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全球广告,在CNN等国际主流媒体上投放,意在重新打造与巩固“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的声誉。

解读上述信息的两大视角,一是中国“软实力”的布局与经营,二是“中国制造”的前途和命运。年初即有媒体报道说,国家已经分别向新华社、央视和人民日报拨款150亿元人民币,用于打造可以扩大中国国际影响的“有意义的项目”。前不久,又传出新华社主办的中国国际电视台(CCIV)试播的消息。此番中国政府在CNN等国际主流媒体上投放广告,则让外界看到了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另一种途径。在“软实力”的因素之外,更让人感兴趣的问题是,中国政府所开展的首个对外品牌宣传活动为何要围绕“中国制造”展开。

中国经济连续30年高速增长的奇迹建立在“中国制造”之上,但是近年以来,Made in China遭遇了数波危机。眼下这一波“中国制造”的危机,直接表现为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打压和算计。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截至2008年,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经济体,连续3年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经济体。国际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正呈现出整体复苏态势。在复苏之路上,面临种种挑战的“中国制造”将何去何从,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的经济视野中,都将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

中国经济不可能以不变的姿态赢取未来,但那应该是一种增量的转型和平滑的变革,“中国制造”在其中不应是被忽略和放弃的对象,而是一种必要的基础和难得的仰仗。30年探索所积累的“中国制造”物质基础和运作体系,不可能在刹那之间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累赘。中国经济宏观结构中的问题,固然存在畸重于出口的顽疾。但问题的解决之道,显然不是要放弃出口以提高消费的相对比例,而是要在尽量保住出口的同时逐步增加内需对经济的贡献率。壮士断腕的勇气当然值得敬佩,但是在病去如抽丝的经济复苏阶段,过于激烈的动荡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在国际视野之内,“中国制造”同样不应被视作贸易不平衡、就业机会减少甚至金融危机产生的肇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7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接近1/3,“中国制造”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经济发动机和生活品质助推器。从一定程度上说,“中国制造”的繁荣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结果,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的劣势位置。金融危机的发生,本质上是金融体系扩张过度而缺乏必要监管的恶果。在经济上升阶段,人们乐得安享“中国制造”所带来的福利,而一旦情况变化,自我牺牲的“中国制造”首先被作为挡箭牌。

这样的道理需要让发达国家的民众知晓,与其说是“中国制造”的自我辩解,不如说是公开真相的道义责任使然。而借助于CNN等国际主流媒体,登高声远的传播效果可以实现得更为便捷和充分。当然,这远不是“中国制造”意图突围的全部内容。中国经济转型的方略,理应涵盖“中国制造”的提质与升级,在重视低碳、绿色等世界趋势的同时,力避低层次竞争。同时,“中国制造”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出口,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同样应当满足日益高涨的国内需求。中国人疯狂出国“血拼”的对象,有很大一部分是地道的“中国制造”。应当思考,国内市场的体制与机制为何拒绝了“中国制造”。

' />
近日,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全球广告,在CNN等国际主流媒体上投放,意在重新打造与巩固“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的声誉。

中国政府在海外投放形象广告的次数并不多。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投放过一次,是纯粹的国家形象广告;中国商务部这次投放形象广告,以产品为主——“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美国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当下,商务部为“中国制造”做形象宣传,目的明确:改变、打破目前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保护壁垒。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0年前,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角是美国,美国往往以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名义对中国进行制裁,如今却颠倒了个。这从美国近来针对中国的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可见一斑;奥巴马访华,中国强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而奥巴马刚一回国,美国就又对进口中国油管加征关税,严重程度超前。

反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一直以来都以官方谈判为主,但似乎效果并不理想。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在各种对中国“风景这边独好”的宣传中,美国人将减薪、裁员的烦恼和委屈转嫁到中国产品上,认为身边无处不在的“中国制造”抢了他们的幸福生活。可以说,正是美国民众的支持,美国政府才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事实上,在各种对外谈判中,美国最听民众的。记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中美双方达成协议,约定协议内容不对外公布。但在谈判结束后,美国民众怕吃亏,强烈要求公开协议内容。没有办法,美国政府只得将协议内容全部公开。这说明,美国政府听的是自己国家的民众,而外国政府的条件,哪怕是法定的协议约束,都可以无足轻重。

因此,要在跟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得到好处,与其费尽心思与官方沟通,不如改变美国民众的看法,进而影响美国的政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商务部为“中国制造”做广告,并强调中国产品里,还有美国的技术。“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另一个解读是,“中国制造,世界赚钱”,排斥中国产品,也会让本国人受伤。

总之,中国商务部这次在全球为中国产品投放形象广告,其背后的思维之变更值得关注。

' />
相关文章:

国家形象广告的另一个意义

中国制造需在复苏之路上全面突围

近日,商务部启动“中国制造”海外宣传,推出一系列全球广告,在CNN等国际主流媒体上投放,这则30秒的广告围绕“中国制造,世界合作”这一中心主题,强调中国企业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正不断与海外各国公司加强合作。广告片由中国商务部会同4家中国行业协会共同委托制作,被认为是中国政府的首个品牌宣传活动。(《法制晚报》11月30日)

带有Made in China的广告画面。

视频:中国在全球投放形象广告 展现中国制造世界合作 来源:中央电视台

以往我们习惯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低调和韬光养晦的谋略,很少像现在这样高调出击,主动在全球做起了“形象广告”。笔者认为,这不是一种偶然和表象,而是这个时代语境之下的必然结果。

首先,经济学者估测今年大陆GDP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影响力,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提升,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力就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占据了国际市场。我国大陆工业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2004年就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欧盟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制成品的经济体。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制造业将不断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和扩张。据统计,2002年至2008年,中国企业的年度对外投资额从27亿美元增长到约56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66%。“中国制造”越来越响当当,在国际市场中举足轻重。

其次,这次的“国家形象广告”,也是全球化的一个必然结果。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而要顺应这个潮流,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就必须擦亮“中国制造”这个招牌。在这样的境况之下,公共管理部门主动出击,启动“中国制造”海外宣传,展现我国“软实力”,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

从一个更深的层次和视角看,依照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新世界的冲突根源,将不再是意识形态或经济,而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比如,据统计,1994年以来,麦当劳在全世界的连锁店增加了13000家,美国以外的连锁店达17000家。麦当劳的快速扩张实际上就是一种“美国式文化”的扩张。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也把文化现象视为一种特定的符号资本形式,可以在实现利益的斗争中使用,并提出了“文化资本”的概念。

现在,公共管理部门启动“中国制造”海外宣传,推出一系列全球广告,在CNN等国际主流媒体上投放,虽然还算不上是“文化资本”,但已经具有了这一概念的启蒙因素,可以看作是“文化资本”的萌芽状态。

但同时应该看到,“中国制造”品牌的叫响,不是仅靠一系列“国家形象广告”就能实现的。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制造”总体上仍然处于国际市场产业链的底层,得到的利润少,回报少,甚至一度被贴上“质量差”的标签。而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固然需要“国家形象广告”的“自证清白”,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要为了质量打拼,为了国际市场信用打拼,以“中国制造”响当当的产品质量,来占领国际市场,打造“中国制造”的良好口碑和良好的市场形象。两者相得益彰,里应外合,“国家形象广告”才会有意义,才能逐渐升华和积淀为“文化资本”的一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