陶建中说:“当这次'神十'再探天宫,背后站着的是七十万中国航天人。在这七十万航天人的背后,是中国近七十万个家庭。”是的,没有他们在背后默默支持与付出,就不会有中国航天事业今天的成就。在“神十”与“天宫”胜利对接之日,我们不仅要向台前幕后这许许多多航天工作者致敬,更要向为了航天事业忍受分离之苦的这近七十万个家庭致敬。 |
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开启新的征程。目前,神舟十号飞船已经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在载人航天之路走出的新一步。 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留下过许许多多难以忘却的名字。从“两弹一星”时代的钱学森、赵九章,到载人航天时代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共同支撑起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一片天空。但是在他们的背后,还有许许多多数不清的科研、技术工作者,他们同样付出了与这些响当当的名人一样的努力与年华,没有这样一个庞大的技术团队,也不会有这些知名科技带头人、航天员的成功。 但是,比这些默默无闻的科技团队更称得上“无名英雄”的还另有其人。在“神十”顺利升空时,在航天员以忐忑的心情面对未知的太空时,在技术人员紧张地收集数据、观察轨道和发出指令时,有另外一群人正以同样兴奋却又紧张的心情关注着这一切。他们的身份或许并不是航天人,但是他们的家人,正在千里之外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执行着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任务。 航天工作人员陈为在“神十”的发射工作中负责飞船电缆脱插,是整个发射任务中最后一个离开塔架的人。对他的爱人刘锦芳来说,今年除了他的丈夫要参与“神十”发射工作,他们的女儿今年正好也要高考,这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从去年8月到如今近一年的时间,丈夫陈为只有在十一国庆和过年回来了几天,其余时间都在基地里忙着”神十“发射任务。她说:“高考完了就和她爸爸打电话,鼓励他说'爸爸,我的任务顺利完成了;接下来看你的啦,你也要加油哦!'。当时我在旁边听着,眼泪'刷'地就下来了。” 与陈为一家情况相似的还有担任“神十”飞船推进舱的总装主任设计师曹俊生。“当年怀上孩子的时候,他正在忙着'神七',那时我一个人腆着大肚子忙里忙外,很无助,对他的工作也曾有小小的埋怨。”他的妻子张聪说,“但是慢慢也就习惯了。家里人也都很支持他的工作,尽量不去麻烦他,让他专注于航天事业。” 他们两个家庭只是许许多多数不清的航天工作者家庭的代表。航天科技八院退休专家陶建中说:“当这次'神十'再探天宫,背后站着的是七十万中国航天人。在这七十万航天人的背后,是中国近七十万个家庭。”是的,没有他们在背后默默支持与付出,就不会有中国航天事业今天的成就。在“神十”与“天宫”胜利对接之日,我们不仅要向台前幕后这许许多多航天工作者致敬,更要向为了航天事业忍受分离之苦的这近七十万个家庭致敬。 |
在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当从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主任手中接过“联盟”号飞船指令长证书的那一刻,吴杰激动地说:“我现在拿的是‘联盟’号飞船指令长的证书,回去以后再拿中国自己的证书,然后驾驶着我们中国的宇宙飞船飞向太空,与你们的空间站对接,行吗?”如今,16年过去了,吴杰依旧在为实现当初这一梦想而全力“冲刺”。(6月13日《解放军报》) 神十飞天,神气十足。亿万人民无不为祖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欢欣鼓舞,倍感自豪,更对骁勇的飞天英雄满怀由衷的钦佩和敬意。其实,大家都清楚,真正能够通过严格选拔登上航天飞船的毕竟只是屈指可数的幸运儿,在他们的身后,更多的则是像吴杰一样,甘当绿叶和铺路石,默默无闻、忘我拼搏、潜心钻研、无私奉献的无名英雄,同样值得我们为之喝彩,向他们敬礼! 面对五星红旗,作为航天员的吴杰庄严宣誓:“祖国的载人航天利益高于一切……”面对一个个炼狱般的挑战,吴杰心中只有一个意念,“绝不能给国家丢脸!”面对未来的航天梦、中国梦,吴杰更表现出义无反顾,“无论怎样,为了飞天事业,我会坚持到最后一刻。” 同样是首批14名航天员之一,李庆龙在神五发射请战会上的表态则字字铿锵,“我是飞行员出生,对牺牲早已置之度外。我热爱这项事业胜过自己的生命,任何风险影响不了我的选择和信念。”在他的思想深处,总有一种坚强的意念在支撑,“我是军人,能上天,即使再危险我也会完成任务;上不了天,我会继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当然,这些绝非“豪言壮语”,而是他们航天生涯的真实写照,一些残酷环境下的训练,简直让人生不如死,但他们挺过来了;有时一场训练就可能瘦去几公斤,他们无怨无悔;而在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他们创造3个月学会说俄语、1年之内学完4年课程的“中国奇迹”,靠的是何等顽强的毅力和非凡的付出;他们自己虽然没有登上飞船,但他们以教练员的身份,接力着中国伟大的航天事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 吴杰、李庆龙只是偶然的机会走进公众视野的航天英雄,更多像他们一样没有飞上天的航天员,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一直忘我奋战在航天最前线。在他们的身后,还有一群同样默默无闻的身影,那就是航天员们的亲人。为了让自己的爱人专心、安心于自己的事业,顺利完成发射任务,她们默默扛起了整个家庭,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和牺牲,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进步,她们同样功不可没,值得我们报以最热烈的掌声。(范子军) |
他是航天员凯旋见到的第一人,电视直播中却只能留给亿万观众一个背影 李涛:把荣光收藏在心里 ■本报记者 张晓祺 王天益通讯员 杨亚洲 “神舟十号凯旋时,我将是航天员见到的第一个地球人!”说起这份特殊的“待遇”,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着陆场站三级军士长李涛颇感自豪。 从1999年至今,他承担了从“神一”到“神九”历次飞船返回舱舱门开启任务。正因如此,他被战友称为“神舟第一开舱手”。然而,自豪之中也有遗憾:电视直播中,他留给亿万观众的只能是一个背影。 “把荣光收藏在心里,自己知道,这已足够。”盛夏的阿木古朗草原,酷热难耐。为备战“神十”返回舱回收任务,李涛和战友已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区演练了1个月。 作为我国唯一一支航天测控回收部队,李涛所在的着陆场站自组建以来,已圆满完成22颗返回式卫星、9艘神舟飞船回收任务。 完美的背后是艰辛。“神四”回收当天,主着陆场遭遇暴风雪,气温骤降至零下30多摄氏度,钢丝绳结冰打滑,影响了返回舱扶正。紧要关头,李涛将棉帽、手套等塞入钢丝绳缝隙,双手粘在舱壁上,被硬生生撕下了一层皮。 完美的背后是自豪。尽管在外界没有知名度,但李涛和神舟飞船的故事还是在部队和家乡传开了。每次任务结束回部队,战友都抢着和他握手。大家对他说:“跟你握握手就等于和航天员握手了!” 6月11日,“神十”飞向太空。那一刻,李涛双拳握紧。他知道,自己的工作又一次进入了倒计时…… 长年身处机器轰鸣的工作环境,他早已习惯用手势“无声交流” 仲涛:每分每秒都在积攒幸福 ■本报记者 刘 佳 通讯员 魏 龙 机器轰鸣的机电舱内,仲涛正带着耳塞,和同事用手势比划着什么。 除了耳塞,这位在“远望”号船上工作了20多年的机电技师,随身还有几样“标配”:安全帽、手电筒、铜听棒和点温计。 仲涛每天的工作大同小异:挨个到主机集控室、各个机电机舱以及空调器室转转看看。 转转看看说来简单,但转一圈看一圈下来并不轻松。除了几个机舱之外,远望五号的各个角落都有大大小小的机电设备,每隔一个小时,机电技师都要分组在船上对设备进行一次巡视。机舱又潮又热,一趟巡视下来,技师的连体工作服早被汗水浸透。 这不,一片热浪噪声中,仲涛盯着眼前的输油管道主机,抹掉头上的汗,拿起扳手,一个接一个地拧下管道接口上的螺丝,熟练地拆开接口中间的垫片和过滤网,换上新的过滤网,再迅速地拧好螺丝。 “别小看这些螺丝,事关重大。”仲涛说,对于长年在海上航行的“远望人”来说,狂风恶浪并不是最可怕的,船舶主机“停车”才是致命的问题。 吃过晚饭,仲涛没有休息,又开始值班,他在主机集控室里,通过一台台屏幕掌握全船主机的运行情况,远望五号船动力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操控方式先进,可靠性也很高,值班员坐在监控电脑前就能随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在船上,每分每秒都在积攒幸福!”谈起自己20多年的机电技师生涯,仲涛眼中闪烁着光芒,嘴角微微上扬。“我们的工作,既不像水手们驾驶着远望号驶向大洋,也不像测控技术人员操控着天线的转动,报出激动人心的一刻,但远望五号正常运行就是我的价值。”他说。 3000多个日子,他输入的是平和的心态,输出的是平稳的电流 姜双朝:出色的标准是被“忘记” ■本报记者 王天益 特约记者 成子龙 通讯员 祁登峰 “神十”升腾的一刹那,姜双朝觉得自己这“垫底”当得值了。 身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电力技师,姜双朝只想老老实实当好“垫底”——办公楼高4层,电力室的位置垫底;航天系统中高新技术密集,基础的电力技术垫底;大楼里穿淡蓝色工作服的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中专毕业的他学历垫底…… 今年32岁的姜双朝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电力机房工作了近10年。3000多个单调的日子,他输入的是平和的心态,输出的是平稳的电流。 每天,一踏上那条2公里上班道路的起点,姜双朝的生活就进入了程序化运行:交接班、检查卫生、整理器材、记录仪表参数、巡视机房及供电区……这一切,就像墙上电路图中的电流必须按照设定路径流经元器件。 因此,重复的滋味,姜双朝最能体味—— 一遍又一遍抄录几乎是恒定的仪表读数,一次又一次检查总是稳定的蓄电池组,甚至还要反复演练故障点跑位——2分钟内跑到任务区任一可能的故障点。 不少人受不了这单调重复的工作,陆续离开了,姜双朝却留了下来。尽管对任务区每个固定插座几个孔眼都了如指掌,他还是坚持参加跑位演练。 “所做的越是‘无用功’,说明电力系统越可靠。”每次参加任务保障,姜双朝都有种难以压抑的兴奋。尽管这意味着他和同事需要将1000多路电路摸查好几遍,要在半天内埋着头连续检查600多组蓄电池,要拧紧每一颗螺丝、除去每一粒灰尘…… 精细,是对电工的基本要求。采访期间,有上级来人检查。细细查验20多分钟后,检查人员拍拍姜双朝的肩膀,竖了竖大拇指。可姜双朝的额头却沁出了细细的汗珠——不怕事无巨细,就怕百密一疏。 此前,姜双朝已参加了6次载人航天任务保障,分毫无差。不过,这也意味着他从无“大显身手”的机会。 “出色的标准是被忘记。”他说,“对保障人员来说,大家想不起你,就说明你工作做到位了。” 身处令人瞩目的集体,他用锅碗瓢盆一次次奏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序曲 柳炉荣:让航天员记住“家的味道” ■本报特约记者 成子龙 本报记者 王天益 特约通讯员 朱霄雄 他挥着大勺,眼睛里一片火光。 灶台上升腾的火焰与火箭喷射的橘红色火焰,奇妙地映射在他的眸子里。挂在厨房东墙上的那台电视机锁定在新闻频道上,“神十”飞天的一幕被反复播放。 一周以前,“神十”航天员从北京前往酒泉,“出征饭”便出自他手。 他,是航天员大队炊事员柳炉荣。 去年,柳炉荣一路伴随“神九”航天员到酒泉。今年,他被安排留守北京航天城大本营:“昨晚担心了一宿没睡着,今天从电视里得知他们三个太空第一餐吃得挺香,我就放心了。” “给航天员做饭,我们得随身备一把秤!”柳炉荣说,给堪称“国宝”的航天员做饭,一日三餐都必须精确制订,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 很多航天员的菜谱上经常会有一道菜——炒土豆丝。这道“名菜”就出自柳炉荣。调制佐料,盐1克,花生油5克,陈醋3克,上秤一量,分毫不差。手切生姜,1分钟内上百根银丝整齐排列,快刀如电,丝丝能穿过针眼。 7年 “长征火箭”专列从他身边呼啸而过,他却从未见过火箭的真正模样 杨洪金:护送“长征兄弟”抵达发射场 ■本报记者 张晓祺 特约记者 俞 嘉 成子龙 “神十”一飞冲天那一刻,在距离发射场240多公里的一个戈壁点号里,四级军士长杨洪金屏住呼吸,目不转睛盯着电视屏幕。 目送火箭直刺苍穹,杨洪金用力挥舞双手,仿佛要与电视屏幕里欢呼人群的手融为一体。 这是一双并不好看的手——老茧厚重,呲牙咧口。然而,这双手曾经距离飞向太空的火箭那么近—— 41天前,就在这个点号,静卧在专列中的发射“神十”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他面前安全驶过。 那天清晨,他带领全排11名战士早早起床,沿铁路线步行16公里,挨个巡查每一节枕木、每一处螺栓、每一颗道钉。当“长征火箭”专列缓缓驶来,他骄傲地立正、敬礼,护送火车驶出视线尽头。 杨洪金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铁路管理处二连四排代理排长,长年驻守戈壁点号,守护着通往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唯一铁路。 “我们把火箭称作‘长征兄弟’,一年到头的最大任务,就是护送它们安全运抵发射场。”杨洪金说,火箭专列驶过点号,前后只有1分钟。 由于铁路沿线沙害严重,专列抵达前1个月,他就要带队沿铁路线清沙。遇到漠风肆虐的日子,狂风席卷着沙砾扑面而来,用铁锹护住脸,会听到“砰砰”作响。 这样奔走一天,官兵人人变成了“沙雕”,鼻子塞、耳朵聋、喉咙里都是沙坨子,从头到脚钻入每个毛孔。晚上回到宿舍睡觉,床单上能留下厚厚一层沙。 坚守戈壁14年,杨洪金参加了发射“神二”到“神十”的长征火箭专列接运任务。 然而,他却从未看过火箭发射的辉煌瞬间,甚至从未近距离见过火箭的真正模样。 “神十”发射前一天,妻子带着3岁的儿子康康来点号探亲。那晚,杨洪金抱起儿子来到铁道旁,指着发射场方向说,铁路尽头,就是火箭腾飞的地方…… 链接: 梦想独白 看不见的“长征火箭” 橘红色烈焰从长征火箭尾部喷射而出,神舟飞船拔地而起——这,已成一幅经典画面。 这是看得见的力量。这幅经典画面之外,更多力量默默无闻。“神州托举神舟”,这句被经常引用的话,也通常被另外一组具体数字所阐释:100多个科研院所、基地、高校、工厂直接承担研制和试验任务,3000多家单位承担协作、支援、保障任务…… 数十万航天人,是他们的代称。他们是一枚枚看不见的“长征火箭”。他们用青春、激情与奉献勾兑成燃料,在各自岗位“喷射”力量,托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 这力量不分大小,正如他们每个人都值得尊重。他们每一个都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中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他们,叫出他们的名字,聆听他们的感受,品味他们的平凡与伟大。 “我很渺小/地球上找不到自己的坐标/我很伟大/因为融入了宏伟的事业……”让我们念诵一位将军的诗句,向托举中国载人航天的每一份力量致敬! |
新华网上海6月11日电(记者朱翃、叶健)当神舟十号飞船点火起飞时,当成功实现船箭分离时,当飞船缓缓打开太阳能电池板时,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在位于上海的航天科技八院报告厅里一次次响起。 在这欢呼人群中有这样一些人,她们的身份或许并不是航天人,但她们同样专注地盯着大屏幕。因为她们的爱人,正在千里之外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执行着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任务。 看到“神十”顺利升空,张聪抱着女儿一起鼓掌,她脸上满是笑容但眼眶里却已满含泪水。她的丈夫曹俊生,此刻正在酒泉发射基地执行发射任务。“真为他高兴,为中国航天人高兴,他们太不容易了。”张聪说,“作为一名中国人,今天是非常高兴和振奋的;而我作为一名航天工作人员的家属,更是由衷地开心和自豪。”一旁的女儿小琪搂着妈妈,脸上满是对分别已久的父亲回家的期盼。 “当年怀上孩子的时候,他正在忙着‘神七’,那时我一个人腆着大肚子忙里忙外,很无助,对他的工作也曾有小小的埋怨。”张聪的丈夫曹俊生,是航天科技八院805所的职工,担任“神十”飞船推进舱的总装主任设计师。“慢慢也就习惯了。家里人也都很支持他的工作,尽量不去麻烦他,让他专注于航天事业。” 5岁的女儿小琪,十个小手指已经数不出爸爸离开家有多少天了,但看着“神十”顺利飞天,她开心地告诉记者:“妈妈告诉我,爸爸再有四天就要回来了,我要让爸爸送我去幼儿园,告诉小伙伴我爸爸把火箭送上了太空。” 而对于航天工作人员陈为的爱人刘锦芳来说,在这初夏时节放下了心里的两块大石头。“一个是我丈夫陈为,他是负责飞船电缆脱插的,是整个发射任务中最后一个离开塔架的人。‘神十’的顺利发射和返回,是他今年最大的心愿。”刘锦芳说,“另一个是女儿,她今年正好高考,前两天刚刚考完,这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 刘锦芳告诉记者,从去年8月到如今近一年的时间,丈夫只有在十一国庆和过年回来了几天,其余时间都在基地里忙着“神十”发射任务。“他也挂念女儿的高考,但只能在电话里跟我和女儿沟通,私底下他觉得对不住女儿。不过女儿很理解,高考完了就和她爸爸打电话,鼓励他说‘爸爸,我的任务顺利完成了;接下来看你的啦,你也要加油哦!’。当时我在旁边听着,眼泪‘刷’地就下来了。” 陈为同事小王说:“陈为很牵挂妻子孩子,因为他对家里本来照顾就很少。他曾说,他女儿这次高考,考得好也就罢了;如果考得不好,妻子肯定会有点责怪的。据我所知,当年他们家装修,整个过程他都在基地里忙,一点也没参与,从买材料到监工,都是他妻子一个人在忙,真是不容易。” “当年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他身后是四十万美国航天人的努力;当这次‘神十’再探天宫,背后站着的是七十万中国航天人。”航天科技八院退休专家陶建中说,“在这七十万航天人的背后,是中国近七十万个家庭。今天的掌声和欢呼,既要送给航天人,也要送给航天人背后那些默默付出的身影。”说着,今年已经73岁的陶老先生和同事一起站起来,庄重地再度鼓起掌来…… |
“为了飞天,我会坚持到最后一刻” 16年前的那一幕,对吴杰来说,就宛如发生在昨天—— 在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当从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主任手中接过“联盟”号飞船指令长证书的那一刻,他激动地说:“我现在拿的是‘联盟’号飞船指令长的证书,回去以后再拿中国自己的证书,然后驾驶着我们中国的宇宙飞船飞向太空,与你们的空间站对接,行吗?” 如今,16年过去了,吴杰依旧在为实现当初这一梦想而全力“冲刺”。 “神六”时,吴杰距离自己的飞天梦想只差一步——他入选了此次任务备份乘组。正是因为这次在媒体前的“抛头露面”,广大公众才有机会看到这张坚毅的脸庞,了解他那鲜为人知的经历。 1996年,作为部队优秀飞行员,他和李庆龙2人被选拔为航天员教练员,前往俄罗斯培训。“短短一年内,我们不仅要克服语言关,还要把航天员所有的课目训练完,其难度和强度前所未有。” “绝不能给国家丢脸!”怀着这样的信念,吴杰咬牙克服了一个个炼狱般的挑战—— 坐离心机上来就是8个G载荷,压得他气都喘不上来;在北极圈冰天雪地进行野外生存,两天他只睡了一个小时,“不敢睡,害怕冻过去了”…… “去的时候我体重是62公斤,回来只剩57公斤。”1997年11月毕业时,吴杰交会对接的考核成绩是4.98分(满分为5分),成为俄罗斯当年唯一一位获得“联盟”号飞船指令长证书的外国人。 1998年1月5日,是吴杰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面对五星红旗,作为航天员兼航天员教练员,吴杰第一个庄严宣誓:“祖国的载人航天利益高于一切……” 回国后,吴杰将学习过的训练课目进行了梳理总结。“我希望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理念讲出来,与战友一起分享。” 常人不知,航天员这个职业表面风光,其实生活极其枯燥,“基本上就是训练完了考试,考试完了训练”。 这些年,在训练场上,吴杰保持着“战斗心态”—— “作为一名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是每个人的梦想。然而,在最初任务少的情况下,面对选拔谁都想赢,我也一样,任何一处细节都会影响结果。” 训练场下,吴杰保持着“长者心态”—— 平时战友们碰到技术难题,总会向他私下请教。如今,第一批航天员都叫他“老吴”,第二批航天员则称呼他“吴教员”。 很多时候,吴杰也很“喜欢教员这个角色”。去年“神九”任务出征前,他分别打电话给景海鹏、刘洋和刘旺,反复提醒他们进舱后该注意的事项。 一次次准备,一次次落选,很残酷。吴杰说:“没有飞天,自己总感觉跟没有完成任务一样。” “神七”任务落选时,吴杰“心里特别堵得慌”。他拿起电话打给妈妈,妈妈安慰说:“我也希望你能去,可是没选上,你不能气馁。向前看,放下心理包袱,你才能继续往前跑。” 吴杰很快调整心态,在“神七”任务中,他连续两个黑夜一个白天在地面对战友进行出舱行走技术支持。 试问,如果没有一份发自内心对航天事业的热爱,谁能像吴杰这样去付出。 天路迢迢,征程漫漫。和吴杰一样,第一批航天员中还有多名没有飞上天的身影,他们依旧在默默无闻地拼搏——至今,人们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晓。致敬,他们也是共和国的“航天英雄”! “船箭分离!”这是吴杰当年在俄罗斯“联盟”号地面模拟舱作为指令长,发出的第一道指令! 如今,不知道他还有没有机会在中国自己的“神舟”飞船上,真正发出这道指令。 “无论怎样,为了飞天事业,我会坚持到最后一刻。”1963年出生的吴杰坚定地对记者说。(作者:牟加金 解放军报记者柳刚 张晓祺 王通化) |
“我热爱这项事业胜过自己的生命” 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的记忆里,2003年的春节不同寻常—— 农历大年初一,大洋彼岸传来一个悲痛的消息——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这一天,距离神舟五号发射仅剩280多天。中国航天员中心把正在备战的航天员召集在一起,听听大家想法。没想到,座谈会变成了群情激昂的请战会—— “我是飞行员出生,对牺牲早已置之度外。我热爱这项事业胜过自己的生命,任何风险影响不了我的选择和信念。” 这段字字铿锵的发言,令在场人员热泪盈眶。 发言者名叫李庆龙,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兼航天员教练员。 出生于1962年的他,是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老大哥”。他的名字和他的故事,一直鲜为人知。 1996年,国家在空军选拔预备航天员,李庆龙和吴杰脱颖而出。 李庆龙的人生很传奇,有着两次不同寻常的“提前毕业”—— 第一次“提前毕业”,是被特招为空军首批本科飞行员时,通常情况下2到3年的飞行训练,他1年就拿了下来。 放单飞不久,他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生死考验。那天,9架战机进行编队特技训练,李庆龙的飞机突然油料报警。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和飞行技术,他把飞机安全带回了地面。 “当时地面人员都看傻了,以为要摔飞机了。”回想当年这一幕,李庆龙说。 第二次“提前毕业”,是他和吴杰在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创造的“中国奇迹”——1年之内学完4年的课程。 俄罗斯派了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给他们当俄语教师。“老师不懂汉语,学习时只能‘连比划带猜’。”李庆龙说:“但3个月后我们愣是学会了说俄语。” 国内有个代表团参观加加林博物馆,他全程当翻译,一点都没“卡壳”。“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学俄语。”李庆龙说。 俄罗斯航天员训练非常严苛,艰苦程度超乎想象—— 一次训练,李庆龙和吴杰被拉到北极圈的一片雪野,在零下50摄氏度的低温中生存了48个小时。提供的全部食物,仅仅是两块巴掌大的压缩饼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