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一,春节长假后的第三个工作日,央视记者走访了各行政单位,却发现安徽滁州城管局副局长考勤表上“提前”一周签到、安徽当涂服务大厅十余个窗口空无一人、天津部分乡镇工作人员办公时间睡觉、呼和浩特上班时间办事大厅已大门紧锁。(2月12日,中央电视台)

中央出台了转变作风的一系列规定,民众对公务员转作风充满了期待。但是,新年开假已经好几天了,一些公务员依然作风散漫,唱“空城计”、打呼噜、玩游戏……丑态百出。更离谱的是,某地城管局长竟然“提前”一周签了到,令人匪夷所思。

即便这位局长真的是外出公干去了,大大方方地写上因公外出的理由也未尝不可,何必玩“提前”签到把戏?不少用人单位设置了监控录像、指纹签到、刷脸签到,某些地方、某些官员却还可以穿越时空隧道般地“提前”签了到,真是场形式主义的传奇!转作风到基层,不想成了“假摔”。不但记者看不下去,纳税人更是看不下去了。

工作尽职尽责,本是公民的义务。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是公务员起码的职责,也是对其遵守劳动纪律的要求。如果商人做事三心二意,既耽误生意,也影响信誉。而公务员把积压了一个长假的公事晾在一边,上班时间不在岗,不仅把政府形象抛到了九霄云外,更将纳税人的期待置于何地?

党纪国法对公务员作风早有明确要求,民众对其不良作风亦早有微词,可为何这种惰政现象一直存在?笔者认为,造成这类顽疾大行其道的原因主要在于,有些地方、某些部门,其作风涣散不是一天两天了。“上梁不正下梁歪”,某些领导干部自身作风松垮,怎能要求下属严于律己?领导阳奉阴违搞假签到,怎能防止下属依葫芦画瓢?

有的单位对作风涣散缺乏问责机制,或者这些问责制度都形同虚设,根本发挥不了监督作用;有的单位和部门缺乏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再加上部分公务员缺乏事业危机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何杜绝这一群体吃香喝辣,无所事事?

笔者认为,这种伤害民众感情、损害政府形象的不良作风,不能再沿袭下去了。如何精简臃肿的机构,改变人浮于事的工作局面?如何让正确的执政伦理与周到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如何让法律、制度硬起来?都是需要被解决的问题。如果人浮于事的局面被有效改变,领导做出了正确的表率,问责机制动了真格,“提前”签到的局长被问责,上班睡觉的人员被辞退,谁还敢上班不干正事?

问题是,许多地方和部门不愿这样做。领导自身底气不足,官场上也需要官官相护。最重要的是,民众除了发牢骚以外,对这些官老爷们根本没有监督权、评价权。你这边义愤填膺,我那边一切照旧,还不照样评“称职”,照样得“优秀”?记者质疑工作人员太清闲,不仅没有收到效果,还被责怪“操心太多”,这就是他们偷懒耍滑的佐证。

因此,面对虚假转作风的怪现象,我们希望睡意朦胧的公仆们早日清醒过来,遵照“八项规定”,养成权力谦卑,转变工作作风。公共行政管理专家丁煌的建议,“公务员绩效评估加大群众评议权重,改变单纯向上负责的行政工作模式,引入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很重要。”如果公务员的绩效评估主体,能衍生到服务对象、社会机构,并让这份评价结果决定其考核与去留,相信“提前”一周签到的穿越闹剧定会淡出人们的视线。

2月10日是正月十一,春节长假后的第三个工作日,各行政单位人员工作状态如何?记者走访了各行政单位。在安徽滁州市城管局每一层楼的走廊上,都放着一张考勤签到表。不过才刚刚2月10日,央视记者却在二楼签到表上发现,第五排滁州市城管局副局长“周黎明”的名字后,2月10日到2月13日一周所有签到处都已填满。

未来还没来,领导的出勤率已经提前“圆满”。看起来这是很荒唐的事情,不过,再看看各地“年盹儿”中职能部门的三十六种表情(有聊天煲电话粥的,有喝茶休闲的,还有干脆唱“空城计”的)……这样的拍案惊奇,也就不足为奇了。

打卡、签到、按指纹……这些技术活儿,在懒散的工作作风与骄傲的另类特权面前,基本都是浮云。其实,就像网友说的,针对春节放假各项事宜,节前国务院及各省市政府部门早就逐级行文,不仅明确了放假时间,还对节后容易出现的“假日综合征”打了预防针。只是,政策与现实成了两层皮,要求是要求,工作是工作。

局长的考勤表玩了“穿越”,概率上不排除是“临时工”耍的游戏,但如果真是领导的惯性做派,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当地效能建设的质地。最现实的问题是:若不是央视记者深入基层去明察暗访,类似板上钉钉的乱象与怪相,能入得了监督体制的“法眼”吗?签到表上是满勤,但谁能说清楚“满勤”的领导去干什么了呢?就像记者在暗访中提醒街道办工作人员上班嗑瓜子太过清闲,工作人员却说:“你操的心有点太多了吧?”这就是最真实的现状——来办事的群众面对“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基本还是管不了、问不了,那么,对少数职能处室来说,仅凭官德自觉来转作风,恐怕只能是个传说罢了。

真正的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者,既然明知春节后有些部门容易打盹儿,为什么监管部门不能秉持起码的警觉、深入基层查勘出勤秩序?媒体监督固然是监督机制的一部分,但类似问题总是依赖“媒体曝光”,问责的步子总是跑在媒体的屁股后面,这恐怕不能算作有序的常态。二者,基层办公状态究竟怎样,这就和当下如火如荼的“清房运动”一样,需要敞开大门,接受群众与舆论的监督。如果城管局每一层楼的走廊都能让群众看得见,都能接地气、有人气,谁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弄虚作假呢?

公职考勤“与未来有约”,这究竟是领导一时心血来潮还是工作的惯性?这确实是值得反思的问题。作风都是表象,制度才是根源。如何让公职部门的“年盹儿”早点清醒过来,暗访或问责只是治标之计,更关键的,还是对权力的长效治理。

邓海建(江苏 职员)

央视记者走访安徽行政单位发现,滁州市城管局副局长在考勤签到表上提前一周签到。安徽当涂县太白镇一百多平方米的便民服务大厅里空空荡荡,十几个服务窗口前没有一名工作人员。天津一些乡镇的办公人员则在办公时间呼呼大睡。呼和浩特一工商所办事大厅在上班时间大门紧锁,县工商局负责人的办公电话也无人接听。

对公务员工作进行考勤,是对政府工作人员实施绩效考核的前提条件。如果公务员连上班时间“在岗”这一基本要求都达不到,其行政效率很难说有多高。但是,缺乏有效监督的考勤难免走入形式化误区。局长因为没有上级和外部力量直接监督,大可堂而皇之地在考勤表上提前留下大名,而一般工作人员难免上行下效——既然领导已经溜号了,考勤签到自然也没有人来管,就算不敢离岗也大可在办公室怠工。

有别于企业因为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考勤制度自上而下有经济手段约束,公务系统的考勤鲜见与经济手段挂钩。实际上,完全以企业逻辑来要求政府实施绩效考核并不现实。公务员工作的努力程度并不与其收入完全对应,社会上最有效的经济手段适用于政府时会一定程度上失灵。因为有权力因素介入,类似企业那样自上而下的考勤方式照搬到政府,反倒演化成了上梁不正下梁歪。公务员考勤要从政治逻辑出发来实施,换言之,做好对主要领导的考勤是克服考勤形式化的关键。

局长来不来上班,一方面要上级部门落实考勤手段,另一方面要引入外部监督力量,让普通人看明白领导们到底在做什么。当然,老百姓并不只关心公务员是否坐在办公室里,更关心他们考勤签到之后究竟有没有办实事。如此看来,需要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监督的就不仅是办公室里的签到本,而是公务员们的“工作成绩单”。否则,即使补上了提前一星期签到的漏洞,也补不上公务员在上班时间睡大觉的漏洞。公务员的考勤表不应只是到与不到的选择题,而要有一个时间段内完成政务记录,并接受“查岗”公民的监督。

除了细化考勤的形式与手段之外,完善并真正落实公务员退出机制是避免考勤困局的制度保障。2009年颁布的《公务员辞退规定(试行)》就明确指出:“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应该予以辞退。但是在实际实施中,公务员因为旷工而被辞退的案例并不多见。不仅旷工数日得不到相应惩处,甚至各地还屡屡爆出几年不上班照样领工资的新闻。每当问题被媒体曝光后,事情弄大了,才偶有被动辞退公务员的措施。只有采取了政府主动辞退的措施,进而建立定期裁员的末位淘汰制,才有可能让公务员“有进有退”不单单停留在纸面上。

考勤形式化的弊病并不出自考勤本身。有效的考勤应建立在有监督的基础上,否则就不过是应付差事的点卯。如果把考勤这一细节上升到政治透明高度,旷工付出的代价与公务员退出机制结合,那么,公务系统在考勤问题这一短板上才能及时补上。

正月十一,是春节长假后的第三个工作日,各行政单位人员工作状态如何?央视记者走访了各行政单位。在安徽滁州市城管局每一层楼的走廊上,都放着一张考勤签到表。不过才刚刚2月10日,央视记者却在二楼签到表上发现,第五排滁州市城管局副局长“周黎明”的名字后,2月10日到2月13日一周所有签到处都已填满。(2月11《央视网》)

春节放假到初七,但“不过十五都是年”的传统,让一些人难以“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工作期间,嗑瓜子、闲唠嗑、拜晚年、约饭局、睡大觉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表现屡见不鲜。出工不出力倒也罢了,好歹还能见个人影,更拍案惊奇的是,竟有个局长玩起“穿越”,“提前”一周签到!至于他是否“按时”上班都难以确定,因为“他”在,但又不在。

局长“穿越”签到,演绎了一场穿越剧。只是,他乘坐的是哪种“神器”?不是“八项规定”,亦非“党风党纪”,更不是“勤政为民”公务员号。身为国家公务人员,却不顾自身职责和法律法规,“在此贪欢”,做反面的“率先示范”,于法于理都说不过去,哪还是“人民公仆”!这样的“烂剧”,局长是自导自演?还是另有“替身”?“剧组”又是如何审核通过的?这些,相关部门都要查查,公开或被公开一下,决不能因为“穿越”了就一走了之。

局长“穿越”签到,还是一场历史剧。这些年来,节后上班俨然成了春节的“后遗症”。自上而下、从外到内都下了很多功夫,法规制度指导、纪委监督护航、点名签到保障,甚至和“前途”“钱途”挂钩,但是春节后上班,还是有人习惯性“犯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可以说,局长“穿越”只是冰山一角。这场积日累久的历史剧,绝不只是一个局长的问题,里面人物还很多,战线也很长,斗争也很艰巨。

局长“穿越”签到,是闹剧,也是喜剧。年度考核,“勤”是“必考科目”,它客观、直观地反应出一个人的出勤和工作状况。但局长带头“穿越”签到,无疑把签到当成儿戏,其他人自然也不会拿它当回事!代签、多签、补签的没准“百花齐放”。严肃的签到沦为闹剧,这也折射出该部门“非典型”的工作作风,亟需相关部门重拳出击,“拨乱反正”。闹剧已经开始,“笑点”也是“痛点”,却让人欢喜不起来。希望滁州市城管局和有关部门切实行动起来,彻查严惩,别把这场穿越剧、历史剧和闹剧变成一场悬疑剧。

局长“穿越”签到,演得是哪出剧?这个一时难以定论,不过剧名大家都耳熟能详,就是:《局长去哪儿了》。

在安徽滁州市城管局每一层楼的走廊上,都放着一张考勤签到表。不过才刚刚2月10日,央视记者却在二楼签到表上发现,第五排滁州市城管局副局长“周黎明”的名字后,2月10日到2月13日一周所有签到处都已填满。(2月12日央视)

安徽滁州城管局副局长提前一周签到,缘于监管不到位。试想,如果监管到位,谁敢提前签到?若是提前签到,施以严厉处罚——在“帽子”、“位子”和“饭碗”这一头与提前签到那一头之间做出选择,恐怕谁都会选择前者。正是因为监管不到位,签到表成为了“稻草人”和摆设。

众所周知,签到表本身就存在短板和瑕疵,可以十分武断地说,但凡使用签到表的单位,其考勤情况大多经不起检验。在签到表上,弄虚作假的情况比比皆是:有提前签到的,有帮人签到的,有一个人为很多人签到的;有部门负责人为手下职工签到的,也有职工为部门负责人签到的……总之一句话,签到只是做做样子、走走形式而已。

既然如此,为啥要设签到制度呢?考核需要。一名职工出勤率如何,一张表一目了然;一年结束如何考核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勤”是“必考科目”。出勤率高、考核分数高,奖金就多,就能评先评优,就能“加官封爵”。一张签到表,事关职工“钱途”,事关领导“官运”,大家自然要在上面费尽心思、绞尽脑汁。

但是必须看到,签到表上的“怪现状”,影响职工形象,影响单位形象,必须加以整治。目前,很多地方的签到搞成了形式主义,这是中央大力整治的“四风”之一。说得严重一点,形式主义的签到,还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尤其是像安徽滁州城管局,领导都不把签到当回事儿,职工还能把签到当回事儿吗?

签到这种考勤方法早已过时,但很多地方还在使用,如果不加强监管,根本起不到考勤的作用。当下,很多地方实行了指纹打卡考勤,相对来说技术含量高一些,监管也更加容易一些,安徽滁州城管局不妨试一试。

不管签到还是指纹打卡考勤,其实都治标不治本。干工作如果没有主动性,没有主人翁责任感,什么事情也干不好、干不成。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国家公职人员是纳税人养活的,是为公众服务的,一方面应对公职人员加强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还需要公职人员心中装着公众,牢记“服务”二字,恪尽职守,遵规守纪,才能杜绝提前签到等类似事情的发生。

在安徽滁州市城管局每一层楼的走廊上,都放着一张考勤签到表。不过才刚刚2月10日,央视记者却在二楼签到表上发现,第五排滁州市城管局副局长“周黎明”的名字后,2月10日到2月13日一周所有签到处都已填满。(2月12日 新华网)

按照国家规定,春节七天长假后,每个工作人员在正月初八正式上班,这已经是全国都知道的规章制度。按时上班下班、严格工作作息时间相信这些已经不用再反复强调。放假七天后,很多部门仍未能从放假中走出来,工作中懒懒散散,嗑瓜子、聊天、睡觉……各种状态应有尽有。国家行政单位工作人员,对于国家各种规章制度都应该熟记于心,上班时间到底该干什么这么浅显的道理相信没有人不懂。

2月10日已经是节后上班的第4天,然而各种慵懒散冷的状况依然还在,在安徽当涂县太白镇一百多平方的便民服务大厅里却空空荡荡,除两名值班的保安以外,十几个服务窗口前没有一名工作人员。

在要求全国上下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今天,如此上班状态、工作作风显然与走群众路线背道而驰。透过现象看本质,却是透露出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以及领导干部的及其不负责任以及工作中存在着严重问题。在如此高压态势下,慵懒散冷依旧持续出现,就就表明改进工作作风刻不容缓。

作为公务员,如此工作作风谈何为人民服好务?为官者就应当时刻铭记各种规章制度,绝不能越雷池一步,更要进一步做好表率作用。要有自危意识,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同化。时刻保持警惕,居安思危,遵守道德约束准则,为构建服务性政府付出努力,最重要是对得起这个职业。

笔者认为,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将中央各种精神贯彻到实处,就必须用铁一样的纪律,钢一样的手腕,对待违规违纪就必须实行“零容忍”,用惩处力度说明一切。通过一年的整改以及督促,已经充分说明教育学习已经起不了作用,就必须用查处来起到震慑作用。

作风改进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的,在农历2014年开始之际便出现如此工作状态,这是在考验相关监管部门的耐性。上班签到玩起了“穿越”这种工作状态揭示作风改进不仅要亮剑更要落重锤,严抓严管,保持足够的压力,把一项项制度、一条条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深下去、实起来、见成效。