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新京报记者抽样调查100对在京工作、老家不在一地的夫妻,有28对夫妻曾为了过年回谁家吵架,同时有19对夫妻经过“较量”,干脆把老人接进北京过年。国内民意调查机构零点指标最新调查也显示,在调查的6个城市中,因“除夕去谁家过年”发生过争吵的夫妻达28.4%。(1月24日《新京报》)
每年春节来临之际,“过年回谁家”都会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众多在异地工作的年轻夫妻更是为这个问题纠结烦恼,有的因此发生“战争”,甚至导致离婚。夫妻只有一对,老人却有两家。“一家一个娃,过年回谁家”,关乎家庭和睦,关乎社会和谐,确实是个难以破解的命题。
有专家认为,在“过年回谁家”这个问题上,冲突最突出的是独生子女群体,其次是南北结合型婚姻,双方生活习俗差异较大;还有一部分是刚结婚的年轻夫妻,有的自我意识过强,都希望对方能迁就自己。正如家在广州的李小姐所说,“老公希望春节回他家,可我是单亲家庭的独生女,妈妈除夕没我太可怜了!”但通过协商,决定“初四回娘家”。
究竟过年回谁家?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毕竟每对夫妻及其家庭的现实情况千差万别,因而解决办法也各不相同,但前提都需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协商。
一年365天,春节假期只是极少的一点时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更多的是亲情,而不是纯粹的形式。因此,孝敬父母,贵在“经常”,重在“精神”。如果条件允许,不妨平时“常回家看看”,了解了解父母的身体和生活状况,汇报汇报自己的工作和小家庭情况,听听父母的需求,解决解决难题,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关爱;离家远的,平时多给父母打打电话,拉拉家常聊聊天。只要真正“用心”了,即使过年回不了家,相信父母也会理解的,而不只靠过年来“恶补”。
“过年回谁家”,虽然是一个纠结的话题,但是,只要我们常怀爱心、心怀孝心,就会滋润父母宽阔的心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